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7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236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857篇
内科学   32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1276篇
预防医学   541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466篇
  15篇
中国医学   484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三维CT重建在先天性高肩胛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CT三维重建技术(3DCT)在先天性高肩胛症(CES)中的应用,为全面了解CES的病理变化提供帮助。方法16例单侧CES,均采用螺旋CT扫描,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又称3D)进行三维重建。3DCT图像分别从前、后、上、下、斜位观察,并测量肩胛骨上移的距离(EDSA)、锁骨倾斜度(CIA)、肩胛上角弯曲度(CSA)及肩胛骨旋转度(SRA)。结果16例肩胛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体积变小、旋转、肩胛上角弯曲、锁骨向上倾斜。其中,发现肩椎骨5例、脊柱后方异常骨棘3例、颈肋2例,伴脊柱侧弯4例。患侧与健侧比较,肩胛骨平均上移3.8±1.6cm,锁骨向上倾斜12.6°±3.9°,肩胛骨下极向内旋转21.5°±4.2°,肩胛上角向前、下弯曲29.8°±12.4°。分度不同,肩胛骨的改变程度不同。结论3DCT能够清晰地显示CES的骨性病理改变,通过旋转可以在任意角度观察,并能定量测量具体反映肩胛骨的形态,有利于术前更全面了解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2.
肿瘤的分化诱导在肿瘤治疗和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作为分化诱导剂在实体瘤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领域较突出的成果进行综述。1肿瘤的逆转理论和分化诱导机制肿瘤逆转是指恶性肿瘤细 胞在某些体内外分化诱导剂存在下,重新分化而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现象。恶性肿瘤细胞不论在形态、功能和代谢诸方面都类似未分化的胚胎细胞,但后者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在有关体液因子的调节下,随着胚胎的增长、发育而逐渐演变成各种不同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成熟细胞,这种现象称为分化。当组织恶变成肿瘤后,细胞的多种表型…  相似文献   
53.
54.
正交试验对川芎提取工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川芎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川芎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结果 用10倍量75%的乙醇在60℃时热浸提取3h的方法提取川芎中的阿魏酸,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结论 该优化工艺阿魏酸得率较高,稳定性好,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n vein endothelia cell,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V5-HisC-Ang-1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293细胞;取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消化等方法分离培养HUVEC;分别通过MTT比色和细胞计数法,分析Ang-1瞬时转染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血浆饥饿实验条件下,Ang-1对HUVEC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Ang-1基因,构建了其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成功进行了HUVEC的原代分离及传代培养;MTT法检测HUVEC增殖结果:只加培养液组、加空载体转染上清组、加Ang-1转染上清组HUVEC OD490值分别为0.36±0.11,0.40±0.03,0.68±0.10(P<0.05);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依次为:(10.13±2.06)×104,(8.7±1.73)×104,(15.03±1.98)×104(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率依次为:21%,19%和6%.结论:Ang-1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HUVEC的凋亡.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骨巨细胞瘤(GCT)的传统组织学分级与其生物学行为不甚相符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51例GCT为研究对象,以13例骨囊肿(良性)和15例骨肉瘤(恶性)为对照组,采用图像分析仪(IAT)对细胞核(GCT取基质细胞核),进行了形态计量研究(8项参量),DNA含量,DNA倍体类型研究,及术后复发病例的DNA倍性与其传统分级的比较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GCTⅠ级和Ⅱ级之间无显著差别,且它们的生物学属性在潜在恶性和低度恶性范畴。研究还揭示GCT的DNA≥5c细胞数超过7%者系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病例。  相似文献   
57.
露蜂房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琳 《中草药》1998,29(4):277-280
蜂房的化学研究主要包括元素分析、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小分子和大分子化合物,药理实验证实其有抗炎、镇痛、抗癌、抗菌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应用也从外用逐渐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8.
咳喘平颗粒抗炎部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咳喘平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的方法观察其抗炎作用.(2)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方法观察其抗炎作用.(3)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方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论:咳喘平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不同植入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6例 (78只眼 )青光眼随机分为 A、B、C组 ,每组 2 6只眼 ,A :NPTS+SKGEL胶植入 ;B:NPTS+T-Flux植入 ;C:NPTS+自体巩膜植入。所有术眼联合应用丝裂霉素 C,术后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并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ascope,U BM)检查。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平均 1 2 .6个月 ,手术成功率 A组 :91 .9% ;B组 :88.6 % ;C组 84 .5 %。A、B、C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中小梁网 -狄氏膜微穿孔 (未予处理 ) A组 2只眼、B组 3只眼、C组 1只眼 ;术后前房轻度变浅 A组 0只眼、B组 1只眼、C组 2只眼 ,均于术后 3~ 5天自行恢复正常 ;术后前房少量出血 A组 4只眼、B组 3只眼、C组 3只眼。结论  NPS植入物可选择 SKGEL胶、T- Flux及自体巩膜 ,SKGEL胶可吸收 ,T- Flux易于固定 ,自体巩膜取材容易、经济 ,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60.
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经3~18mo的随访,术后视力11眼(92%)维持不变或提高。眼压由术前平均(36.15±11.39)mmHg降至术后1a平均(13.21±4.98)mmH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眼压≤21mmHg者11眼(92%),其中9眼形成弥散性滤过泡,术后前房轻度变浅4眼,术后3~7dUBM检查睫状体脱离2眼,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自体巩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经济安全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