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9 毫秒
91.
MRI发现硬脊膜外浆细胞肉芽肿一例报告黄俊谢威韩贻升吕建军患者男,25岁,农民.因胸背部束带感10个月并双下肢麻木、乏力6个月入院.麻木自下而上逐渐发展.无外伤史,半年前曾有右膝部感染史,无大小便障碍.体检:自剑突下浅感觉明显减退,深感觉尚属正常.双...  相似文献   
92.
<正> 患者女,28岁,农民,住院号58284,于1980年4月11日入院。患者二年前右耳下长一蚕豆大小肿块,后渐大,无发热及其它不适感,在当地医院行药物治疗未奏效,因近来肿块增长加快而来我院。患者体健,有长期的结核病接触史。体检:发育及营养良好,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  相似文献   
93.
目的:介绍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全皮原位移植的方法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方法:对44例皮肤剥脱面积在100~2500cm2的患者,以该术式治疗。结果:经6~24月随访,优26例,良10例,中4例,差2例。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全皮移植是一种较新的植皮方法。正确掌握后,操作相对简单,皮肤成活率高,并且皮肤的颜色、功能均满意。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我国原发性附睾淋巴瘤(PEL)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探讨PEL早期诊断标志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PEL以及国内杂志近10年(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有关文献共24篇29例PEL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个案资料描述较完整,年龄35~81岁,40岁以上占73.3%;中位病程4.1个月。首发症状:阴囊无痛性肿块73.3%,阴囊肿痛26.7%。体征:附睾肿块质硬100%,触压痛20%,与睾丸界限不清40%,伴同侧精索增粗20%,浅表淋巴结肿大6.7%;肿块直径0.5~5.5 cm,平均2.9 cm,位于头部53.3%,尾部20%,整个附睾26.7%,位于左侧26.7%,右侧46.7%,双侧6.7%。免疫组化检查:B细胞淋巴瘤66.7%(其中MALT型5例,DLBCL型3例,未分亚型2例),T细胞淋巴瘤13.3%。治疗方案:29例报道手术方式,睾丸根治性切除术55.2%,睾丸、附睾切除术17.2%,附睾切除术24.1%,附睾活检术3.5%。21例报道术后辅助治疗,单纯化疗52.4%,单纯放疗28.6%,化疗加放疗4.8%。术后随访19例,9例死亡,中位生存期2年。结论我国PEL罕见,多数中年后发病;起病隐匿,临床无特异性。依据组织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治疗首选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建立个体化化疗和(或)放疗方案,应重视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术后断裂原因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钢板断裂原因。中段2例,中下1/3骨折4例。发现钢板折断时间为术后最早2个月,最晚7个月,4例在3~4个月。给予手术处理。结果 5例均骨性愈合,未再发生内固定材料断裂,1例失访。结论骨折复位不佳、未有一期植骨、个体因素、不合理使用内固定器械、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和早期负重是导致内固定钢板断裂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林志  屈哲  吕建军  李珊珊  张頔  杨艳伟  李波 《中国新药杂志》2012,(14):1600-1602,1606
组织交叉反应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考察单抗类药物与人体内非靶抗原的结合情况,为临床用药监测毒性提供参考。随着单克隆抗体研发由鼠源型向全人源化单抗的转变和发展,单抗药物的组织交叉反应试验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标本、组织选用、试验设计、抗体浓度选用和结果的综合分析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外组织交叉反应研究的情况,针对上述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促进和推动我国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状态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静滴(总量2 g/kg),疗程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免疫球蛋白IgA、IgE、IgG和IgM,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L-1、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gG显著升高,IL-1、TNF-α水平显著降低,CD4+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免疫状态,有可能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98.
雄芍汤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雄芍汤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阳性对照组、雄芍汤预防组和雄芍汤高、低剂量(生药15.8、7.9 g/kg)组(造模后给药)。采用ip猪血清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雄芍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水平,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雄芍汤各给药组血清ALT、AST、HA、LN、PCIII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血清ALB水平和A/G值明显升高(P<0.01);雄芍汤预防组血清CIV水平明显降低(P<0.05);所有给药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轻微,肝组织纤维增生较少,雄芍汤高剂量组和预防组的作用尤为明显。结论 雄芍汤能减轻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调节细胞外基质的代谢,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
吕建军 《光明中医》2012,(9):1804-1805
观察颈部整脊推拿疗法治疗伴颈椎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高血压临床症状、SAS量表、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ROM)的影响。选取6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随机分为颈部整脊推拿加药物组(药推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结果:颈部整脊推拿药物组可以较好改善SAS、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ROM)等的评分,改善伴颈椎病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特别是对眩晕、头痛、失眠、面部烘热疗效明确,证实颈部整脊推拿疗法对于颈源性高血压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00.
雄芍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MMP-9和TIMP-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雄芍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0.525 g·kg-1)、雄芍汤预防组(7.9 g·kg-1)和高、低剂量组(15.8,7.9g·kg-1).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MMP-9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雄芍汤7.9 g·kg-1剂量预防组MMP-9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雄芍汤15.8 g·kg-1剂量组TIMP-1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雄芍汤可以促进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MMP-9生成,抑制大鼠肝组织TIMP-1 mRNA表达.调节MMP与TIMP的协调平衡可能是雄芍汤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