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临界性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无创动态血压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对照研究92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舒张功能与血压水平及血压节律的关系。结果:临界性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18.5%,LVMI与对照组相比为107.2±13.5g比92.5±11.6g(P<0.01),LVMI与昼间收缩压及昼间收缩压负荷值相关性最显著(r分别为0.30及0.28,P<0.01),与24小时收缩压及收缩压夜间昼间比值亦有较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25及0.22,P<0.05),临界性高血压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受损。结论:临界性高血压已不同程度的存在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异常,收缩压水平及昼夜节律异常是左心室受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患者,女,42岁.以右下腹胀痛两天,持续加重就诊. 妇科检查见:子宫前位,如孕7周大小,压痛明显.右侧附件区右宫角上方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拳头大小,上界探不清,活动度差,压痛明显.妇科拟诊:盆腔包块待诊,首先考虑为炎性包块.  相似文献   
43.
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1月,将20例颅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分为脑脊液外引流组和抗生素组各10例,外引流组进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定期取引流脑脊液进行常规和生化检查;抗生素组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两组颅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外引流组经持续腰...  相似文献   
44.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探讨颈动脉斑块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130例患者,其中脑卒中组患者80例,对照组50例,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并发斑块者行实时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观察斑块显影情况。结果①脑卒中颈动脉硬化患者软斑(33/68,49%)及混合斑(22/68,32%)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4/21,19%);②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内显影率(42/68,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超声造影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和细胞因子的变化,了解其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并比较80例急性发作期入院的COPD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介素(IL)-6、IL-8、TNF-α水平,将上述指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组总T细胞(CD3+)、Th细胞,Th/Ts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入院时血清IL-8、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TNF-α与FEV1之间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0.69,-0.76,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COPD的炎性反应过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系统评价后颅窝减压及硬膜成形术(PFDD)与单纯后颅窝减压(PFD)两种术式比较治疗Ⅰ型Chiari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MEDLINE(Ovid)、PubMed、CBM、CNKI和WanFang Data,收集比较后颅窝减压及硬膜成形术(PFDD)与单纯后颅窝减压(PFD)治疗Ⅰ型Chiari畸形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并辅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1993年至2011年9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队列研究,8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PFDD组再手术率低于PFD组[RR=0.41,95%CI(0.23,0.74),P=0.003],PFDD组术后脊髓空洞缩小率高于PFD组[RR=1.27,95%CI(1.03,1.56),P=0.02],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95%CI(0.95,1.28),P=0.18]。②PFDD组术后脑脊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DF组[RR=6.3,95%CI(2.71,14.67),P<0.000 1],而术后枕部疼痛及伤口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上述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与PFD相比,PFDD可减少再次手术率,提高脊髓空洞缩小率,但会显著增加脑脊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受纳入研究质量较低等因素影响,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加以验证。我们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时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使用IABP的原因及使用12h、24h、48h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肺动脉嵌压(PAWP)、氧输送指数(DO2I)、氧摄取率(O2E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与IABP前比较,IABP12h、24h、48h后MAP[48h:(56.40±6.51)mmHg比(73.00±3.36)mmHg]、CI[48h:(1.74±0.21)L·min-1·m-2比(2.74±0.21)L·min-1·m-2]、DO2I[48h:(267.36±15.95)ml·min-1·m-2比(429.60±33.19)ml·min-1·m-2]均明显升高,尿量[48h:(25.44±3.88)ml/h比(99.48±9.48)ml/h]明显增加,PAWP[48h:(18.00±1.66)mmHg比(12.60±0.71)mmHg]、O2ER[48h:(44.45±4.00)%比(31.41±1.25)%]均明显下降(P均〈0.01)。40例中死亡7例(19.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对于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治疗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48.
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临床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曾多次应用盐水法交叉配血输血。近日因贫血住院治疗,前二次输血未出现输血反应,第三次输血后出现寒颤、腰痛、血尿等临床症状。因需要再次输血,故送我室进行交叉配血。与同型相配,主侧出现凝集现象,同时对患者血样进行抗体筛选,结果阳性。遂对患者血样进行进一步检验分析。1·2血型血清学检查1·2.1红细胞血型患者为B,CCDee,交叉配血不合供者血型分别为B,ccDEe、B,CcDEE、B,CCDEe。1·2.2患者血清抗体筛选选用上海血液中心提供的谱细胞与患者血清在盐水、酶、抗人球蛋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猴行为学和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特点,进一步了解帕金森病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猕猴4只,经适应性饲养后采用以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DG)为示踪剂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 DG-PET-CT)进行全脑糖代谢检测.采用经外周静脉连续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溶液,建立全身性猴帕金森病模型.对模型猴进行行为学评分.建模成功3个月后,再次对模型猴进行脑18FDG-PET-CT扫描.对比分析建模前后模型猴脑葡萄糖代谢变化,并行脑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4只猕猴均建模成功.模型猴表现出典型的运动迟缓、肌僵直、运动减少等帕金森病样症状,行为学评分均超过20分,经左旋多巴治疗后,帕金森病样症状显著缓解.模型猴还表现出淡漠、攻击性减退等高级神经活动改变.18FDG-PET-CT显示,帕金森病模型猴脑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且并不局限于黑质纹状体区域.结论 本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猴神经代谢变化范围广泛,这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张逵  唐辉  任海波  范润金 《四川医学》2013,(9):1342-134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 232 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资料.结果 232例患者中,术后再出血33例(14.2%).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ADL分级法:Ⅰ级35例(15.1%)、Ⅱ级74例(31.9%)、Ⅲ级40例(17.2%)、Ⅳ级47例(20.3%)、Ⅴ级8例(3.4%)、死亡28例(12.1%).结论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确的血肿清除方法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