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1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72.
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供血吸虫保护性免疫力研究的多价分子疫苗。通过制备型SDS-PAGE和电渗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分离纯化出28KD,31/32KD及97KD蛋白。经BCA法检测蛋白含量,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Western-blot及ELISA检测其抗原活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成虫28KD,31/32KD及97KD三种纯化蛋白经SDS-PAGE检测均为单一条带并与所分离的蛋白分子量相符;其蛋白含量分别为0.35mg/ml,0.4mg/ml和0.3mg/ml;Western-blot均为单一反应区带;ELISA反应滴度分别为1∶640、1∶1280和1∶320。结果说明,由制备型SDS-PAGE和电渗析方法制备的日本血吸虫成虫28KD,31/32KD及97KD蛋白多价分子疫苗,具有纯度高、制备快、回收率高等优点,且不影响所纯化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73.
体外试验证明,由日本血吸虫成虫分离的血红蛋白酶(Hbase)能降解人血红蛋白(Hb)。紫外分光光度计(280nm)和色谱扫描分析显示,0.1、1.0和10.0mmol/L浓度的环孢霉素A(CsA)对Hbase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0.16%、20.55%和27.25%。本研究结果提示,CsA的抗血吸虫作用可能与血吸虫的Hbase活性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4.
75.
1992年3月郑州市发生一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992年3月8日7名男青年到某个体饭店就餐,其中6人曾食入凉拌生猪肉。3月21~23日这6人相继发病,体温均在39℃以上,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型。眼睑水肿,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三角肌及腰背肌疼痛  相似文献   
76.
77.
患者,男性,24岁,郑州市帆布厂工人。因全身肌肉酸痛1月余而于1992年4月12日来我室就诊。1月前突然出现发热(T37.5~39℃),眼睑水肿,咳嗽,四肢及腰背部疼痛,按“感冒”冶疗1周后效果不佳。半月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但四肢及腰背部仍酸痛、乏力。经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1月前曾在郑州一饭店内吃过凉拌生猪肉。腓肠肌、三角肌及腰背肌有明显触痛及压痛。白细胞总数11.1×10~9/L,多核0.58,杆状0.10,  相似文献   
78.
IFAT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相似文献   
79.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实验性旋毛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比较了4种方法制备的旋毛虫幼虫抗原诊断实验性旋毛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旋毛虫纯净幼虫冰冻切片抗原优于完整幼虫抗原、超声粉碎幼虫抗原及膈肌幼虫冰冻切片抗原。用此抗原检测感染旋毛虫的大鼠血清时,抗体阳性率为100%(13/13),而10份正常大鼠血清均为阴性反应。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即可检测到抗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11.11%(1/9),感染后5周抗体阳性率已升到100%(8/8),升高的抗体滴度可一直持续至感染后第15周。此抗原在-20℃至少可保存2.5年而不丧失其活性和特异性。应用滤纸血也可取得满意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0.
日本血吸虫血红素降解酶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中血红素加氧酶和胆绿素还原酶的活性以及酶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的匀浆组织中抽提微粒体蛋白组分并制备匀浆上清 ,分别用特异性底物检测微粒体和匀浆上清中血红素加氧酶 (HO)和胆绿素还原酶 (BR)的活性 ,并研究这两种酶活性的时间依赖性和 pH值依赖性。  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成虫的微粒体和匀浆上清中分别检测到HO和BR ,其酶的比活性分别为 5 6.7nmolbilirubin/ (mg·min)和 43 .4nmolbilirubin/ (mg·min)。在这两种酶促反应中 ,10min前酶促反应速率呈线形上升 ,15min后进入平台期 ,反应趋于饱和。成虫匀浆抽提物体外降解血红素的反应对 pH值有依赖性 ,HO和BR反应的最佳 pH环境均为pH 8.7。  结论 日本血吸虫成虫具有完整的血红素降解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