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赵继明  梁欣荣  姜璐 《山东医药》2009,49(29):50-5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取正确的、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现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通常缓慢发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少数患者暴起发病,病情危重,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可逆行向近端结肠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分布,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和黏液血便~[1]。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硫代嘌呤类药物治疗该病,但是副作用较大。曹志群教授从医30余载,精通医理,积极开展各项科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38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方法对医院送检的38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38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53.12%,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71.54%,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为83.29%。结论释放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力的实验室证据。  相似文献   
44.
总结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四种常用治法。UC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及七情内伤密切相关,在这些病因的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以脾虚湿蕴为源头,进而产生气滞、痰湿、湿热、血瘀等壅滞肠间,络瘀痰阻,血败肉腐,化为痈疡,日久及肾,脾肾两虚,正虚邪恋,缠绵不愈。治疗从气、血、湿、热论治,运用健脾祛湿法、清热止血法、祛腐涩肠法及温肾暖脾法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5.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发病机制不明的消化系统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联系唐容川《血证论》"便血""便脓"篇,指出五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治血四法"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证型和现代发病机制,论述本病常用治法,进行治法的相应拓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25(OH)D_3与甲襞微循环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S患者121例,包括113例男性和8例女性,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80名,所有受试者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清25(OH)D_3检测,同时详细记录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血清25(OH)D_3水平分为VitD不足组和VitD缺乏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AS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2)AS甲襞微循环形态存在异常。VitD缺乏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动静脉支管径分别小于与VitD不足组和对照组(P均0.01),管袢直径分别大于VitD不足组和对照组(P均0.01);VitD不足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动静脉支直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管袢直径大于对照组(P=0.001),毛细血管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832);(3)AS患者25(OH)D_3水平与甲襞微循环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57,P0.01);25(OH)D_3水平下降是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的风险因素(β=-0.099,P=0.001)。结论 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_3水平下降与甲襞微循环积分升高显著相关,是AS患者发生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详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冠心病患者知清中瘦素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瘦素 (leptin)是由肥胖细胞中的ob基因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可以抑制食欲 ,减少能量摄入 ,增加能量消耗 ,从而参与调节机体脂肪的代谢。近年来 ,在瘦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上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以BMI(体质指数 ) <2 5、无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为选择标准 ,选取了 6 0例体检正常者和6 0例经心血管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 ,各组受试对象都在 6 0岁左右 ,男女各半。受试对象过夜禁食后 ,于次日晨抽空腹静脉血约 2ml,分离血清 ,- 2 0℃冻存待测。采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考察去滓再煎法、不去滓煎法、两次煎法3种煎煮方法对小柴胡汤中9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6℃,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03,252,280 nm。结果:去滓再煎法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比不去滓煎法、现代两次煎法分别提高了62.41%,49.01%,柴胡皂苷d的含量比其他2种煎法分别提高了59.47%,28.71%,柴胡皂苷b1的含量比其他2种煎法分别提高了41.93%,16.14%。去滓再煎法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比不去滓煎法提高了33.96%,比两次煎法提高了0.20%。去滓再煎法中黄芩苷,人参皂苷Rb1,甘草酸单铵盐,甘草苷4种成分的含量略低于两次煎法,高于不去滓煎法。不去滓煎法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3种煎法中最低的(6-姜辣素除外)。结论:该结果可有效反映不同煎煮方法的质量差异。在3种煎法中,去滓再煎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柴胡在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柴胡汤的临床功效,为张仲景《伤寒论》中对小柴胡汤采用去滓再煎的方法及质量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基于DICOM 3.0标准的细胞病理图像文件格式及传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DICOM 3.0标准 2 0 0 3年草案为基础 ,首先分析并设计了细胞病理图像的DICOM文件格式 ,在定义文件格式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了DICOM标准兼容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的涵盖细胞病理图像数字化应用的需要 ;首次 ,对细胞病理图像DICOM文件进行了传输设计与实现。最后 ,对定义的细胞病理图像文件进行了文件格式以及传输的兼容性测试。结果表明 ,本研究的细胞病理图像文件格式和传输安全符合DICOM3.0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中焦脾胃为矛盾脏腑,且易受湿热矛盾病邪侵袭,故应遵循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治疗中焦病变应升降同施,燥润并用,并权衡湿热之轻重偏颇而选药组方,纠偏救弊,以恢复中焦矛盾平衡之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