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Iressa)对男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1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男性晚期NSCLC口服Iressa250mg/d,直至病灶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副反应,每月CT扫描,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1例入选患者中,30例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6例,均为肺腺癌,稳定(SD)12例,其中鳞癌1例,12例病情进展(PD),有效率(RR)为20%(6/3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0%(18/3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5个月,1年生存率40%。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亚洲男性晚期NSCLC患者,尤其是肺腺癌患者,持续口服吉非替尼同样是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应用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静脉滴注,均第一天给药,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及口服地塞米松,3周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19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8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为21.05%,临床获益率(CR+PR+SD)57.89%。主要毒性反应为Ⅰ-Ⅱ度的白细胞下降及可耐受的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在呼吸科临床常遇到胸腔积液患者 ,虽经多次胸腔积液检查 ,甚至胸膜活检仍未确诊 ,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我科从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月用胸腔镜检查 2 4例病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 ,确诊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4例中 ,男性 16例 ,女性 8例 ;年龄 18~ 78岁 ,平均 4 1.7岁。所有患者的胸腔积液持续或间断发生 1~ 6个月 ,经胸部X线、CT、胸腔积液病理和生化、纤支镜检查均阴性 ,但临床抗痨治疗仍断续发生胸腔积液者。1.2 方法采用德国 Wolf 7mm硬质冷光源胸腔镜 ,日本 Olympus摄录接头 ,Sony显示器进…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甲孕酮联合IEP方案与单用I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口服甲孕酮600mg/天,IFO1.5mg/m^2静脉滴注第1-5天,EP15mg/m^2持续深静脉滴注第1-5天,PDD15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单化疗组:同上IEP方案。两组均以每28天为一周期,至少重复3个周期。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48.1%,单化组有效率(CR+PR):44.4%,P>0.05;中位生存期:联合组36周,单化组30周,P<0.01;骨髓抑制、恶性呕吐等反应联合组均较单化组轻,P<0.01;体重:用药12周后,联合组平均增加2.75kg,单化组平均减轻1.85kg,P<0.05。结论:甲孕酮联合IEP方案与单化I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前中位生存期长,毒副反应轻,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F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5例正常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结果 NSCLC患者血清TT3[(1.27±0.36) nmol/L比(2.62 ±0.46) nmol/L]、FT3[(2.65±0.76) pmol/L比(3.79 ±0.63) pmol/L]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T4、FT4及TS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血清TT3和FT3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化疗后有效者(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血清TT3、FT3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肺癌的病情判断及疗效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6.
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SCLC患者在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计数。结果 76例NSCLC患者CD3+、CD4+、NK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其CD8+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D3+、CD4+、CD4+/CD8+、NK较化疗前升高(P〈0.05);CD8+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情发展、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可明显改善NSCLC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7.
徐春华  于力克  张宇 《癌症进展》2011,9(2):213-216
目的 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 M2-PK)对鉴别结核性与肺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恶性、4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的Tu M2-PK和CEA的水平.结果 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Tu M2-PK,CEA的表达水平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比较有...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56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2例)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74例)仅予GP方案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生化法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16+CD56+)和体液免疫功能(IgGI,gA,IgM,C3,C4)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缓解率分别为40.3%,3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较化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化疗前升高(CD3+,CD4+,CD4+/CD8+,P<0.05),(CD16+CD56+,P<0.01);治疗组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体液免疫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与对照组相当,能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化疗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102例NSCLC患者和4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RCAS1水平,并以35名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分期、有无转移及术后1年复发与否的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NSCLC组血清RCAS1水平〔(48.6±18.5)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5±11.8)μg/mL;t=7.56,P=0.000〕和良性肺部疾病组〔(18.3±14.8)μg/mL;t=3.73,P=0.001〕。Ⅲ/Ⅳ期患者血清RCAS1水平〔(60.8±16.3)U/m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34.6±15.3)U/mL;t=3.56,P=0.000〕。有转移患者和术后1年内复发患者血清RCAS1水平〔(58.3±16.9)、(59.6±14.9)U/mL〕分别高于无转移患者和无复发患者〔(35.6±13.2)、(33.8±13.6)U/mL〕,P值分别为0.002、0.001。结论:NSCLC患者血清RCAS1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CT下使用巴德活检枪对46例患者进行活检取材送病理。结果46例病例均取得病理结果。40例肺结节占位性病变中34例为肺恶性肿瘤,4例肺结核球,2例肺曲菌球。6例肺弥漫性病变中2例肺泡细胞癌,1例粟粒性肺结核,3例间质性肺炎。结论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适用于临床诊断困难的肺结节占位性和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