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82篇
  免费   2863篇
  国内免费   1717篇
耳鼻咽喉   268篇
儿科学   491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1980篇
口腔科学   701篇
临床医学   4053篇
内科学   2885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557篇
特种医学   1071篇
外科学   2653篇
综合类   903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663篇
眼科学   376篇
药学   3967篇
  34篇
中国医学   2750篇
肿瘤学   1142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807篇
  2021年   991篇
  2020年   925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802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1187篇
  2014年   1635篇
  2013年   2057篇
  2012年   3117篇
  2011年   3379篇
  2010年   2956篇
  2009年   2705篇
  2008年   2719篇
  2007年   2611篇
  2006年   2365篇
  2005年   1775篇
  2004年   1216篇
  2003年   931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为探讨无名异冲剂促进去卵巢 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机制 ,用 48只 6月龄雄性 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跳骨片组、仙灵骨葆组、无名异冲剂组 ,于灌胃后 2周、4周取材 ,观察 X线片、骨密度、光镜 ,骨痂钙、磷、胶原含量 ,结果显示灌胃第 2周时 ,各组动物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第4周时 ,无名异冲剂组的骨密度 ,骨痂钙、磷、胶原含量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X线及光镜观察骨痂的生长情况 ,无名异冲剂组也优于模型组 ,说明无名异冲剂能够通过提高骨密度 ,改善骨骼钙、磷、胶原的代谢 ,促进骨折端骨痂的生长 ,达到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准确性。方法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60份抗凝静脉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再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5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静脉血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每份标本重复计数10次,然后计算出CV值进行比较。结果60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系数(r)为0.9996,P<0.01。仪器法和目测法对5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CV值分别是1.98%和6.63%,显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目测法。结论用SysmexS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9.02×109/L)是一种快速和较准确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BMP复合体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 观察狗下颌牙槽骨缺损区植入天然骨形成蛋白 +Ⅰ型胶原 +天然珊瑚复合体 (BMP复合体 )后新骨形成情况。②方法  4只成年狗右侧下颌牙槽骨建立 5mm× 3mm× 2mm大小骨缺损区作为实验侧 ,植入BMP复合体 ,左侧建立相同骨缺损作为对照侧 ,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 8周处死动物并进行放射、组织学 (光镜及扫描电镜 )检查。③结果  4只狗中的 3只实验侧较对照侧牙槽骨愈合更佳 ,1只狗实验侧与对照侧骨愈合无明显差别。光镜检查实验侧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 ,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充盈 ;对照侧则见大量的纤维母细胞 ,新生骨量较少。电镜下实验侧可见大量位于骨陷窝内的成熟的成骨细胞。④结论 BMP复合体可促进狗下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牙槽骨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败血性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的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干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CLP模型中动物的症状和表现缓慢出现,逐渐恶化.最后导致败血性休克,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结论 用盲肠结扎穿刺的方法制作豚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较大鼠内毒素性休克,表现更类似于人类的肠源性肺损伤,且症状缓慢发生,逐渐恶化,有利于观察和进行各种干预。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探讨CT、MRI诊断对肾上腺病变的作用与价值。方法:MarconiMX8000 4层螺旋CT机,增强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制剂,常规扫描及增强。应用西门子MAGNETOM1.5T磁共振机,增强造影剂使用Gd-DTPA制剂,常规T1WI、T2WI、脂肪抑制、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及增强。对25例经手术及病理资料诊断证实的肾上腺病变进行CT、MRI诊断回顾性分析。结果:可清楚显示肾上腺病变的侧别、数目、大小、范围及可能的性质。结论:CT是肾上腺病变最佳影像检查方法,MRI具有重要辅助及补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诊断前列腺癌.方法提取前列腺癌及正常前列腺组织总DNA并纯化mRNA,以包含了9个前列腺癌相关的特异基因和1个参照基因的xy检测系统cDNA临床芯片,对前列腺癌及正常前列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9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检测中癌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显著上调的有7条;显著下调有2条.结论前列腺癌临床基因诊断芯片作为前列腺癌分子水平的诊断的方法,有望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性胃肠穿孔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与总结胃肠道破裂穿孔CT扫描的各种有价值的表现。结果:18例外伤急诊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空回肠与结肠穿孔各1,2,12,3例,其中空回肠为多处破裂,CT主要征象为腹腔散在积液征、游离气腹征、肠系膜与肠壁增厚模糊征、造影剂外溢征。结论:CT扫描在外伤性胃肠道穿孔急诊患者的检查中有定性诊断价值,综合分析各种征象,会明显提高CT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脂质体(liposome)介导转录因子NF—κB诱捕物(decoy)寡聚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D大鼠肺部NF-κB活性及受其调控炎症基因mRNA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牛磺胆酸钠(STC)诱导SD大鼠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于建模后1h分别静脉注射裸ODN、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和生理盐水,注射4h后应用电泳迁移率变动(EMSA)分析NF-κB的活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肺组织ICAM-1、IL-1α、IL-2、TNF—α、VCAM-1mRNA表达,同时检测氧分压、肺组织湿/干重比率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 EMSA显示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组NF—κB活性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组和裸ODN组(P〈0.05),RT—PCR显示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组ICAM-1、IL-1α、IL-2、TNF—α、VCAM-1mRNA表达小于生理盐水组、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组和裸ODN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组和裸ODN组相比,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肺组织湿/干重比率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P〈0.05)、结论 NF—κB decoy ODN可特异性抑制肺NF-κB活性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ICAM-1、IL—1α、IL-2、TNF-α、VCAM-1mRNA的表达,减轻肺损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缓解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患者早期不适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行PPH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角菜酸酯栓组,42例)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3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第6及第12天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术后24h有无尿潴留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结束时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停药及停药的原因以及伴随用药情况。结果术后24h治疗组患者症状总得分(4.4)较对照组(6.1)低,P<0.05。但至术后第6和第12天时,两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症状得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出现尿潴留的比率和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栓对于缓解PPH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