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程序性细胞死亡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新肿瘤抑制基因。研究发现PDCD4在多种肿瘤中存在缺失或下调,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本文从该基因的发现、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7—10月对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和甘肃省中医学院四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就有关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952份。城市、医学专业和高年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较农村、非医学专业和低年级学生好。男生、城市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性相关行为较女生、农村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多。结论大学生性态度开放,缺乏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建议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从而改变其态度与行为。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经络靶点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9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共分为两个组别,即治疗组(45例,实施颈部经络穴位注射)和对照组(45例,实施针刺治疗)。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达到86.7%,对照组患者的愈显率达到66.7%,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愈显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观察指标上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经络靶点疗法的实施有助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的增强,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与目的:临床发现同一分期的结肠癌患者实行同一方案治疗预后不同,寻找能单独或结合临床病理分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非常必要。本研究选择有争论的增殖转移相关蛋白生存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研究它们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为结肠癌的分子病理分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手术的62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蜡块,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MMP-7表达,研究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survivin表达正常肠黏膜阳性率为0,而癌组织阳性率为4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7表达正常肠黏膜阳性率为40.9%,而癌组织阳性率为8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的表达各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MMP-7的表达在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体、组织类型、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P-7阳性、survivin阳性是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P-7、survivin均与结肠癌的发生相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 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8-06/2019-06月招摹双眼SNPDR患者,将患者双眼随机分为577 nm多点微脉冲激光组和53...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了解吉林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对心血管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全省心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于2017―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定吉林省6个项目地区,以社区或村为单位开展筛查。心血管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回归方法采用进入法,效应值用OR值及其95% CI值来表示。  结果  2017―2018年吉林省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率为24.3%,标化后高危检出率为21.6%。其中,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病高危检出风险(OR=1.16, 95% CI:1.029~1.306, P=0.015);55~岁年龄组高危检出风险是35~岁年龄组的3.237倍(95% CI: 2.760~3.797, P < 0.001);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更易成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OR=1.499, 95% CI:1.283~1.753, P < 0.001; OR=1.539, 95% CI:1.240~1.910, P < 0.001);职业为行政人员者较农民更不易发展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OR=0.656, 95% CI:0.502~0.858, P=0.002);10 000~、25 000~元家庭年收入水平者较 < 10 000元收入水平者易成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吸烟者、饮酒者心血管病高危检出风险是非吸烟者、非饮酒者的1.822、1.303倍(OR=1.822, 95% CI:1.617~2.053, P < 0.001; OR=1.303, 95% CI:1.090~1.559, P=0.004);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级指数升高,心血管病的高危检出风险随之升高。  结论  应重点关注城市居民、高年龄组、文化程度较高者、中低等水平收入者、吸烟者、饮酒者、超重者、肥胖者,应重点加强对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所带来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38.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不同肺部并发症具有不同的时间分布特点。早期(术后30d内)多见感染性病变和非感染性病变,以肺水肿、弥漫性肺泡出血以及特发性肺炎综合征为主。中期(术后30~100d)感染性病变多为巨细胞病毒、侵袭性真菌感染,非感染性病变以特发性肺炎综合征、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放射性肺炎以及肺细胞溶解性血栓为主。后期(术后100d以后)多以非感染性病变为主,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最常见。综述早期、中期、晚期不同胸部并发症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吉林省居民中心性肥胖及其前期的流行特征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与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2017-2018年吉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为基础,纳入吉林省6个项目点35~75岁常住居民11 903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F检验计算不同特征人群和健康指标的中心性肥胖及其前期情况,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吉林省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33.35%(3 970/11 903),标化率为31.73%,中心性肥胖前期率为28.79%(3 427/11 903),标化率为28.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OR=1.99,95%CI:1.78~2.23)、女性(OR=1.76,95%CI:1.57~1.97)、65~75岁组(OR=1.21,95%CI:1.03~1.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OR=1.38,95%CI:1.17~1.63)、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1.65,95%CI:1.20~2.26)、超重(OR=9.27,95%CI:8.26~10.41)、肥胖(OR=82.82,95%CI:62.63~109.52)、正常高值血压(OR=1.49,95%CI:1.27~1.74)、高血压(OR=1.70,95%CI:1.42~2.04)、糖尿病(OR=2.30,95%CI:1.94~2.73)、血脂异常(OR=1.33,95%CI:1.18~1.50)与中心性肥胖及其前期发生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吉林省居民中心性肥胖及其前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农村居民、女性、年龄大、高中/中专文化程度、高收入、超重、肥胖、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吉林省居民中心性肥胖及其前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背景 血脂异常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密切相关,影响患者的预后,了解AMI患者的血脂变化,对临床给患者施行更好的调脂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AMI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期间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连续入选2015-01-01至2018-02-28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457例,监测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随访时第一次复查时血脂水平演变情况,并记录患者服药情况。结果 AMI患者不同时间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24 h内LDL-C呈下降趋势,发病后24 h左右的LDL-C达到(2.21±0.63)mmol/L,较入院时平均下降(0.98±0.34) mmol/L,此后患者的LDL-C水平逐渐趋于平稳。AMI患者不同时间点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24 h内呈下降趋势,发病后24 h左右总胆固醇(TC)水平较入院时平均下降(1.34±0.46)mmol/L,此后患者的TC水平趋于平稳。AMI患者不同时间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