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 通过评估术前、术后治疗计划的物理剂量学参数,阐明利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子宫颈癌的精确性。方法 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9例,术前均行CT模拟机扫描定位图像传送粒子治疗计划系统(B-TPS)行术前计划,打印3D-PNCT,模板复位,插植粒子针并植入粒子,记录术前计划和术中实际植入针数和粒子数,比较计划靶区剂量学参数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靶区外体积指数(EI);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即D100),100%、150%和2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50V200结果 患者GTV术前、术后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粒子总数675颗,术后669颗。术前粒子针总数138根,术后132根。针道角度偏差平均1.99°±2.94°(0°~13°)。术前和术后CI、EI和HI、靶区D90、MPD、V100V150V200剂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PNCT辅助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宫颈癌可获得较好的术前、术后治疗计划匹配和植入精确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计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生物有效剂量(BED)和2 Gy分割生物等效剂量(EQD2)的模型。方法 引入根据L-Q模型建立的外照射BED计算公式和持续低剂量照射BED计算公式。结合BED公式,根据EQD2的定义,建立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EQD2计算公式。总结常见组织的α/β值和见于文献报道正常组织的Tr1/2值,利用实际值,进一步简化EDQ2计算公式,提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EDQ2计算经验公式,并命名为王-彭经验公式。对于早反应组织,EQD2≈10D/12(王-彭公式 1);对于晚反应组织,EQD2≈D/2(王-彭公式 2)。进一步举例说明本文所建立公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原发性肺癌、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果 根据王-彭经验公式,肿瘤临近的晚反应组织的EQD2仅约为肿瘤组织受量的一半,故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天然地"从生物等效剂量上对晚反应的组织进行了保护。通过实际计算,发现早反应组织的经验公式较为精确,而晚反应组织的经验公式精确度略差,只能做粗略估计。结论 本研究引入的BED计算公式和据此建立的一系列EQD2计算公式以及王-彭经验公式,在理论上可行,可用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物理剂量与外照射剂量之间的换算和叠加。但是使用公式时应谨慎,注意预设条件,慎重解读计算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介绍2006—2015年度“肿瘤放疗”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方法 在ISIS系统中通过学科代码(H1610)和“肿瘤放疗”关键词检索2006—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肿瘤放疗”领域的资助信息,分析项目的研究领域分布、申请人及依托单位的地域分布、单位性质等。结果 近10年肿瘤放疗领域资助项目共435项,资助金额1.8亿元,数量和金额均呈逐年递增趋势。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占资助数量和强度比例最大,单项资助金额分别为53、22、40万。资助项目依托单位较为集中,申请量在前十名的单位获得资助项目数的53%。基础机制类研究占资助总数88%,涵盖放疗生物学效应、微环境、干细胞等肿瘤学前沿及热点,少数研究侧重于物理(12%)。资助项目数和经费前3位的肿瘤为肺癌、鼻咽癌和食管癌。结论 10年来肿瘤放疗领域项目资助数呈上升势头,资助金额稳步增加;研究队伍区域分布明显,东部地区研究实力突出;机制类研究中的放疗生物学效应相关研究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对比CT引导辅助3D打印模板指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肿瘤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的剂量学结果,在计划层面探讨该技术的治疗精确性。方法 2015-2016年于我院接受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的盆腔复发肿瘤患者共12例,植入病灶15个,处方剂量110~150 Gy。设计并制作3D打印模板12块,共15个治疗区。术后验证的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的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验证靶区的D90、mPD、V100、V150、V200、CI、EI平均值分别为137.4 Gy、74.4 Gy、90.1%、58.7%、34.4%、0.68、34.2%,术前则分别为140.2 Gy、61.1 Gy、91.8%、64.3%、36.7%、0.69、30.5%(P=0.153、0.024、0.028、0.003、0.302、0.437、0.530)。结论 针对盆腔复发肿瘤,3D打印模板定位、定向准确,术后验证实际剂量分布主要指标均较好达到了术前预计划的设计要求,有良好的治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65.
正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指发生于10岁以前的脊柱侧凸畸形,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综合征性脊柱侧凸等。严重的脊柱畸形最终会引起限制性肺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患儿早期死亡~([1-2])。既往诊疗经验中,早期前后路脊柱融合矫形内固定手术曾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早行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复方清带灌注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2月于中国西电集团医院门诊就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年龄为2257岁的已婚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用复方清带灌注液+甲硝唑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清带灌注液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及探讨其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访患者治疗效果,对其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手术患者LysholmⅡ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三组患者术后LysholmⅡ评分均明显优于三组治疗前( P<0.05),3d~6月组术后LysholmⅡ评分明显优于6~12月组( P<0.05),6~12月组明显术后LysholmⅡ评分明显优于1~2年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月)以及术后冰敷的OR值均小于1,表明为保护因素,负重时间(1周)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的OR值均大于1,为危险因素。结论: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手术能有效治疗半月板损伤,尽早手术能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过早负重、关节软骨损伤是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冷敷以及尽早手术是术后疼痛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探索一种简便监测方法进行的基本消灭疟疾后期流行病学监测,开展本项目研究。方法:我市于1997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采用对输入病例疫点不处理,只对患开展现症根治,原发病例(本地感染病例),除现症根治外,疫点小范围浸帐与滞留喷酒,预防服药措施、观察监测效果。结果:1998、1999、2000年全市疟疾年发病率分别为0.30、0.58、0.15、10万;疫点未出现第二代病例,防治效果显。结论:开平市的基本消灭疟疾后期采用的流行病学监测措施,有效地控制疟疾的流行,较之于基本消灭疟疾前所采取的监测方法,投入少、防治效果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我院自 1 989年 1 2月 - 1 999年 1 2月共收治肾上腺转移癌 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44岁。因乏力、腰背部胀痛不适 1月 ,行B超检查 ,发现左肾上腺实性占位。三年前患者曾因食道鳞癌手术治疗。CT提示左肾上腺囊实性占位并浸及左肾上极 ,X线检查胸片及静脉尿路造影 (IVU)均正常。尿生化检查 1 7酮类固醇 (1 7-KS)和 1 7羟类固醇 (1 7-OHCS)及 3氧甲基 - 4基羟苦杏仁酸 (VMA)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探查后行左肾上腺及左肾切除术 ,病理诊断 :左肾上腺转移性鳞癌浸及左肾。例 2 ,男 ,52岁。因左腰背隐痛半月 ,行B…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9~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疗效优2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固定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