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对272例已证实的肝癌患者先行DSA造影,再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合并动静脉瘘者有113例(41.5%),其中肝动脉门静脉瘘98例,肝动静脉瘘7例,混合型8例,所有动静脉瘘患者均行了1次或多次肝动脉内化疗(TAI)和/或化疗栓塞治疗(TACE). 结论 DSA影像是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直观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轻中度AVS用明胶海绵阻断瘘口血流后TACE安全有效,对重度流量大的AVS,则仅行TAI.  相似文献   
102.
谢元亮  江燕萍  金朝林  张树桐  王辉   《放射学实践》2013,(12):1271-1274
目的:探讨Riolan动脉弓扩张的MSCTA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患者的腹部CTA及临床资料,将其中的47例Riolan动脉弓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取47例无扩张者为对照组,测量Riolan动脉弓平均直径,由两位有经验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Riolan动脉弓扩张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及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SMA狭窄、肠系膜下动脉(IMA)闭塞、IMA狭窄、结肠癌、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组Riolan动脉弓平均直径分别为(1.2±0.1)、(4.6±0.7)、(2.5±0.2)、(2.3±0.3)、(1.9±0.2)、(2.5±0.3)和(2.0±0.3)mm,研究组Riolan动脉弓直径大于对照组(Z=-8.403,P<0.01),SMA闭塞后Riolan动脉弓扩张最为显著(F=20.064,P<0.01)。血流上行组与血流下行或双向血流组Riolan动脉弓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olan动脉弓扩张常提示有肠道供血动脉或肠道病变,MSCTA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Riolan动脉弓,而且可以很好显示相关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情况,对临床诊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后循环缺血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94例,行头颈部CTA,观察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的形态,有无异常分支,有无狭窄。并评价横突孔有无狭窄以及钩椎关节有无增生。结果94例患者中,51例存在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系统的各种类型血管结构异常,横突孔狭窄或钩椎关节增生而不伴有血管病变20例,另有椎动脉内支架2例。血管及颈椎骨质情况均未见明显异常的21例。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同时显示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形态、走行、小分支及其侧支循环情况,以及横突孔和钩椎关节等结构的改变。可以更全面的评价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评估支架成型术后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价值与治疗疗效。方法搜集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25例,均行DSA检查,对于阳性患者进行明胶海绵栓塞+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DSA检查发现阳性患者18例,阳性率为72%,直接发现出血点10例,行明胶海绵栓塞+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怀疑出血点8例,行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其中胃十二指肠区域出血患者6例,其余小肠区域出血9例,结直肠出血3例;溃疡疾病导致出血5例,肿瘤性病变2例,憩室1例,血管性病变4例,吻合口出血6例。术后再出血3例,内科继续保守止血治疗4例,外科手术治疗6例。结论介入治疗方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中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盆腔囊性病变女性72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分析CT图像特征和诊断结果。结果:共发现96个囊性病灶,直径大小为18~211 mm,其中良性78个,恶性18个。72例中卵巢囊肿17例,病灶20个;卵巢囊性畸胎瘤13例,病灶15个;卵巢囊腺瘤11例,病灶13个;卵巢囊腺癌5例,病灶9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2例,病灶17个;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7例,病灶7个;其他7例,病灶15个。CT检查定位准确率为93.75%,定性准确率为78.12%。结论:针对各种盆腔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均具有较为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其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肿块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低剂量64层CT扫描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25例,行低剂量扫描,CT诊断阑尾炎104例,手术病理证实阑尾炎105例.另收集50例患者行常规剂量扫描,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的图像质量,并将低剂量组CT诊断结果及各影像学征象与手术病例结果相对照.结果 低剂量组放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与手术结果相对照,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9.0%、100%、100%、95.2%、99.2%.CT术前判断阑尾位置与手术结果比较准确度达100%,Ⅳ型阑尾炎脓肿部位与手术结果比较准确度达100%,脓肿大小与手术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低剂量64层CT扫描能够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并能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张正铿  陈燕浩  金朝林  张树桐 《临床荟萃》2011,26(16):1394-1396,1400,F000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912例患者先后进行CTA检查和CAG检查,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将两者结果进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判断两者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TA发现104例患者共121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9段;而CAG发现97例患者共114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2段。两者相比较,诊断深在型及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两者Kappa一致性好(Kappa=1.000、0.877),42段深在型-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11.25±4.20)mm vs CAG(9.56±3.67)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50±12)%vs CAG(59±12)%(均P〈0.01);72段浅表型-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7.39±3.02)mm vs CAG(5.54±2.18)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31±10)%vs CAG(38±11)%(均P〈0.01)。结论 CTA能够诊断各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以及准确测量心肌桥长度,而测量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则CAG优于CTA。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对比剂最佳注射剂量.方法 将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90例受检者随机均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注射50 ml(体重<70 kg)和60ml(体重≥70 kg)对比剂,B组依体重按1 ml/kg注射相应对比剂,C组根据扫描时间和心脏大小不同注射相应对比剂,对比剂推注速度4 ml/s.比较三组患者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支的强化程度评分.结果 A、B组分别有17%(5/30)和20%(6/30)受检者出现冠状动脉中、远节段对比剂浓度衰减明显,C组无低于200 HU的冠状动脉节段(P<0.05).A、B组受检者部分血管的增强程度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受检者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扫描时间及心脏大小个性化选择对比剂用量更能真实地反映对比剂注射剂量,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9.
胡芸  张树桐  金朝林  王翔   《放射学实践》2009,24(6):622-624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大小形态改变,探讨其在指导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OSAHS患者及20例健康成人行上气道64层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2组患者软腭长度、悬壅垂长度、咽侧距、腭咽距及腭咽腔最小截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AHS患者软腭长度[(29.11±3.78)mm]较健康对照组[(23.40±2.55)mm]增大,而咽侧距、腭咽距及腭咽腔最小截面积[分别为(22.35±3.59)mm、(12.84±1.94)mm和(175.50±24.43)mm2]较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23±4.17)mm、(9.72±2.04)mm和(52.61±3.13)mm2]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64层CT上气道扫描并进行定量分析可协助临床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