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协助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毛霉菌病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通过mNGS技术检测1例患有不明原因肺部感染者的肺泡灌洗液以确定病原体,并根据mNGS检测报告调整其治疗方案。结果:患者间断胸痛、咳嗽5月余,胸部CT示双肺呈多发性阴影伴空洞形成,肺组织活检提示凝固性坏死,常规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行多种抗感染治疗方案均未见明显好转,后取肺泡灌洗液送检mNGS提示病原体为总状横梗霉菌,改用两性霉素B行抗感染治疗后,患者感染病灶缩小,症状明显缓解。结论:mNGS是鉴定罕见病原体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对协助诊断肺部侵袭性真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14年度上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数据,了解本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病原菌的耐药性。 方法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 77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9.92%(3 819/4 779),革兰阳性菌占20.08%(960/4 779)。排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 477株,占30.91%)、肺炎克雷伯菌(677株,占14.17%)、铜绿假单胞菌(430株,9%)、不动杆菌属(290株,占6.07%)和粪肠球菌(270株,占5.65%)。临床各科室分离菌株数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儿科(801株,占16.76%)、普通外科(447株,占9.35%)、泌尿外科(424株,占8.87%)、呼吸内科(341株,占7.14%)和重症医学科(335株,占7.01%)。标本类型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呼吸道标本(1 824株,占38.17%)、尿液(1 050株,占21.97%)、分泌物(523株,占10.94%)、引流液(513株,占10.73%)和血液(361株,占7.55%)。共分离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株(53/148,35.8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788株(788/2221,占35.48%),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9株(9/52,占17.3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29/205,占14.15%),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15株(15/2712,占0.55%);未分离到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结论通过分析2014年度耐药监测数据,了解本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和细菌的耐药性,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正>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其中的腹膜透析能较好地保护残肾功能~[1]。但腹膜透析较高发的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dialysis-related infectious peritonitis,PDAP)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腹膜透析患者因感染住院的比例高于血液透析患者~[2]。同时,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易引起腹膜透析患者病原菌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的人正常肝细胞LO2自噬的影响以及褪黑素的功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O2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细胞的存活。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能够上调LO2细胞的自噬活性,增强细胞内的自噬,缺血再灌注6 h后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迅速上升,并且维持在高自噬水平状态;褪黑素能够在缺血再灌注3 h后显著下调LO2细胞的自噬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自噬水平,细胞内LC-3Ⅱ和Beclin1在3 h后逐渐下降表达,从而有效降低过度自噬的发生;褪黑素预处理后的缺血再灌注组的自噬活性在24 h较褪黑素治疗组低,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细胞后期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褪黑素能够抑制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内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防止细胞发生过度自噬,提示褪黑素可以对各种因缺血再灌注导致损伤的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  相似文献   
15.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多见于内蒙古、东北和西北等牧区[1]。本院收治布鲁菌病患者1例,回顾该病例实验室诊断过程,总结该菌的微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醒本地区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在布鲁菌病诊断时提高警惕,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病原微生物学鉴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诺卡菌病常见的为肺诺卡菌病和播散型诺卡菌病,半数以上肺诺卡菌病患者合并肺外疾病[1]。病原菌多由外伤进入皮肤或经呼吸道吸入引起感染[2],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3],20%播散型诺卡菌病患者无明显肺部受累表现,脑是最常见的播散部位。多数诺卡菌病患者存在免疫缺陷。我院从1例脑脓肿患者穿刺液中分离到1株皮疽诺卡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的肠结核(ITB)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ITB患者的资料及其T-spot.TB检测结果。结果109例ITB患者中,有82例(75.2%)患者的T-spot.TB检测结果呈阳性(T-spot.TB阳性组),平均年龄为(44.1±12.0)岁;有27例(24.8%)患者的T-spot.TB检测结果呈阴性(T-spot.TB阴性组),平均年龄为(37.0±1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6)。T-spot.TB阴性组中,有腹痛和腹泻症状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T-spot.TB阳性组(P0.05)。T-spot.TB阴性组和T-spot.TB阳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4±9.9)、(1.3±2.3)mg/dL,白细胞计数分别为(9.2±4.9)×10~9/L、(6.3±1.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spot.T阴性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较小(OR=0.947,P=0.016)、腹泻(OR=3.936,P=0.042)和高C反应蛋白(OR=1.146,P=0.029)可以作为T-spot.TB阴性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T-spot.TB是一种有效的ITB辅助诊断方法,与T-spot.TB阴性ITB患者相比,T-spot.TB阳性ITB患者具有炎性反应较轻、临床症状较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门市首例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找该病例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例资料,咨询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以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市首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血培养结果示布鲁菌阳性,门诊医生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布鲁菌病。同济医院公共卫生科及时向武汉市硚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畜牧部门采集患者饲养羊群的血样本,经检测132只山羊中,34只血样本试管凝集试验检测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其妻儿)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阴性。对患者房屋及养羊厩舍进行消毒处理,监督患者按疗程服药,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医学观察,最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暴发流行。结论该例为天门市首例确诊布鲁菌病,可能与隐性感染疫羊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系统(MLIS)检验全流程移动端的设计,实现微生物检验全流程无纸化的应用。 方法 在个人计算机(PC)终端的基础上采用 C#语言开发平板电脑移动端 APP,PC 端与移动端实时数据交互,配合蓝牙条码扫描 枪和打印机的使用,实现微生物检验全流程的无纸化。 结果 建立 MLIS 的 PC 终端和移动终端 2 种模式,实现微生物检验样 本从签收、分类、编号、实验流程全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实现实验过程记录、微生物检验报告等功能模块的无纸化。 手工方式、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信息系统在签收、分类、样本编号、培养基编号、药敏补费过程中消耗的总时长分别为 1 813 s、1 809 s、 36 s、4 s,在实验流程单、报告单发放、危急值/ 多重耐药菌/ 传染病报告过程中消耗的总时长分别为 10 835 s、7 232 s、33 s、3 s。 结论 基于平板电脑移动端可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效率,缩短检验周转时间,节约纸张,实现微生物检验全流程的 无纸化和规范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该院7 534例临床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7 534例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以及真菌阳性率分别为14.02%、52.98%和7.57%,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正日趋增高。结论提高标本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