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了解北京市新街口街道有跌倒史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分布情况。方法新街口21个社区中,公开招募近1年内有跌倒史的老年人64例,一对一访谈进行跌倒风险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跌倒风险评估等级等内容。结果1年内曾发生1次跌倒伤害55例,发生多次跌倒伤害9例。因跌伤入院中70~74岁为高危的主要群体。结论新街口街道老年人跌倒风险整体水平较高,可使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计量模型对该区域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3.
目的:采用通气控制CT测量5岁以下儿童吸气末、呼气末呼吸道径线值,初步探讨儿童气管发育特点并为临床气管插管型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因胸壁软组织病变来本院行胸部CT扫描的小于5岁的患儿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吸气末扫描组与呼气末扫描组进行通气控制CT扫描,获得吸气末、呼气末图像。扫描图像由两位高年影像医师评估,将肺内及纵隔内无病变的患儿共63例纳入本研究。径线:气管隆突上2cm处的水平气管直径(TD);气管隆突水平右主支气管直径(RBD)、左主支气管直径(LBD);气管隆突至右中下叶支气管开口的距离作为右主支气管长度(RBL)、气管隆突至左下叶支气管开口的距离作为左主支气管长度(LBL)。角度:右主气管长轴与矢状面夹角(RA)、左主气管长轴与矢状面夹角(LA)、右上叶支气管长轴与右中下叶支气管长轴夹角(RA′)、左上叶支气管长轴与左下叶支气管长轴夹角(LA′)。分析性别、年龄、体重与径线、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体重、径线都与角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角度的平均值及范围:RA:34.69°±5.29°(24.43°~42.05°),LA:45.27°±5.09°(24.43°~42.05°),RA′:66.27°±7.71°(51.73°~84.06°),LA′:52.12°±6.87°(37.62°~66.84°)。吸气末和呼吸末的呼吸道径线和角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径线之间无相关性(P>0.05)。年龄、体重和径线间的存在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关的线性方程:TD=4.52+0.16×体重+0.04×月龄、RBD=3.17+0.16×体重+0.02×月龄、LBD=3.11+0.11×体重+0.03×月龄、RBL=7.07+0.11×体重+0.14×月龄、LBL=15.33+0.94×体重+0.02×月龄。结论:年龄和体重是影响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径线的重要因素,可以根据年龄、体重与径线间的线性方程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CT测量残余肝脏体积比(残肝比)在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患儿,平均年龄(1.8±0.8)岁,术前均行增强CT检查,并测量全肝脏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计算标准化肝脏体积、残余肝脏体积,按照公式残肝比=残余肝脏体积/标准化肝脏体积×100%计算残肝比。术中以水浸法测量实际手术切除肝脏体积,并与CT测量预切除肝脏体积进行比较;以ROC曲线评价残肝比预测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与轻度损害的效能。结果 术前CT测量预切除肝脏体积为(393.62±216.54)cm3,术中以水浸法测得实际肝脏切除体积为(388.38±207.56)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9,P=0.101)。患儿残余肝脏体积为(234.55±70.42)cm3,残肝比为(63.64±13.70)%。ROC曲线结果显示残肝比预测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与轻度损害的AUC为0.837(P=0.016),临界值为56.32%,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0.0%。结论 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采用CT计算残肝比,对于选择手术方案以及术后肝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5.
大面积烧伤削痂植皮术患者,手术范围广,术中失血失液多,为了保障手术安全,需要足够静脉通道保证大量液体、抗生素及营养物质的输入,从而维持体内正常代谢及内环境稳定。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由于这些部位烧伤而不适合穿刺。为此,我科2006年1—12月采用颈外静脉穿刺98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阿柏西普T&E方案与雷珠单抗3+prn方案治疗初发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治疗成本。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比初发DME患者61只眼。31只接受阿柏西普T&E方案,30只接受雷珠单抗3+prn方案。评估基线、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不良反应。对比2组随访期末的注射次数和治疗成本。结果:在12个月随访期末,2组平均BCVA均提高(P<0.01),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498);2组CMT均改善(P<0.01),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40)。阿柏西普T&E方案组注射次数(7.3±1.5)低于雷珠单抗3+prn方案组(8.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阿柏西普T&E方案组治疗成本低于雷珠单抗3+prn方案组。结论:在真实世界中,阿柏西普T&E方案与雷珠单抗3+prn方案治疗初发DME均有效安全,但阿柏西普T&E方案需要的注射次数更少,治疗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47.
<正> 法律体系是指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法律部门而形成的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研究法律体系,对于加强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一致,改进立法进程,完善现行法,方便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卫生法制建设的加强,我国的卫生法学研究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同时,对卫生法律体系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特别是相继颁布的各项卫生法律、  相似文献   
48.
同种异体皮覆盖头皮微粒皮移植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异体皮覆盖头皮微粒皮移植是将自体微粒皮片黏附在异体皮片上后移植到创面上,让自体微粒皮在异体皮的保护下成活并融合成片覆盖创面[1]。此式极大的缓解了大面积烧伤自体皮源不足的矛盾,减少了多次自体取皮造成的再损伤及引起的并发症,临床应用疗效显著。1996年1月~2006年6月,该院实行同种异体皮覆盖头皮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81例次,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1例,男54例,女27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8岁。烧伤原因:瓦斯爆炸烧伤34例,液化气火焰烧伤8例,汽油火焰烧伤7例,化学烧伤2例。烧伤总面积为40…  相似文献   
49.
112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等14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1 126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持续性高眼压致角膜内皮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家兔,前房注入1%甲基纤维素0.20ml建立眼压30~40mmHg、持续1~2周的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每只兔双眼随机分为rhEGF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局部滴用100μg/ml rhEGF4次/d,对照组点用赋型剂。在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分别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六边形细胞百分数(6A)和中央角膜厚度(CCT),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角膜超微病理改变。结果 术后第1天rhEGF治疗组ECD、6A及C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第3、7天,治疗组ECD、6A较对照组明照增高.CV比对照组低,CCT较对照组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术后第7天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再生的角膜内皮细胞可见更多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结论 局部用rhEGF可有效促进持续性高眼压致兔角膜内皮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