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收集近五年来国内有关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文献,从经络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古今选穴规律、针刺方法、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多以针刺方法和近期疗效观察居多,缺乏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临床治疗方案、操作规范和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比较。今后应优化并规范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案,包括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治疗方法、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长期效果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2.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尚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80-2380,2435
近来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屡有报道。院内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影响预后,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上报流程、危险程度评估和处理措施做初步分析,探讨暴露后如何实施最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某科发生的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心理都比较恐慌,担心与害怕被感染。上报院感科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使用抗病毒转录暴露后预防措施(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的实施,跟踪3个月至1年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1例感染者。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属高风险职业,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极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上报程序及防护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及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应用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成像定量测量不同年龄健康者颈椎管内脑脊液的生理性运动。方法 将6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5个年龄组:≤14岁(中位年龄10.2岁)10名,15~24岁(中位年龄20.1岁)15名,25~34岁(中位年龄30.2岁)13名,35~44岁(中位年龄40.4岁)14名,≥45岁(中位年龄50.3岁)8名。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于C2-3椎间盘水平行电影相位对比序列扫描,获得一个心动周期内颈椎管内脑脊液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峰值流量、舒张期峰值流速、峰值流量及流向。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颈椎管内脑脊液收缩期峰值流速、峰值流量、舒张期峰值流速、峰值流量在≤14岁组明显高于其他4组(P均<0.05)。结论 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成像可以准确定量反映颈椎管内脑脊液的流动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脑脊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3.0T MR快速电影相位对比序列测量液体流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稳态流体模型,对3.0T MR快速电影相位对比(Fast CINE phase contrast,Fast CINE PC)序列测量液体流速的各种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直径为3.0 mm的医用塑料管固定在水模中,塑料管的一端连接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以不同流速向管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管的另一端连入量筒.将流体模型置于头部8通道线圈中心.应用3.0T MR Fast CINE PC序列扫描,扫描层面垂直于管腔长轴.在不同流速、不同倾斜角度、不同感兴趣区大小、不同层面及管腔内不同点对流速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流速与真实流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管腔在各个方向有无角度,测量流速与实际流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小感兴趣区测量流速与感兴趣区大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99(P<0.000 1).不同大小感兴趣区测量流量与感兴趣区大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8(P<0.000 1).不同层面流速与实际流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内不同点流速与实际流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进行层面定位、准确选择感兴趣区及窗宽窗位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乳腺癌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法及预期效果等。方法将2001~2010年人住河北省秦皇岛市肿瘤(第四)医院和乐亭县妇幼保健院的208例患者纳入随诊组,共完成随诊110例,从患者发病年龄、症状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预后转归等多方面分析,从中找出易患乳腺癌的因素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和容易复发转移的高位因素等。结果根据资料显示,发病年龄多为41~50岁,发病月份高峰有3个:3月、8月、9月;症状特点:以乳腺疼痛就诊病例最多(45例),其次是以发现肿块或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就诊;治疗方法:90例手术治疗;20例保乳治疗;81例化疗;70例放疗;87例内分泌治疗。结论总结发病年龄和发病月份高峰,指出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就诊期别早晚和治疗规范程度是复发转移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提醒医生,对存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要积极采取早诊、早治的原则,尽量规范治疗措施,减少复发转移机率。  相似文献   
97.
患者,女,50岁。因右上后牙缺失要求镶牙,于2011-05-03就诊。检查:15、16缺失、牙槽窝恢复良好,13、14牙体完好,17(牙合)面继发龋,43、44、45、46、47牙列完好。诊断:①15、16缺失;②17(牙合)面继发龋。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3.0T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MRfast cine-PC)法胸椎管内脑脊液流动扫描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对30名正常志愿者采用3.0T磁共振仪进行检查获得常规矢状位FSE T2 WI后,于T6-7椎间盘层面定位行胸椎管脑脊液fast cine-PC法扫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流速编码(设置为5 cm/s、10 cm/s、15 cm/s、20 cm/s)、频率编码方向(R/L、A/P)、FOV(18 cm、26 cm、34 cm)、矩阵(384×256、256×128)、NEX(1次、2次)等参数,观察成像效果。结果流速编码采用5、10、15、20 cm/s时,图像质量为优、良、差者分别为0、16、14名,19、11、0名,28、2、0名,30、0、0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P=0.02);频率编码方向分别为A/P、R/L时,图像质量为优、差者分别为27、3名,10、20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P〈0.001);FOV分别为18 cm、26 cm、34 cm时,图像质量为优、良、差者分别为0、12、18名,11、18、1名,29、1、0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P=0.01);矩阵分别为384×256、256×128时,优、良图像分别为29、1名,3、27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P〈0.001);NEX分别为1次及2次时,优、良图像分别为6、24名,30、0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9,P〈0.001)。结论流速编码10 cm/s、频率编码方向A/P、FOV26 cm、矩阵256×128、NEX2次为采用3.0T MRfast cine-PC法扫描胸椎管内脑脊液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7例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干扰素组23例,在对照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隔日1次,连用2周,2周后改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 μg肌肉注射,1次/周.观察两组治疗24、48周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0、24、48周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55.4 ±22.1)、(53.4±23.1)、(51.3±21.4)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149±70)、(147±75)、(139±6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分别为(250±87)、(247±89)、(214±73)U/L,对照组患者治疗24、48周与治疗0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扰素组患者治疗0、24、48周TBiL分别为(55.6±21.1)、(54.7±20.6)、(35.2±15.1) μmol/L,ALT分别为(149±68)、(136±64)、(73±28) U/L,AST分别为(251±90)、(214±91)、(121±27) U/L,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周与治疗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小剂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调节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给予传统治疗;B组23例,给予传统治疗+干扰素;C组23例,给予传统治疗+干扰素+胸腺肽α1;3组患者治疗并观察12个月,分析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论6个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为(34.6±14.9)μmo]/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57±41)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87±41)U/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为(120.3±64.3)μg/L,Ⅲ型前胶原(PCⅢ)为(149.8±62.4)μg/L,层粘连蛋白(LN)为(103.7±34.9)μg/L]还是12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27.1±10.8)μmol/L,ALT(48±27)U/L,AST(69±32)U/L;肝纤维化指标:HA(162.3±71.3)μg/L,PCHI(167.8±63.4)μg/L,LN(94.7±25.7)μg/L]下降程度均优于A组[6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64.2±31.3)μmol/L,ALT(157±97)U/L,AST(195±64)U/L;肝纤维化指标:HA(225.6±103.1)μg/L,PCⅢ(263.1±107.5)μg/L,LN(163.8±81.9)μg/L;12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56.1±33.4)μmol/L,ALT(131±74)U/L,AST(197±71)U/L;肝纤维化指标:HA(237.3±106.9)μg/L,PCⅢ(297.5±99.1)μg/L,LN(179.7±98.6)μg/L]和B组[6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56.7±29.8)μmol/L,ALT(134±57)U/L,AST(104±39)U/L;肝纤维化指标:HA(242.3±96.9)μg/L,PCⅢ(207.5±98.1)μg/L,LN(157.7±77.5)μg/L;12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37.3±18.4)μmol/L,ALT(63±26)U/L,AST(87±27)U/L;肝纤维化指标:HA(171.6±73.1)μg/L,PCⅢ(203.1±93.2)μg/L,LN(127.7±72.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治疗后HCV RNA转阴率12个月78.3%(18/23)好于A组4.8%(1/21)和B组60.9%(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丙肝病毒复制,同时应用胸腺肽α1调节免疫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