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的优势和特点。方法 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对照组则采用全椎板切除法,通过观察两组建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死亡率、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神经根组织病理改变及TNF-α及IL-1在细胞质中灰度值表达水平评估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建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状况、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神经根组织病理改变及TNF-α及IL-1在细胞质中灰度值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同时,实验组所需的切口小,脊柱后方软组织破坏少。结论 采用改良半椎板切除法可保证成功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并且这一改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出血量少,软组织破坏少,死亡率低等优点,这一改良方法更注重动物伦理。  相似文献   
62.
在美国,每年因外伤所致脊柱骨折约有20万人,而胸腰椎椎体骨折占了其中的3/4[1-2]。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等病理性因素并发胸腰椎椎体骨折的患者也日渐增多。同样在美国,每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就有70万人[3]。其除引起剧烈疼痛外,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残疾,并且增加个人或社会的经济负担[4]。胸腰椎骨折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现已得到脊柱外科医生和科研学者的重点关注。在实施研究时,建立有效的骨折模型是开展研究的前提要求,但是,由于受伦理学和法律的限制,人类活体实验难以开展。既往大量的骨折模型研究集中在动物上,但是研究者发现动物模型与人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人类尸体模型及计算机有限元模型快速发展,并应用于各种研究。本文主要收集近15年国内外关于人类椎体骨折模型建模方法的文献,并对其建模方法及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泼尼松龙(PRE)和地塞米松(DXM)诱导腰椎骨量丢失差异程度并利用成脂成骨经典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SPF级雌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基线组(BL组)6只、年龄对照组(CON组)6只、泼尼松龙组(PRE组)6只、地塞米松组(DXM组)6只。BL组于实验开始时麻醉处死,其余3组正常喂养,其中CON组不作任何药物干预,PRE组予5mg/kg PRE每天一次皮下注射、DXM组以1mg/kg DXM每周两次皮下注射。干预3个月后麻醉下取材。取材时立即分离右侧股骨,获取髓腔内骨髓细胞进行涂片,油红"O"检测骨髓性状;取L6椎体作反转录式-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检测骨保护素(OPG)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分离L1~L3椎体检测骨密度(BMD)。结果:在两种糖皮质激素(GC)分别干预3个月后,其BMD值均较CON组有明显下降(P0.05),DXM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且明显低于PRE组(P0.05)。DXM组骨组织OPG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余三组(P0.05),但PPAR-γ则组间无明显差异。骨髓油红"O"涂片发现,两种GC组涂片阳性细胞数量多于BL组和CON组,但其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糖皮质激素在诱导大鼠骨量丢失模型中,地塞米松诱导腰椎骨量减少的效果较泼尼松龙强,这可能与DXM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中更大程度地抑制OPG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患儿72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36例)与人性化服务护理管理的观察组(36例),观察患儿不良情绪、家长满意度及护理管理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SAS评分、SDS评分低,家长满意度高,护理管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能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护理管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5.
改进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用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简单方便的测定黄嘌呤氧化酶的方法。方法: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终止剂,改进硝基四氮唑蓝法测定了黄嘌呤氧化酶的方法。SDS浓度为10%。酶反应时间为25min。结果:与原方法相比,改进的方法具有不产生蓝色沉淀、不必离心就可直接测定,准确度、精密度好的优点。适合于测定在紫外区有吸收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结论:以SDS为终止剂的硝基四氮唑蓝法简单易行,适合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66.
背景:目前对去卵巢大鼠的研究较多,而对不同时间点大鼠骨量、骨转换指标、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各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去卵巢大鼠不同时期骨量、骨转换指标、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3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线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实验开始先将基线组处死,假手术组及去卵巢组于术后第4,8,12周分次处死。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L1-3及股骨不同分区(头颈部R1区、转子部R2区、股骨干R3区、股骨整体R4区)的骨矿含量、骨密度、骨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及雌激素水平。对大鼠体质量、离体骨密度、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雌激素水平、月龄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去卵巢后4周去卵巢组离体腰椎及股骨骨矿含量、骨密度均较基线组、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 < 0.05),第8,12周时均显著改善(P < 0.05),腰椎、股骨各区域骨量丢失幅度最大的为L1及股骨转子区。       ②去卵巢后4周去卵巢组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较基线组、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 < 0.05),第8,12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去卵巢组第8,12周血清雌激素较假手术组及基线组明显降低(P < 0.01,P < 0.05)。④月龄与大鼠体质量、腰椎及股骨骨密度呈正相关,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与腰椎及股骨骨密度呈负相关(P < 0.01)。提示去卵巢后大鼠腰椎、股骨骨量变化呈先快速降低、再缓慢回升的趋势,其中L1及股骨转子部受影响最大;骨转换指标在去卵巢后显著加快、后期逐渐回归正常;雌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为第1个月先升高、后期快速降低;体质量、骨转换指标及雌激素水平与骨量密切相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7.
运用ECS模拟人实施PBL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1],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世界教育联合会在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建议采用PBL教学法并指出:“PBL教学法可使学生精于分析、综合和评价问题,掌握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2]。在国外,结合模拟人进行PBL教学使学生得到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进入临床接触病人之前就掌握了牢固的技能和初步临床思维。我国的医学教育也逐渐采用模型为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用模拟人训练具有可重复、安全、多人操作等优点,随着现代仿生学和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生理驱动技术[3]的问世,利用生理驱动模拟系统可以记录和客观评价学生操作的正确与否、实现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快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现场反应能力。ECS模拟人由美国METI公司生产,集中应用各种高新尖端科学技术,可以真实模拟重症患者各种生命体征,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端的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