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ABA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51株ABA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占33.1%,其中62株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占分离菌株的41.0%,与2009年相比,2010年ABA的分离率、耐药率及多药耐药率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 AB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多药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仍是医院治疗ABA感染最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病理检测(L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96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NSCLC病例,术前均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纵隔淋巴结分期,TBNA穿刺物分别行常规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LCT在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其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96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258组淋巴结,TBNA穿刺成功519针(96.29%,519/539)。LCT法阳性的219组(84.88%,219/258)高于CS法阳性的141组(54.65%,141/258),P0.01。LCT法与CS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和61.84%、100%、66.28%、100%、25.64%。LCT法在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阴性预测性、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P0.01。LCT法c-N分期准确率为93.75%,高于CS法的62.5%,P0.01。结论 LCT法有效提高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敏感性、准确性、c-N分期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和非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性差异。方法 选择 2018年 10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并发甲型流感患者 57 例分为心力衰竭组(n=22)和非心力衰竭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发热天数、住院天数、是否并发肺炎以及二者入院时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年龄偏高(69.77±10.83 岁 vs 54.17±16.31 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3.96±1.91ng/ml vs 0.69±0.36ng/ml)、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95.38±88.15mg/L vs 57.56±51.17mg/L)、总胆红素 [19.8(10.8,25.6)μmol/L vs 10.9(8.5,15.9)μmol/L]、肌酐(88.24±67.88μmol/L vs 75.65±23.41μmol/L)和尿素氮(6.95±5.78mmol/L vs 4.44±2.19mmol/L)水平更高,住院时间长(11.29±5.88 天vs 9.40±4.60 天),APACHE- Ⅱ评分高(14.13±1.84 vs 7.92±4.38),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4,2.125,2.295,χ2=-2.282,t=-2.089,-2.321,2.497,2.246,均 P < 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后易并发肺炎及脓毒症,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病情严重,同时住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38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均行TBNA纵隔淋巴结分期,穿刺物分别行常规细胞学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ⅢA期以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总结穿刺结果,评价LCT法检测结合TBNA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 138例患者经TBNA检查8个部位共352组淋巴结,TBNA穿刺成功704针(95.65%,704/736).LCT法阳性的329组(93.47%),CS法阳性的243组(6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6,P<0.01).48例手术的ⅢA期以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TBNA检查7个部位共118组淋巴结,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参考,LCT法与CS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7.96%、100.00%、88.98%、100.00%、43.48%和53.70%、100.00%、49.15%、100.00%、16.67%.LCT法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x2值分别为33.52、20.17、43.81,P值均<0.01).结论 LCT联合TBNA能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阳性率、敏感性、准确性,且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压(PASP)及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LMWH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LMWH治疗组加用LMWH皮下注射10天.记录两组入院及住院10天时PASP及6MWT结果.结果 治疗10天后,治疗组PASP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37,P<0.01);治疗组6MWT距离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 =3.47,P<0.01).结论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降低PASP.提高6 MWT距离.  相似文献   
26.
2009年冬以来,新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合并重症肺炎导致ARDS孕产妇患者死亡率较高。我院于2009年12月成功救治一例重症甲流产妇,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回顾分析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价值以及脑电图结合脑脊液、头颅CT及临床资料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治愈的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腰穿结果 (脑压、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检查 )、头颅CT以及复查的腰穿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异常 77例 ,其中 9例腰穿正常 ;同期腰穿异常结果中以脑压增高例数最多 ( 68例 ) ,其EEG均不正常。EEG和腰穿的检出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7 11,P <0 0 1) ;头颅CT异常 3 2例。 84例CSF的糖和氯化物初查及复查均正常。临床症状以头痛 ( 82例 )、发热 ( 76例 )最常见。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以发热头痛为主症而且脑电图异常 ,结合CSF的压力、细胞数、蛋白的增高、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偶有轻度增高及典型病史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相似文献   
28.
多层螺旋CT肺部病变血管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部血管造影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肺部肿瘤及其它原因造成的大咯血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进行重建,观察肺部病变血管来源、数目及形态。结果68例中(2例失败),肺部病变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者60例,肋间动脉供血者8例,胸廓内动脉供血者5例,左锁骨下动脉供血者6例,右膈下动脉供血者5例,腹腔干动脉供血者3例,右肾动脉供血者1例。单支血管供血者50例,2支血管供血者10例,3支血管供血者6例。55例供血血管呈丛状,8例走行迂曲,2例网状,1例动脉瘤形成。结论MSCT能全面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肺内病变的供血血管,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提高危重型新型A/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诊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发热隔离病区6例危重型甲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重型甲流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均出现呼吸衰竭,肺部病灶进展快,均有3个以上肺叶受累,其中2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经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抗病毒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伊曲康唑等抗感染以及加强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治疗,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维护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提高危重型新型A/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诊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发热隔离病区6例危重型甲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重型甲流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均出现呼吸衰竭,肺部病灶进展快,均有3个以上肺叶受累,其中2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经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抗病毒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伊曲康唑等抗感染以及加强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治疗,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维护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