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组织中谷胱甘肽的荧光测定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谷胱甘肽(Glutathionc)是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含疏基的三肽,有还原(GSH)及氧化(GSSG)两型,正常情况下以前者为主.谷胱甘肽的主要功能为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作用,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含巯基酶被氧化.某些毒物为直接或间接氧化剂,而GSH与这些毒物结合则为抗体重要解毒方式,因此组织中GSH及  相似文献   
52.
背景:通过诱导移植受体产生供-受体嵌合体或免疫耐受以利于受体长期存活,一直是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丈夫-妻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小,具有比其他的亲属器官移植有更多的优点。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移植—丈夫对妻子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夫供妻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32~58岁,受者年龄31~56岁,双方婚龄在5~36年。供、受者ABO血型完全相同者4例,O-B1例,O-A1例,A-AB型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HLA配型情况:1个抗原错配1例,2个抗原错配2例,3个抗原错配3例,4抗原错配1例。开放手术取肾,6例左肾,1例右肾。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酸吗乙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7对供受者随访3~70个月。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供者血压、尿常规及肾功正常,受者及移植肾全部存活。验证了虽然移植前组织配型结果较差,但由于夫妻间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免疫耐受,使夫供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小、移植效果理想,具有比其他的亲属肾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配偶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夫-妻活体供肾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9例妻-夫活体供肾移植术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妻-夫活体供肾移植术比较,夫-妻活体供肾组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长期肾存活率高.结论:夫-妻活体供肾移植临床少见,但因配偶间长期性生活因素,妻子体内所产生的免疫耐受使体内抗体对丈夫器官排斥率较妻-夫活体供肾组低,夫-妻活体供肾移植效果较妻-夫活体供肾移植效果好,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改善方法。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失眠者15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量化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25例患者消除失眠,52例有效,59例好转,22例无自觉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55.
背景:通过诱导移植受体产生供-受体嵌合体或免疫耐受以利于受体长期存活,一直是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丈夫-妻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小,具有比其他的亲属器官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移植—丈夫对妻子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例夫供妻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 32~58岁,受者年龄 31~56岁,双方婚龄在5~36年。供、受者 ABO血型完全相同者 4例,O-B 1例,O-A 1例,A-AB型 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HLA配型情况:1个抗原错配 1例,2个抗原错配 2例,3个抗原错配3例,4抗原错配 1例。开放手术取肾,6例左肾,1例右肾。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酸吗乙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7对供受者随访3~70个月。 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供者血压、尿常规及肾功正常,受者及移植肾全部存活。验证了虽然移植前组织配型结果较差,但由于夫妻间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免疫耐受,使夫供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小、移植效果理想,具有比其他的亲属肾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6.
背景: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手术国内有较多报道,但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观察有限。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不同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移植后2年随访观察转归情况。方法:对接受肾移植的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轻度(n=9)、中度(n=7)、重度(n=5)3组。肾移植后随访观察2年。3组中各有2例进行重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在随访2年中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随访至终点时,2例重复肝活检病理显示已处于重度病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持续高于正常水平;18个月开始,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随访至终点时,有4例呈肝硬化改变。提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后预后不同,肝活检是评价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导肾移植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在肾移植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0例肾移植6个月内的患者,按是否应用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7例(14%),其中重症肺炎2例,发生率为4%.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16例(38%),其中重症肺炎5例,发生率为10%.但两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治疗组,CD8+则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抑制药的基础上加用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并且可调节T细胞亚群,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58.
背景: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手术国内有较多报道,但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观察有限。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不同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移植后2年随访观察转归情况。 方法:对接受肾移植的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轻度(n=9)、中度(n=7)、重度(n=5)3组。肾移植后随访观察2年。3组中各有2例进行重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在随访2年中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随访至终点时,2例重复肝活检病理显示已处于重度病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持续高于正常水平;18个月开始,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随访至终点时,有4例呈肝硬化改变。提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后预后不同,肝活检是评价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导肾移植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引起的尿酸性肾石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移植肾肾后性失功。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尿酸性肾石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肾移植后发生尿酸性肾石病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均伴高尿酸血症,8例患者手术切开取石并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1例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为移植输尿管下段结石,2例为移植肾肾盂结石并肾盂积水,1例为移植肾重度积水并输尿管全段结石。18例患者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尿量恢复正常;1例患者造成移植肾失功能,切除移植肾。提示对于肾移植后血尿酸升高患者应尽早应用药物保守治疗,一旦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采取手术方式,减少肾后性原因引起的移植肾失功。  相似文献   
60.
雷帕霉素在儿童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在儿童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以期提高肾移植效果.方法:对13例术后应用雷帕霉素的9~18岁的儿童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6.7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术后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逆转;1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高脂血症4例;肺部感染5例;肝功能损害2例;贫血1例.结论:儿童肾移植术后,应用雷帕霉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