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对面部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MEBT/MEBO规范换药治疗86例面部烧伤患者,同时根据病情予以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等全身综合治疗.结果:86例面部烧伤患者全部治愈,除2例深Ⅲ度有轻微瘢痕外,其余患者均为无瘢痕愈合.结论:MEBT/MEBO治疗面部烧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介入治疗、抗凝方案和抗血小板方案。于支架置入后即刻,A组患者静脉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负荷剂量3 min、0.15μg/(kg·min)维持输注(全剂量),B组患者静脉注射替罗非班5μg/kg负荷剂量3 min、0.075μg/(kg·min)维持输注(半剂量),48 h后服用尼莫地平。结果 A组和B组缺血性和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相当(8.00比6.00%,6.00%比0,P> 0.05)。B组术后即刻栓塞程度显著优于A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A组与B组患者出院时的临床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相当(78.00%比88.00%,6.00%比2.00%,P> 0.05)。A组和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0%比10.00%,P=0.161&g...  相似文献   
13.
14.
肺心病患者心钠素与内皮素含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免法观察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肺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心钠素含量(173.46±28.14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4.50±21.43pg/ml,P<0.01),内皮素含量(128.23±18.71pg/pg·m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48±11.72pB/pg·ml-1,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血浆心钠素含量增加对心脏有代偿保护作用,内皮素含量增加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及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伤后7~14d开始高压氧治疗。C组:伤后15~30d开始高压氧治疗。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伤后7~14d,B组与A组、C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阶段及组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分别比较预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3组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伤后7~14d开始为宜。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增加,但不影响高压氧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Th1/Th2细胞平衡与心脏微血管fgl2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缺血再灌注3h,5h、24h、3d、7d五个亚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缺血再灌注区心脏组织fgl2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IFN-γ、IL-4水平,以IFN-γ/IL-4比值代表Th1/Th2平衡状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脏微血管中fgl2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fgl2表达、Th1/Th2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fg12表达、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且于再灌注6h达高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心脏微血管缺血再灌注3h即有fgl2沉积,再灌注6h沉积最明显,之后逐渐减少。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Th1/Th2与fg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7,P〈0.05)。结论Th1/Th2平衡状态与心脏微血管fgl2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初入5 170米高原的60名新战士在进入高原前进行了18项内分泌指标的检测,追踪观察进入高原3日内发生急性高山病14人。发病组与未发病组比较,除血浆F和尿17-OHCS有显著差异外,其它16项指标均相差不明显:发病组在进入高原前血浆F和尿17-OHCS即显著低于未发病组,提示在进入高原前检测这二项内分泌指标对于预测急性高山病易感人群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病人30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常规开颅减压术﹙A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脑疝复位术﹙B组﹚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小脑幕裂孔切开术﹙C组﹚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3组疗效。结果:预后: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更适合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小脑幕裂孔切开术。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心肌梗死(AMI)救治现状。方法 本研究为同期横 断面研究,以2019年1月20日—2019年2月20日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为对照组(非COVID-19流行期间 组:314例),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20日COVID-19流行期间收治的AMI患者为观察组(COVID-19流行期间 组:133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全因病死率)、24 h内A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 (FMC)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人群从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总缺血时间等指标。结果 住院期间COVID-19流行期间组院内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流行期间组(14.3% vs. 1.6%,P<0.01)。2组间24 h内再灌 注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6% vs. 40.6%,P>0.05),与非COVID-19流行期间组比较,COVID-19流行期间组的 FMC时间明显延迟(P<0.05)。STEMI人群中,COVID-19流行期间组D-to-B时间和总缺血时间较非流行期间组明显 延长(P<0.01)。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AMI患者就诊时间延迟,院内急救时间延长,院内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 应当在遵循COVID-19防控原则基础上,优化AMI救治流程,尽早建立COVID-19流行期间正常的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20.
呼吸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8月,共收治重型颅腑损伤病人236例,发生呼吸衰竭31例,其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