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49篇
预防医学   147篇
药学   1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冠周炎的发病与口腔内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常用甲硝唑治疗,虽疗效较好,但甲硝唑对胃肠道刺激较大,近两年我们应用替硝唑对28例冠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朱玲 《实用医技杂志》1999,6(5):392-392
<正>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因各种原因所致外伤日益增多,需预防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机会也就多了。破伤风抗毒素(以下简称TAT)是马血清制剂,属外源性完全抗原。注射TAT对人体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向注射者提供血清中的抗体;另一方面,它对人体又属抗原性的异种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4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及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然后接受HLA半相合未去T淋巴细胞骨髓移植.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CD25单克隆抗体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均获造血重建.4例分别于移植后150 d、120 d、47 d和43 d出现高热,伴轻度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肺部CT检查,均有异常改变,但无特征性;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菌素抗体试验均呈阴性反应;既往均无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例1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诊断为增殖性肺结核,另3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确立肺结核诊断.采用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抗痨治疗9~12个月.结果 4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体温下降,肺部病灶明显缩小、吸收,除1例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外,其余3例患者均存活.治疗期间,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1例血环孢素A浓度一度较低,增加CsA剂量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的结核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肺部CT表现无特征性,应注意与其它感染相鉴别,抗结核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4.
胶乳凝集法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样本需经56℃30分钟灭活补体后检查〔1〕,操作费时。笔者采用微量血清,以低浓度强碱溶液稀释样本同时灭活补体的酶活性〔1〕,操作简便快速,用血量少,现予介绍。1材料与方法1.1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切口感染。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调查评估。调查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50例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提高无菌意识,创造无菌环境,才能达到切口愈合无感染。  相似文献   
106.
朱玲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5):218-218
大承气汤方出《伤寒论》,主治阳明腑实证。笔者近年来变通应用于中医急危重证 ,每获立竿见影之效 ,兹举数案介绍如下。1 厥证赵某 ,男 ,45岁。 1 995年 7月 1 5日初诊。突发神昏 ,四肢厥冷 2小时。曾予西药对症治疗未果。诊见神志不清 ,四肢厥冷 ,汗出如珠 ,呼吸急促 ,唇绀 ,烦躁不安 ,腹部饱胀 ,大便5天未解。舌燥、苔焦黄 ,脉沉伏有力。BP1 9/1 2 k Pa,P92次 /分 ,R2 4次 /分 ,T3 8.2℃ ,WBC1 2 .1× 1 0 9/ L,N0 .85 ,L0 .1 5 ,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偶发房早。此患者平素嗜酒 ,喜辛辣厚味 ,乃火热之邪结聚胃肠 ,上蒙清窍而发热厥。…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57岁.因误服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净质量10 g)而出现恶心、呕吐、呕血,6 h后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急性病面容,意识清楚,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睑结膜轻微苍白.呕吐咖啡样物数次,总量约500 mL,腹泻2次为清水样物.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腹软,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肠鸣音5~7次/min.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08.
患者,男,28岁,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小三阳)、糖尿病病史。发热、纳差2月余,加重伴黄疸2周入院。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及腹部CT均发现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影。查血常规正常,血细菌学培养阴性。使用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体温不降,逐渐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后因血结核抗体阳性诊断为肝、脾结核,未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转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8.5℃,皮肤黏膜、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破溃,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掌及蜘蛛痣阴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7 cm,质中,无压痛,脾左肋下4 cm,质较硬,压痛明显。PPD(+)。AFP阴性,CEA正常范围内,凝血检验正常,红细胞沉降率90 mm/1 h,血结核抗体阳性,血WBC3.7&#215;109/L,RBC2.01&#215;1012/L,HGB57g/L,PLT62&#215;109/L。血ALT140 IU/L,AST199.6IU/L,BIL-T135.5μmmol/L,BIL-D124.1μmmol/L,ALB26 g/L。X线胸腹部平片正常。B超显示肝剑下6 cm,右肋下5.2 cm,最大斜径19 cm,体积增大,被膜粗糙,表面凹凸不平,实质布...  相似文献   
109.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惜春  朱玲 《白血病》1998,7(2):78-79
报道了五年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例,采用DA(VP16)与HA(VP16)联合化疗,依据不同剂量,将其分为二组,二组总有效率为66.6%,其中中等剂量组14例,8例CR,平均生存时间为267天,2例(18%),PR,小剂量组7例,2例(28.5%),CR,2例(28.5%)PR,结果提示: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应个体化,一般情况好者应在强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采用中等剂量的化疗  相似文献   
110.
藿香正气口服液抗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传星  朱玲 《中成药》2002,24(2):120-121
目的;研究用Ⅰ型变态反应的有效拮抗药物:色甘酸钠作对照,研究藿行正气口服液在抗原(αIgE-HRP)再次刺激前,后,对肥大细胞(MC)脱颗粒的作用。方法:通过DAB加中性红双染法,观察,计数特异性脱颗粒MC的形态,以及用脱颗粒的阳性百分率来判定药物阻断Ⅰ型变态反应的有效性。结果:藿香正气口服液作用后的MC,其特异性脱颗粒倾向明显降低。结论:说明藿香正气口服液对Ⅰ型变态反应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