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提高藏医专业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内容安排的调整;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师资素质,综合运用现代和传统教学媒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疑诊为NTM肺病的患者334例,分别取痰液行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及分枝杆菌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检测,最终确诊为NTM肺病患者218例(NTM肺病组)、结核病患者42例(结核病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74例(研究中予以排除)。以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临床疑诊NTM肺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疑诊NTM肺病的334例患者中,培养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7.66%(226/334),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4.67%(216/334),两种方法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67,P=0.231)。确诊的218例NTM肺病患者中,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2.57%(180/218),阳性预测值为98.36%(180/183);培养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7.61%(191/218),阳性预测值为100.00%(191/191);两种方法检出NTM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0,P=0.169)。以42例结核病组患者作为对照,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的特异度为78.57%(33/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3/33);培养法的特异度为83.33%(35/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5/35);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1,P=0.391)。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3.08%(216/260),培养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6.92%(226/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1,P=0.134)。 结论 以胸部CT检查为诊断基础的疑似NTM肺病患者中,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行痰液NTM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的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2017 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 最大的变更是将“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综合征”
去掉,改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目的是供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的同时,鼓励其进行疾病特征、潜在
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解决临床问题。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不做为诊断的指标,而是一种预测未来急性加重风险
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更新内容包括肺功能测定频度的规定、舌下免疫治疗和儿童哮喘内容的补充。  相似文献   
24.
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据文献报道,甲状腺癌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4%。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的应用,甲状腺占位检出率明显提高,因此,明确诊断甲状腺占位的良恶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32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声像图表现,分析了声像图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启动子-675 4G/5G多态性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30例)和健康人(20名)分列为轻度哮喘组、中重度哮喘组和健康人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O)法测定PAI-1启动子区域-675位点多态性,ELISA法测定血浆PAI-1、TGF-β1和MMP-9水平,高分辨率CT(HRCT)观察所有受试者肺部影像学特征,运用PickerPQ6000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T)、气道壁面积(WA),采用气道壁厚度/气道外径(T/D)和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面积百分比(WA%)作为标化指标。结果PAI-1的4 G/4 G、4 G/5 G和5 G/5 G 3种基因型表达的TGF-β1、T和W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I-1仅与血浆TGF-β1存在相关关系(r=0.335,P〈0.05),与T、T/D、WA和WA%无相关关系(P〉0.05)。多元方差分析显示PAI-1基因多态性、血浆TGF-β1、血浆PAI-1水平与PAI-14G/5 G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气道重塑表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0,P=0.026,P=0.030)。结论PAI-1启动子4 G/5 G多态性可能是哮喘气道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6.
探讨二十味沉香丸预防慢性低氧造成的肺动脉高压时对蛋白激酶C的影响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①正常对照组;②高原低氧组;③药物干预组,接受不同的干预,共30天。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核密度,肺组织PKC活性检测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动脉压高(P<0.05),但与高原低氧组相比较,肺动脉显著降低(P<0.05)。药物干预组、高原低氧组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核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原低氧组、药物干预组鼠肺组织中的PKC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高原低氧组、药物干预组较正常对照组PKC的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二十味沉香丸可能通过增强蛋白激酶c通路的表达缓解慢性低氧造成的肺动脉高压形成。  相似文献   
27.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主要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与此同时,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周期性健康检查已成为该人群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保健服务,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人性化的慢性病服务管理模式,经运行效果比较满意。现将健康管理中心在慢性病患者服务中的作用、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D(NKG2D)的表达及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配体MICA 的表达,探讨宿主NKG2D 在抗胃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 对33例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及20 例健康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G2D 的表达状况,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在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CA 的表达。结果: 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G2D 的表达为(13.47 ±5.26)%,明显低于正常组(32.62±10.0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藏族胃癌组织MIC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MICA蛋白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21.21%,7/33),胃癌组织阳性率为(78.79%,26/33),高分化组(60.00%,3/5),中分化组(72.73%,8/11),低分化组(88.24%,15/17),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ICA表达水平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903,P<0.01)。结论: 高原藏族胃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 表达下调及其配体MICA 的表达升高有关,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NKG2D 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NKG2D配体MICA 的基因表达可能与高原胃癌患者的恶性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老年人踝、膝、肘关节韧带损伤致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用分米波疗法、音频电疗法和运动疗法对124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用触压痛、活动痛、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110例患者完成了康复治疗.损伤关节韧带的触压痛和关节活动或行走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损伤关节的日常活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P<0.01),患者的踝、膝、肘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也明显改善(P<0.001).结论分米波疗法、音频电疗法和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显著地减轻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引起的疼痛症状,并能有效地恢复受损关节及软组织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