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76篇
内科学   258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259篇
外科学   376篇
综合类   1024篇
预防医学   40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409篇
  4篇
中国医学   296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易误诊为小肾癌的良性肾占位病变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27例易与肾癌混淆的良性肾占位病变,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小的单房和多房囊性病变、脓肿和结核。其中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结合临床及其它影像学检查并随访复查证实,对于小的肾占位病变应用局部薄层CT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3.0~5.0mm。多部位测量发现细微脂肪区为小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对于小的肾囊性占位病变,应进行分类。单房肾囊肿,包括高密度囊肿,其形态规则、边缘税利、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多房囊性肾瘤少见,应与囊性肾癌鉴别,后者间隔厚薄不均,常呈中断,增强扫描肺癌实质性部分和间隔有强化。感染性疾病则应结合临床,必要时抗炎治疗后短期内复查。  相似文献   
32.
经动脉化疗栓塞兔VX2肝癌后早期肿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兔VX2肝癌肿瘤细胞凋亡的早期动态改变 .方法 建立 2 7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癌模型 ,随机分成肝动脉化疗栓塞组 (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灌注化疗组 (Transarterialinfusion ,TAI)、灌注肝素生理盐水组 (对照组 ,Control) ,每组各 9只 .介入治疗后每组再随机分成 3个亚组 ,每亚组 3只 .在治疗后第2 4、72、12 0小时分别处死 3组中一亚组 ,取材肿瘤生长活跃的外带组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和PI双标记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 ,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 (HE染色 )和甲基绿 -派洛宁染色 (MG -P染色 )光镜下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凋亡变化 .结果 TACE、TAI、Control组在治疗后 2 4、72、12 0小时流式细胞仪法定量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 11.4 4± 2 .15、10 .99± 1.74、6 .0 0± 0 .5 8,5 .84± 0 .6 8、4 .6 5± 0 .11、2 .88± 1.2 3和 2 .80± 0 .15、2 .19± 1.6 9、2 .5 1± 2 .13.TACE、TAI、Control组凋亡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TACE组 2 4、72小时的凋亡明显高于 12 0小时 (p <0 .0 5 ) .TACE组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比率明显高于TAI、Control组 ;TACE组诱导的肿瘤细胞早期凋亡比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在 12 0小时凋亡仍明显高于其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家兔肾脏IMCD细胞H+/K+交换的影响,以及经洗涤处理是否解除这种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家兔肾脏IMCD细胞单层,在100 μmol/L奥美拉唑缓冲液中孵育25 min, 洗涤组则在奥美拉唑缓冲液孵育后,用不含奥美拉唑的缓冲液洗涤IMCD细胞;对照组在不含奥美拉唑的缓冲液孵育25 min;CECF/AM荧光探针法测定各组IMCD细胞H+/K+交换.结果奥美拉唑组的H+/K+交换为(0.016±0.006) dpHi/min(n=8);与对照组的(0.053±0.008) dpHi/min(n=8)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洗涤组的H+/K+交换为(0.016±0.006) dpHi/min(n=6),与对照组(n=6)的(0.052±0.009)dpHi/min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结论 100 mol/L的奥美拉唑对家兔IMCD细胞的H+/K+交换有显著影响,而且洗涤处理不能解除这种抑制.因而,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时,应综合考虑其利弊.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眼睛房水压强变化规律,进一步建立闭角型青光眼模型和对疾病的治疗及视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探讨一种在体连续测量正常兔眼前房压强的方法。将正常成年新西兰白兔麻醉后,先用静脉留置针(20G)自角膜缘外行前房穿刺术,然后通过套管将Millar导管植入兔眼的前房,兔眼的前房压强信号经过Powerlab系统进行滤波、放大和模数转换后,通过Chart软件进行实时显示。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得的正常兔眼24 h前房压强的变化范围为(1.31±0.21—2.74±0.83)KPa。前房压强的分布凌晨较低(0~5点),然后逐渐升高(5~10点),到中午或下午(11—17点)时达到最高峰,晚上又逐渐下降(18~23点)。结果证明本实验在体连续测量兔眼前房压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骶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骨折的机理。方法:采集人体新鲜骨盆标本10具,分别行动态冲击试验和静态破坏试验,测量动态骨折时的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确定骨折的动力学特性。结果:⑴骶骨受垂直冲击时按应力波的传递方向发生骨折,其动力学性质呈粘弹性,应力波呈周期性衰减,得到了骶骨的载荷响应曲线与应变响应曲线;骶骨骨折的平均冲击载荷为(9366±514) N,冲击时间为(2.78±1.02) s,动荷系数为1.21。⑵骶骨的动态破坏机制与静态破坏机制有很大的不同,不但极限载荷不同,而且前者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快速增加,冲击能量在25 J以上时呈脆性劈裂状通过骶孔或骶髂关节骨折,并累及神经根损伤,而静态大多为骶髂关节骨折。结论:骶骨骨折大都在高速冲击下发生,与其动力学特性、力的传导以及动载荷响应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 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的gp120基因克隆共135个及gp120基因C2-C5区段克隆15个,分析显示这些克隆均为HIV-1 CRF07_BC亚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1 env基因的离散率与多样性均有增加的趋势.env基因同义突变与非同义突变比较结果显示,C1、C3与V4区段非同义突变比率比gp120基因的其他区域都高.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内不同毒株基因在不同区段的变异是不同的,基因多样性介于0与0.066±0.028之间.结论 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推移,HIV-1膜蛋白基因的变异逐渐增大.C1、C3和V4区的高突变率提示,该基因区可能是HIV-1病毒生存与宿主免疫压力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37.
取不同年龄组自发性高血压鼠的胸主动脉,颈劝脉和基底动脉,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测定其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并取脑软膜血管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各组高血压鼠动有脉壁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均下降,颈内动脉更明显;脑血管内弹性膜部分断裂,平滑肌细胞有空不包变性等。  相似文献   
38.
香烟尘粒对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用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二甲基亚砜溶解的香烟尘粒(DSP)对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1、2、4、8)mL/L剂量DSP作量效实验,小剂量DSP(2mL/L)作时效实验,采用MTT比色法和96孔板细胞蛋白测定方法来评价DSP对该细胞株增殖和活性的影响。透射电镜(TEM)观察不同处理因素作用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DSP能抑制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增殖(P<0.05),且对该细胞株具有明显毒性,它能减少细胞蛋白合成(P<0.05)、增加细胞死亡(主要为坏死),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结论:DSP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  相似文献   
39.
股骨颈松质骨三方向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颈松质骨的压缩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人工关节的研制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对10具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颈松质骨纵向、横向、45°方向试样进行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股骨颈松质骨3个方向的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用对数、指数一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数据,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说明股骨颈松质骨纵向组应力松弛量、蠕变量均大于横向组和45°方向组.股骨颈松质骨为各向异性材料.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实质脏器损伤诊治中应用数字医学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贵港市人民医院采用数字医学技术指导期间诊治的100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未采用数字医学技术指导期间诊治的100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中,不同创伤类型患儿在保守治疗中的输血量、住院时间、保守治疗成功率;以及不同创伤类型的患儿中转手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选择保守治疗的患儿中,观察组肝损伤、脾损伤、肾损伤患儿的保守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转手术治疗的患儿中,观察组肝损伤、脾损伤、肾损伤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不同创伤类型患儿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数字医学技术应用在儿童腹部实质脏器损伤诊治中,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准确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方案的效果,改善患儿临床指标,缩短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