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对桃枝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水提法、醇提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桃枝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实验.结果:水提物中有糖类、鞣质、有机酸等物质,醇提取物中含有黄酮、有机酸等化学物质,石油醚提取物中有挥发油、甾体、油脂等成分.结论:桃枝的有效成分可能与黄酮类有关.  相似文献   
72.
NIDDM患者红细胞抗氧化酶和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的变化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立勇,倪达人,王中心,潘时中福建医学院刘友尧,吴长珠自由基代谢与糖尿病的关系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重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血清...  相似文献   
73.
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下称甲旁亢)并肾小管性酸中毒、骨质软化症较罕见,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8岁。自1985年2月起感双大腿疼痛,行走不便,曾按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治疗未能奏效。自觉身长缩短,并感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烦渴多饮、多尿。后因跌倒卧床不起,经X线摄片检查,发现“左髋关节脱位”,全身骨密度减低,双髋关节骨质破坏于1986年8月转入我院。患者以往素健。体  相似文献   
74.
以恶心、呕吐为突出表现的巨大甲状旁腺腺瘤一例王中心,杨立勇,张松菁患者男,26岁,8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时有便秘,明显消瘦,在外院经检查诊断为“+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胃炎”。经多方治疗无效,恶心、呕吐日见加重,转至我院。4年前因经...  相似文献   
75.
杨立勇  林应锵 《医学综述》1997,3(9):441-442
<正>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Graves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内分泌疾病,迄今病因未明。我们以往的血清学研究显示汉族人患Graves病与HLA-DR1抗原有关,本文应用多聚酶链反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初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起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1例,并纳入95例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筛查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3(1.009~1.141),9.121(2.662~31.252);年龄和使用胰岛素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评分。结论增龄和使用胰岛素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糖尿病总体防治形势严峻[1]。据一项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显示,患者确诊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仅残留约50%,且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胰岛β细胞的功能呈进行性下降[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β细胞数量减少及凋亡增加是引起β细胞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3]。 c‐Jun 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 ,JNK )作为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了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等途径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对JN K 信号通路的调控,有望成为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笔者围绕JNK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阐明糖尿病发病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昼夜血压、左心室功能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1998/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共890例,纳入标准: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或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符合上述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2例(糖尿病组),男56例,女46例。按尿白蛋白的排泄量分为下列3组:①正常蛋白尿(&;lt;30mg/24h)组58例。②微量蛋白尿(31—300mg/24h)组23例。③大量蛋白尿组(&;gt;300mg/24h)组21例。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排除标准: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肾病等疾患,并于非同日测量3次或以上血压值均&;lt;140/90mmHg,纳入32例,男17例,女15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护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患者,包括正常蛋白尿组58例、微量蛋白尿组23例、大量蛋白尿组21例。结果:蛋白尿正常组糖尿病患者已有夜间血压[夜平均动脉压(84.14&;#177;15.45)mmHg,1mmHg=0.133kPa]较对照组升高[76.74&;#177;5.00)mmHg;t=2.788,P&;lt;0.01],昼夜血压下降幅度[(5.34&;#177;5.47)%]低于对照组[(13.53&;#177;5.20)%](P&;lt;0.01);舒张期二尖瓣口充盈血流峰值速度A峰与E峰比值、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e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均&;lt;0.01),二尖瓣前叶活动斜率较对照组低(P&;lt;0.01);随蛋白尿增多,上述指标异常加重,并出现白昼血压和WST/LVPWT比值增高(P&;lt;0.05)。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增加是糖尿病患者心脏受累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79.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代谢疾病,但病因迄今未阐明。1999年Schmidt等首次提出炎症介质可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后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糖尿病的炎症病因学理论,形成2型糖尿病发病的炎症学说。此学说认为糖尿病是由炎症因子介导的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系一种慢性、亚临床性、非特异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物质,这种慢性炎症不同于感染、损伤等应激因素作用下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肥胖女性血压水平与胰岛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8例女性肥胖(体质指数≥25.0 kg/m2)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59岁.根据血压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27例、高血压组31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身体脂肪和瘦组织质量,分别计算体成分构成比指标(全身、躯干、四肢等部位的脂肪和瘦组织含量);通过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计算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Gins)、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AIR),利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B)、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分别建立高血压、高血压前期的数据模型,各组间均数比较应用One-way ANOVA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因素的疾病危险.结果 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年龄、空腹血糖、BMI、腰臀比、体成分构成比指标、HOMA2-%B、AUCins、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中随血压升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0 min IVGTY胰岛素(IVGGT ins0)、HOMA2-IR递增(F值分别为5.782,14.173,5.578,5.501,均P<0.05),而HOMA2-%S递减(F=15.937,P<0.05);收缩压与2 h PG、胆固醇、TG、IVGGT ins0、HOMA2-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320,0.312,0.229,0.226,均P<0.05),与HOMA2-%S呈负相关(r=-0.213,P<0.05);舒张压与2 h PG、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3,0.256,均P<0.05),与HOMA-%S呈负相关(r=0.213,P<0.05).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进入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数据模型的因素均为2 h PG和HOMA2-IR(模型1 OR值分别为1.649,1.869,95%CI分别为1.011~2.688,1.144~3.054,模型2OR值分别为1.042~3.929,1.464~5.634,均P<0.05).结论 在相同肥胖程度及体成分构成比女性,胰岛素抵抗仍是高血压乃至高血压前期重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