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采用腹三针(中脘、天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探讨腹三针在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腹三针组(A组)、穴位对照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均治疗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NDI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QLI)、中医症状积分,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ND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A组优于B组、C组(P0.01)。治疗后3组ND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A组优于B组(P0.05)、C组(P0.01)。在NDQLI具体项目方面,治疗后A组在控制领域、食品领域改善值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干扰领域、睡眠领域改善值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A组优于C组(P0.05)。A组临床疗效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三针组(中脘、天枢)、穴位对照组(建里、滑肉门)、药物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NDS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提高NDQLI评分;腹三针在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的传统护理方法加以改进并实施,为探寻能够提高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舒适度的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选取唇腭裂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改良组60例,对照组患儿全身麻醉术后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改良组患儿采取改良后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采用FLACC(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量表分别于患儿术后6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对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术后6 h2、4 h以及72 h,改良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能提高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由多遗传基因、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临床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育机能,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内异症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而雌激素必须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结合发挥作用,因此,ER的变化可能影响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研究内异症患的ER—β基因多态性,旨在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ER—β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海尔福对铅所致的雄性小鼠生殖腺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取健康昆明雄性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铅组、治疗组3个实验组,进行醋酸铅染毒亚慢性毒性实验,治疗组用海尔福进行治疗。结果醋酸铅染毒组雄性小鼠的生殖腺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精子计数、直线运动精子数、活精子率下降,而静止不动精子数、精子畸形率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海尔福治疗组小鼠的生殖腺病理学改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精子计数、直线运动精子数、活精子率有所升高,而静止不动精子数、精子畸形率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有所降低。结论海尔福对铅所致的雄性小鼠生殖腺毒性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5.
介绍在医药生产过程中,有一种变工况空调可以让洁净区内的温度和湿度,随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随时能调整变化,从而生产出合格的药品。  相似文献   
66.
传统的骨骼肌铁苏木精染色 ,均采用片染 ,而且染色步骤繁琐、时间长 ,标本容易脱落 ,难以制作大量的教学切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室经过多年探讨 ,模索出以下两种方法 ,供同行们参考 :1 方法一①取材及固定 :家兔舌肌或狗膈肌 ,固定于任何常用固定液 2 4h。 (若是Bouin液 ,染色前应先用 70 %酒精溶液去掉黄色 ,若是含有升汞的固定液 ,则先行“脱汞”处理后才染色 )。②组织块用蒸馏水洗后入Weigert铁苏木精 1~ 2天。③水洗后 ,用 0 .5 %冰乙酸酒精 (70 %酒精 )液分色约 2h。④流水冲洗2 4h。⑤常规脱水 ,石蜡切片 4~ 6…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在Wilm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儿中WT1基因检测对诊断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上海市肾脏发育与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儿童肾脏病基因检测数据库,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明确WT1基因突变、年龄<18岁患儿,或Wilms肿瘤合并CKD 2~5期或肾病综合征或有蛋白尿的连续病例。按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之前是否明确WT1基因突变分为早诊断组和晚诊断组,以ESRD为终点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 22例患儿明确WT1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分别位于第8~9外显子/内含子。依据临床分型,10例为Denys-Drash综合征,3例为Fraiser综合征,9例表型为孤立型肾病综合征,5例合并假两性畸形。随访终点进入ESRD有15例,7例进入CKD 2~4期。应用生存曲线分析证实,早诊断组较晚诊断组进入ESRD病程显著延迟(P=0.011)。结论 在儿童Wilms肿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患儿中,在肾功能进展恶化之前及早明确WT1基因突变,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分型,还能显著延缓进入ESRD病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研究黑血藤在AS及肌少症预防中的药效及代谢组学,为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黑血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健康家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和黑血藤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其它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血脂康组和黑血藤组再分别给予血脂康生药0.36 g/(kg·d)和黑血藤提取物0.29 g/(kg·d)灌胃处理。分析AS模型家兔血清中脂质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及主动脉弓和比目鱼肌的组织病理形态,评价黑血藤提取物预防AS及肌少症的药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研究家兔血清代谢组学,探讨黑血藤预防AS及肌少症的代谢机制。结果 黑血藤具有较好的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和增强比目鱼肌横截面积等与预防AS及肌少症相关的药效,其在AS家兔模型中预防AS的药效不及血脂康但预防肌少症的药效优于血脂康。与正常组比较,从AS模型家兔血清中鉴别出37个差异代谢物,黑血藤对其中25个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作用;在与黑血藤药效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中,组氨酸及精氨酸-脯氨酸代谢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痹病药膳方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为其深入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研究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和主动脉弓形态评价优化方剂配方;使用LC-MS技术比较研究各配方血清代谢组学,最优配方血清、心和肝代谢组学阐述其代谢机制。结果 痹病药膳方最优配方为鸡血藤、土茯苓和黄芪(配方3);血清中3种配方共有药效代谢差异物24个,配方3特有药效代谢差异物8个,配方1与配方2药效代谢差异物差异较小,配方3与其它两个配方药效代谢差异物差异较大;配方3在血清、心和肝中药效代谢差异物较大,在肝中鉴定的药效代谢差异物最多、心其次,配方3在血清、心和肝中共有的药效代谢差异物较少;配方1和配方2的代谢机制差异很小,配方3与其它两个配方差异较大;配方3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药效差异比较大。结论 配方3为最佳配方,血清中配方3与其它两个配方代谢轮廓差异比较大;配方3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代谢轮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对广西壮族妇女绝经后妇女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的影响,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早期个性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12例广西壮族绝经妇女,用超声骨质密度仪进行检测其右侧足跟骨骨密度。早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5 ml,PCR-RFLP检测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用试剂盒法测定各基因型妇女样本对应的血清碱性磷酸酶。结果 :随着年龄增大,绝经早期雌激素受体-β各基因型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都是升高和骨密度都是降低,雌激素受体-β各基因型之间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均无明显差别。而60岁后绝经晚期雌激素受体-βRsaI酶切的r等位基因与同一年龄组其他4个基因组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而骨密度明显降低;65岁后绝经晚期雌激素受体-βAluI酶切的aa等位基因与同一年龄组其他4个基因组比较,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降低,而骨密度明显提高。结论 :雌激素受体-βRsaI酶切的r等位基因绝经妇女更易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应提前防治。而雌激素受体-βAlu I酶切的aa等位基因绝经妇女不易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方面,应该根据雌激素受体不同基因型,采取个体化防治,这样更有针对性,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