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变化。方法 30例IGT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NGT)纳入本研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SOD、MDA、hsCRP、sVCAM-1,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的血管内径,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EDF。结果 (1)IGT组、DM组的EDF较NGT组显著下降(均P〈0.01),DM组较IGT组更低(P〈0.01)。(2)IGT组、DM组的SOD较NGT组显著下降(均P〈0.01),而MDA显著上升(均P〈0.01)。DM组与IGT组比较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3)hsCRP、sVCAM-1在NGT、IGT、DM组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DF与HOMA—IR、hsCRP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059、-0.447,均P〈0.01,n=93)。结论 EDF的损害在IGT阶段即可出现,而在DM患者中损害更为严重。胰岛素抵抗、hsCRP与EDF的损害密切相关。SOD、MDA、hsCRP、sVCAM-1可能参与上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2.
游离脂肪酸对βTc6细胞PDX-1表达及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对胰岛β细胞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的表达及相应的β细胞增殖活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0.25~1.00 mmol/L游离脂肪酸干预小鼠胰岛素瘤细胞系βTc6细胞24~48 h,应用RT-PCR法检测转录因子PDX-1 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经0.25~1.00 mmol/L游离脂肪酸干预24 h,βTc6细胞PDX-1 mRNA的转录逐步增加,但随着干预时间进一步延长至48 h,PDX-1 mRNA的转录逐渐回落,特别是用1.00 mmoL/L游离脂肪酸干预48 h后,βTc6细胞PDX-1 mRNA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经过0.50~1.00 mmol/L游离脂肪酸24~48 h的干预之后,βTc6细胞形态学上呈现凋亡趋势,细胞增殖活力以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而0.25 mmol/L游离脂肪酸24 h的干预未见此类现象.结论 短时间低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干预可介导β细胞转录因子PDX-1的表达上调,对β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胰岛素分泌能力无明显影响;而长时间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干预则将导致PDX-1 mRNA的表达下调,并使β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43.
福州成年人群体成分与高血压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福州地区成年人群体成分特点并建立估测体脂含量(%BF)的回归方程,评估%BF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抽样人群602人(男性310人,女性292人),各年龄层人数比符合福州地区常住(5年及以上)居民年龄构成比.测量人选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等,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体成分指标(总体脂肪、瘦组织质量).分析抽样人群的腰围、BMI和体成分特征,X2检验分析与BMI≥25 kg/m2诊断一致性的腰围和%BF切点,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估测人群%BF的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BF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预测.结果 成年男、女性人群的%BF、脂肪质量/瘦组织质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BF明显高于男性.与BMI≥325 kg/m2诊断一致性最高的腰围和%BF切点分别为85 cm、25%(男)和80 cm、35%(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的高血压患病比数比为1.49(男)和1.75(女),%BF每增加一个等级的高血压患病比数比为1.57(男)和1.65(女),BMI和腰围未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与BMI 25 kg/m2作为肥胖判定切点一致的%BF切点为25%(男)和35%(女),体成分分析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44.
毛大丁草主产于云南、贵州,在西南地区为民族用药,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可以促进毛大丁草药材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并对其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5.
胰腺衍生因子(pancreatic derived factor,PANDER)是2002年新发现的细胞因子,主要表达于胰腺β细胞和α细胞.在β细胞内,PANDER与胰岛素共同定位于胰岛素分泌颗粒中.葡萄糖、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可调节PANDER mRNA的表达,葡萄糖及胰岛素促分泌剂可促进PANDER的分泌.PANDE...  相似文献   
46.
与胃癌并存的胃黄色瘤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以来,我院检查胃镜7054例,病理证实食管,胃黄色瘤78例,食管、胃癌449例,其中与胃癌并存的胃黄色瘤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全部为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后而住院的病例。男9,女2。年龄32~68岁,平均55.9岁。  相似文献   
47.
34例糖尿病患者纤溶酶激活剂及抑制物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cNOSmRNA在格雷夫斯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6例GD、41例HT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NOS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CD34染色测量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GD和HT中甲状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上均可见cNOS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GD在甲状腺上皮细胞cDOD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GD在甲状腺上皮细胞cNOS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HT。GD和HT中血管内皮细胞上cNOS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GD和HT甲状腺组织中cNOSmRNA的表达与血管形成有关,cNOS可能参与GD和HT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9.
50.
外科手术是糖尿病患者经常遇到的情况,由于糖尿病患者体质较弱和免疫功能较差,以及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大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代谢异常、顺利渡过手术难关的极为重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