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10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83篇
预防医学   118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MRI对青少年颈椎椎间盘的测量,为人工间盘设计、置换及椎间盘相关疾病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SIGNA MR/1.5T磁共振对40例正常青少年(14~17岁)颈椎间盘矢状位多层面的高度及前后径测量:以颈椎正矢状面为中心,分别向两侧以3 mm为间隔,扫描5组矢状位图像,选择正中层面测量椎间盘中心高度与前后径,由两名MRI副主任医师测量后取平均值。 结果 (1)颈椎间盘前后径为(14.036±1.812) mm,中心高(4.111±0.813) mm;(2)从C2~3到C6~7各组椎间盘前后径和中心高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按性别各组椎间盘前后径和中心高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1)14~17岁青少年颈椎椎间盘高度、前后径各值从C2~7呈渐增趋势,各测量值间无统计学差异。(2)MRI可直观显示青少年颈椎间盘形态,测量数据能够满足人工椎间盘选择需要。  相似文献   
992.
<正>脊柱侧弯(侧凸)是极其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包括在冠状面横向弯曲,矢状面胸腰椎椎体前凸和后肋隆起,多由各椎骨在横向平面中出现了旋转所致;尚有胸廓后部凸面曲线上升凹面曲线下降畸形~[1]。可分为先天性、神经-肌源性、特发性三类,其中特发性约占85%。特发性脊柱侧弯可根据年龄进一步分三型:婴幼儿型(0`2岁),少年型(3~9岁),青少年型(10岁以上),AIS是最常见的类型~[2]。这些潜在的骨骼形  相似文献   
993.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儿童脊柱损伤治疗中,儿童胸椎椎弓根细小,解剖结构变异大、毗邻关系复杂,如将以成人数据为依据的椎弓根螺钉技术简单地应用于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儿童,手术风险极大,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降低失误率成为儿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为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化的定位方法。 方法:对4例儿童尸体标本CT 扫描后将原始数据利用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法,另一组采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标本上辅助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随后分别根据CT 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 结果与结论: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法置钉准确率为58%;而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法的置钉准确率为81%,置钉成功率优于传统手术组,且经过卡方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充分体现了置钉个体化原则,为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通过对成人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的形态学测量,探讨其形态特征规律为临床诊疗、置钉设计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40套(80侧)成人胸廓干骨标本,进行相关指标观测,并按不同节段统计分析。 结果 横突肋凹横槽形仅见于T1和T2,凹面形T1~4渐增,平面形T5~9渐增,T11、T12基本无肋凹;横突肋凹上位T4~8渐增,中位T1~4渐增,T5~9由63.7%渐减到11.3%,下位T1~7渐减;肋结节关节面平面型呈正态分布,凸面型除R7外,均占23.0%~50.0%,凹面型R1、R2分别为27.5%、33.8%,其余分布极少,R11、R12基本无关节面;肋结节关节面仅R1出现上位,占10.0%,中位R1占80.0%,R3~11占3.8%~26.3%,下位R2~10占60%~96.2%。 结论 椎骨横突肋凹由凹到平、位置逐渐上移;肋结节关节面由凸变平位置逐渐下移;临床应用应根据1~12肋的相关参数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奈比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以及不同动脉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舒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16只SHR随机分成奈比洛尔治疗组(奈比洛尔8 mg·kg-1·d-1灌胃,n=8)和SHR组(灌胃等量蒸馏水,n=8).以同周龄的雄性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对照(n=8).给药8周后,无创法测定尾动脉收缩压;处死动物后取胸主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股动脉,观察卡托普利(1×10-8~3×10-4 mol/L)舒血管效应的变化.结果 与SHR组相比,奈比洛尔可明显抑制SHR血压升高[(152±27)mm Hg比(203±36)mm Hg,1 mm Hg=0.133 kPa,P<0.05).SHR组颈动脉对卡托普利的最大舒张效应(Emax)小于WKY对照组,使预收缩张力舒张50%所需浓度(EC50)大于WKY对照组(均P<0.05);主动脉、肾动脉、股动脉的Emax和EC50在SHR组与WKY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奈比洛尔可增加SHR组主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股动脉对卡托普利的Emax,并降低主动脉、股动脉EC50(均P<0.05),而对颈动脉和肾动脉EC50则无影响.结论 奈比洛尔可增加SHR血管对卡托普利的舒张效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80例化疗药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局部封闭加50%硫酸镁湿冷或热敷。实验组采用自行配置的混合液:25%硫酸镁10 ml、50%葡萄糖20 ml、维生素B121 000μg混合均匀湿敷,2 d后评定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是否完全消失,皮肤有无变软,皮肤颜色是否恢复正常。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愈,皮肤变软,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未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结论:用自行配置的混合液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李志军 《华西医学》2010,(5):975-975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住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尿常规尿蛋白阳性为观察1组,尿常规尿蛋白阴性为观察2组,并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mAlb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尿液α1-MG和β2-MG。结果观察1、2组mAlb,α1-MG和β2-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1组增高更显著,观察2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往对颈椎棘突形态特征的研究多以成人为主.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棘突的形态特征.方法:在14~19岁年龄段青少年原配完整颈椎骨标本上对棘突分叉长度、角度、出现率和分型等形态特征进行大体解剖学观测,并与成人干燥骨标本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青少年C2~C6棘突分叉长度分别是(7.73±1.82),(5.33±1.43),(5.62±1.57),(5.22±1.99)和(5.36±0.98)mm;分叉出现率分别是100.0%,80.0%,73.3%,80.0%和46.7%,其中C2分叉出现率最高,C2与其他节段间的分叉出现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7均无分叉.分叉角度从C2~C6分别是(63.07±26.00)°,(70.42±31.43)°,(84.09±31.51)°,(46.17±16.78)°,(59.00±16.90)°.分叉末端形状多呈倒"U"或"V"字型,部分为"M"型;在棘突基本形态特征和以上基本参数上与成人标本基本一致.结果提示14~19岁青少年C2和C7的棘突形态特征其基本参数与成人相似,可作为颈部推拿、中医理疗和手术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999.
通过CT扫描、Unigraphics V18.0 软件进行影像边界记录、定标等方法,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重建三维结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处理技术,输入相关的材料特性,通过计算机分析颈椎C_(3~4)的应力分布.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建立了颈椎C_(3~4)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果提示,建立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生物力学实验,可为计算机分析该模型的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诊断骨盆骨折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骨盆外伤患者,均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普通X线片、横断面二维CT、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根据Tile分型法对骨折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发现骨盆骨折及骨折分型的正确例数,评价64排螺旋CT对骨盆骨折治疗的作用.结果 3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发现骨盆骨折部位及骨折正确分型结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盆骨折较为复杂,对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发现、分型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