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成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与kdr等位基因的突变关联情况.方法 采用AS-PCR(allele-specific PCR)技术,检测不同种群淡色库蚊成蚊的kdr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成蚊接触筒检测济南、济宁和青岛地区的淡色库蚊雌蚊,其死亡率分别为39.62%、37.25%和83.81%;通过回归分析AS-PCR检测的kdr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L1014F型和L1014S型突变表型与kdr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淡色库蚊kdr基因突变与溴氰菊酯抗药性表型呈正相关,AS-PCR方法对于检测kdr等位基因的可行性亟待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化学杀虫剂长期选育的抗性状况及5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合理有效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淡色库蚊对3种杀虫剂长期选育的抗性水平。结果经过42代选育,淡色库蚊对敌敌畏(DDVP)、残杀威和氯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最高达12.17、11.78和534.31倍。结论经过长期选育,发现淡色库蚊对3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及交互抗性,提示应采取适当措施克服或延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成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及其kdr等位基因的突变与抗药性水平间的关联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使用特异性引物克隆不同地区野生淡色库蚊成蚊kdr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测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突变情况与抗药性的关联情况。结果成功克隆出kdr等位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淡色库蚊钠通道第II结构域S6节段1014位点上存在2种突变,即L1014F:TTA突变为TTT,相应的亮氨酸(L)被苯丙氨酸(F)取代;L1014S:TTA突变为TCA,相应的亮氨酸(L)被丝氨酸(S)取代。以kdr基因L1014F和L1014S等位基因频率x与成蚊接触筒的存活率y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30566x+0.34394(r2=0.811684,P<0.05)和y=2.919579x+1.06308(r2=0.997039,P<0.05)。结论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药性与kdr基因突变呈正相关,具体的抗药性机理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冠心病患者日趋增多。目前作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手段 之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已在国内广为开展。但CABG术 后的患者仍面临着许多并发症的威胁,神经系统并发 症即是其一,它是CABG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仅 次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心源性猝死居第3位。神 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各研究机构报道不一,从 1.5%-2.5%到3.0%-5.2%不等。我院的发生率为 5.6%(41例/730例)。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不一,主要是由受损 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决定的,临床上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为中枢受损可有清醒延迟,昏迷,清醒后再昏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监测2017—2021年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淡色库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常用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 2017—2021年,淡色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2018年最高分别达到102和294倍。对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波动于6.29~8.09和3.09~4.41,对Bti一直处于敏感水平。结论 唐口街道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当科学使用杀虫剂,以延缓蚊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蚊虫是重要的医学昆虫,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疾病(例如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其行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由于长久以来大量、广泛地使用杀虫剂,使蚊虫抗性日益严重.蚊虫的抗性机制主要有靶标抗性(包括神经轴突钠离子通道、乙酰胆碱酯酶和γ-氨基丁酸受体氯离子通道的突变)和代谢抗性(包括非特异性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增加)两方面.现对这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试图全面了解大量、广泛使用杀虫剂之后蚊虫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宁市白纹伊蚊现场群体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并检测击倒抗性(kdr)等位基因突变情况,为kdr突变作为杀虫剂抗性检测的生物标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WHO成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PCR扩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部分片段,测序后检测kdr等位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WHO成蚊接触筒检测济宁白纹伊蚊雌蚊死亡率为44.58%,在VGSC基因1534氨基酸位点检测到3种等位基因类型:野生型TTC (F1534)(71.43%)和突变型TCC(F1534S)(13.69%)、TTG(F1534L)(14.88%);检测到5种等位基因型:野生型纯合子TTC/TTC,突变型纯合子TCC/TCC、TTG/TTG,以及野生/突变型杂合子TTC/TTG、TTC/TCC。结论济宁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并监测到其1534氨基酸位点上存在2种kdr等位基因点突变,可能与杀虫剂的长期选择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区的淡色库蚊成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及其kdr等位基因的突变与抗药性水平间的关联情况,并探索建立蚊虫抗药性的现场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RT-PCR和AS-PCR技术,使用特异性引物克隆不同地区野生淡色库蚊成蚊kdr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测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突变情况与抗药性的关联情况。结果 成功克隆出kdr等位基因,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淡色库蚊钠通道第II结构域S6节段1014位点上存在2种突变,即L1014F:TTA突变为TTT,相应的亮氨酸(L)被苯丙氨酸(F)取代,L1014S:TTA突变为TCA,相应的亮氨酸(L)被丝氨酸(S)取代。Kdr基因L1014F突变 和L1014S突变与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表型呈正相关。RT-PCR和AS-PCR技术对蚊虫抗药性现场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 淡色库蚊kdr基因突变与溴氰菊酯抗药性表型呈正相关,RT-PCR和AS-PCR技术都可以应用于蚊虫抗药性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鉴定白纹伊蚊嗅觉受体基因OR7,并对其表达谱和功能进行分析。方法提取成蚊总RNA,采用RT - PCR技
术扩增白纹伊蚊嗅觉受体基因OR7的全长编码基因,并检测OR7在不同虫期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谱;将OR7基因克隆于
真核表达载体pME18s中,转染HEK293细胞,利用钙成像技术初步分析其对气味分子刺激的钙调功能。结果成功克隆出白纹
伊蚊嗅觉受体基因OR7的全长编码基因,经测序得知其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395 bp;表达谱分析显示,其在蚊幼虫、蛹、成蚊中
都有表达,且在雌蚊嗅器中表达显著。钙成像结果显示OR7对气味分子刺激后的钙离子通道有一定的调节功能。结论克隆出
白纹伊蚊的嗅觉受体基因OR7 ,初步分析显示其在雌蚊中显著表达,并具有对气味分子的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东省鲁西南地区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合理有效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淡色库蚊敏感品系和现场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 5个现场淡色库蚊种群对DDVP、残杀威、三氯杀虫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4.85~12.35、1.52~5.14、0.05~4.24、28.35~428.9、64.00~263.32倍。结论经过长期的化学防治,鲁西南地区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采取适当措施克服或延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