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1.
肠道线虫在云南鹤庆县的分布很广泛 ,据 1 961年的调查 ,蛔虫感染率高达 94 .96% (3 1 0 4 6/3 2 694 ) ,鞭虫为1 .1 8% (3 86/3 2 694 ) ,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群众的健康。为了解目前鹤庆县在校学生的肠道线虫感染情况 ,1 994年 8月我们对 2所小学校及 2所中学校的 3 0 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1 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分别从城镇小学、菜园小学、城郊中学、鹤庆一中 4所学校中抽取 1~ 2个班 ,用改良加藤氏法对所抽取的班级学生进行检查。记录所检学生的性别、年龄及感染情况。2 调查结果2 .1 各学校学生肠道线虫感染情况4所…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F) remain not clear in China.We aim to evaluate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CHF patients with AF,compared by those CHF patients with sinus rhythm(SR),which is still not clear in China.Methods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8,1161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PLA general hospitals and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with a discharge diagnosis of CHF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F.The main outcomes were defined as death within one year and re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for heart failure.Results The rate of CHF patients with AF was 36 %.During 1 year follow-up,the overall main outcomes was higher in AF patients than in those with SR(P = 0.02).After adjusting for other covariables,including age,gender,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YHA classification,et al,AF was no longer related to increased the risk of main outcomes during 1 year follow-up(RR:1.052,CI:0.938 ± 1.165,P = 0.629).A Cox model showed that risk of main outcomes were associated with NYHA Ⅳ(P 0.001),age(P = 0.022),left atrial dimension(P = 0.020).Conclusion The generally observed higher adverse outcome during 1-year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AF thus seems to be related to other factors,such as NYHA Ⅳ,age,left atrial dimension,but not AF.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波最大时限(Pmax)与最小时限(Pmin)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内科住院患者9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非房颤58例,比较两组的Pmax,Pmin及临床特点。结果阵发性房颤组Pmax较非房颤组明显增大〔(114±15)vs(104±11),P0.01〕,两组Pmi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5±9)vs(58±11)ms,P=0.08〕,24 h平均心率增快〔(89±25)vs(74±15)次/min,P0.01〕;经校正其他临床因素后显示,Pmax增大及快心室率是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Pmax增大及快心室率是预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运动试验ST段压低不同幅度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14例运动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ST段压低幅度分为0.5~0.9mm组、1.0~1.9mm组和≥2.0mm组,比较3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特点。结果:3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和室壁运动障碍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发生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血管狭窄90%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经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管狭窄90%以上是ST段压低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运动试验诱发的ST段压低幅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且血管狭窄90%以上是ST段压低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但ST段压低幅度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和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WD)及24 h平均心室率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9月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3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58例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PWD、心室率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WD较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明显增大[(67.38±13.35)ms比(43.79±10.69)ms,P<0.01],24 h平均心室率明显增快[(89.59±25.39)次/min比(73.65±14.62)次/min,P<0.05].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中,29例有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史,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服用9例(P<0.05);经校正其他临床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PWD增大(OR=0.874,P<0.01)及24h平均心室率增快(OR=0.953,P<0.05)是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PWD增大及快心室率是预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WD)及24 h平均心室率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9月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3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58例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PWD、心室率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WD较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明显增大[(67.38±13.35)ms比(43.79±10.69)ms,P<0.01],24 h平均心室率明显增快[(89.59±25.39)次/min比(73.65±14.62)次/min,P<0.05].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中,29例有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史,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服用9例(P<0.05);经校正其他临床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PWD增大(OR=0.874,P<0.01)及24h平均心室率增快(OR=0.953,P<0.05)是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PWD增大及快心室率是预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WD)及24 h平均心室率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9月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3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58例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PWD、心室率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WD较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明显增大[(67.38±13.35)ms比(43.79±10.69)ms,P<0.01],24 h平均心室率明显增快[(89.59±25.39)次/min比(73.65±14.62)次/min,P<0.05].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中,29例有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史,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服用9例(P<0.05);经校正其他临床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PWD增大(OR=0.874,P<0.01)及24h平均心室率增快(OR=0.953,P<0.05)是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PWD增大及快心室率是预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评价海捷亚 (氯沙坦 5 0mg加氢氯噻嗪 12 5mg)对轻中度高血压的短期疗效。 方法 随机入选北京地区 17个医疗机构的 41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两周药物洗脱期后 ,每日早 8点前后的半小时内口服海捷亚 1片 ,连续 4周 ,每过 1周随访 1次 ,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基线值和每次随访值 ,测定血钾浓度基线值和 4周末值 ,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依顺性。以配对t检验对观察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以灰关联方法对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速率。结果 海捷亚短期内降压幅度随疗程逐渐增大 ,至最大观察期的第 4周末达最大降压效应为 ( 2 5 44± 0 5 6/15 43± 0 43 )mmHg。灰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海捷亚对舒张压的降低速率优于收缩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海捷亚每日 1次口服 ,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于短期内获得明显降压疗效 ,依顺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并非少见,现将我们观察2例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造成的心肌细胞死亡引发心脏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其过程涉及促炎反应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抗炎反应和新瘢痕形成.然而,组织损伤引起的强烈炎症反应促使心脏过度纤维化,导致对抗性的心脏重塑,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了解AMI后的炎症调控机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