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测定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国外已有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人末稍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型和Ⅱ型(PGⅠ和PGⅡ),用PGⅠ及PGⅡ的测值和PGⅠ/pGⅡ的比值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本研究是采用生物素、亲合素酶标的方法测定人末稍血中的PGⅠ和PGⅡ,并探讨用该方法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能性。结果表明,pGⅠ在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组(包括胃粘膜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中的平均值最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息肉及其它病变者的均值偏高。各组中男女性别间均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GⅡ在胃癌组中的平均值最高,余者从高至低依次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和胃息肉及其它病变者。各组中男女性别间均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GⅠ/PGⅡ比值也是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最低。以病理学诊断的胃癌和萎缩性胃炎(包括胃粘膜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标准,以pGⅠ/PGⅡ≤3.O检出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为62.96%,特异度为62.00%,阳性预告值为47.22%,阴性预告值为75.61%,病理和胃蛋白酶原两种方法检查的一致率为62.31%,与胃镜检出的效果相接近。这种方法经济,便于基层应用,对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往甚少注意残留缝线造成的吻合口炎症及溃疡。其临床症状常被称为胃切除术后综合征,按一般吻合口炎症或返流性碱性胃炎治疗,多无显著效果。我们在近4年内遇到15例胃肠吻合口炎症或溃疡,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为残留缝线引起。随即取出缝线,术后症状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