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6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82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617篇
内科学   477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227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科学   405篇
综合类   1502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594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650篇
  7篇
中国医学   460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41.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影响了各种适应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搭建体验式沟通平台,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脑静脉血栓(CVT)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36例CVT病人中5例死亡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结果病死率为3.7%。2例在急性期死亡,3例在慢性期死亡。直接死亡因素均为脑疝;间接死亡因素为颅内多发性出血和多个部位的脑静脉血栓形成,死亡组(3.20±0.84)支静脉受累,存活组(2.09±1.00)支静脉受累(P=0.016)。而性别、年龄、确诊时间、癫疒间发作、病灶部位及治疗前颅内压等没有显著增加死亡的危险性。某些临床表现,如失语、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与死亡有关,但其系多发性颅内出血及多个部位脑静脉血栓所致。结论CVT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为脑疝,间接原因为多发性脑静脉血栓和颅内多发性出血。死亡不仅可以发生在急性期,也可以出现在慢性期。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后自发免疫耐受的形成与移植肝内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关系。方法按供、受者不同将实验分为3组。急性排斥组:DA大鼠为供者,LEW大鼠为受者;自发耐受组:LEW大鼠为供者,DA大鼠为受者;同基因组:供、受者均为DA大鼠。各组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别在肝移植术后4、7、14、30和90 d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移植肝内淋巴细胞,免疫磁珠分离(MACS)法分选出CD4~ CD25~ Tr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纯度,同时分析CD4~ CD25~ Tr细胞比例的变化;体外细胞增殖试验研究CD4~ CD25~ Tr细胞对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肝移植早期,急性排斥组和自发耐受组移植肝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其中急性排斥组增加更为明显;移植后4 d左右,两组CD4~ CD25~ Tr细胞比例开始下降,急性排斥组的下降幅度较大;移植后30 d,自发耐受组受者的移植肝内CD4~ CD25~ Tr细胞比例达到第2次高峰,约在移植后90 d时下降至正常生理水平。移植后7 d左右,急性排斥组受者均因发生排斥反应而死亡,而自发耐受组受者均存活。此外,CD4~ CD25~ Tr细胞能有效抑制CD4~ 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CD4~ CD25~ Tr细胞是一种具有特异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其主动的免疫抑制功能可能是诱导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背景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简称定向医学生)的免费培养工作是缓解农村地区基层医生匮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目的 探索我国定向医学生培养的研究热点、研究动态和未来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02-15,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检索2010-01-01至2021-12-31发表的关于定向医学生培养相关论文,统计其发文量,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598篇文献,关于定向医学生培养研究的文献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历年顶峰(n=81)。该领域存在5个大的作者群,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机构为赣南医学院[113篇(18.9%)]、广西医科大学[40篇(6.7%)]及新乡医学院[28篇(4.7%)]。关键词词频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订单定向”(70次)、“定向生”(57次)、“人才培养”(44次)。关键词聚类图谱得到“#0学习动力”“#1教学模式”“#2定向培养”“#3影响因素”“#4全科医学”“#5基层”“#6医学院”“#7医学生”8个聚类主题。最强突现词显示,排在前3位...  相似文献   
45.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目前,手术仍然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于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中对于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尚没有金标准。本文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应用微阵列初步分析髓母细胞瘤的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应用微阵列技术研究髓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新鲜髓母细胞瘤 4例及正常脑组织 1份的组织标本 ,提取总 RNA,逆转录成 32 P标记的 c DNA探针 ,与 Atlas人肿瘤芯片杂交 ,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基因谱 ,应用 Atlas Image TM1.0 1a分析。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 ,髓母细胞瘤下调基因 6个 ,上调基因 35个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除少数基因外 ,大部分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相符。结论 髓母细胞瘤是与星形细胞起源胶质瘤具有不同分子发病机理的多基因病变 ,不同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原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老人(平均82.5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其中Evans Ⅲ型9例,Ⅳ型23例,V型5例。其中30例(81%)合并3种以上并存症,并存症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脑血管病。结果:本组病例无1例术中或住院期间死亡,平均随访18个月。入院至手术时间5~7d,平均6.5d。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60min,术中输血2~8单位红细胞(平均4单位红细胞)。住院时间20~30d(平均24d):伤口一期愈合,未见感染,松动,脱位者。结论:①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有效止痛,早期离床,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疗效令人满意;②术后可负重而没有骨折局部塌陷的危险,利于早期康复;③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强调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48.
近来发现Wnt信号通路对个体发育和肿瘤生成具有重要作用[1-2].为进一步探讨Wnt通路在胶质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及其在胶质瘤生成中的作用,我们采用RT-PcR、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印迹法,对人脑胶质瘤Wnt2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大鼠CD4 CD25 T调节细胞(Tr)的分离培养,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用免疫磁珠细胞分离系统(MACS)分选CD4 CD25 T细胞,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后,对其进行扩增。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 CD25 Tr细胞对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2、IFN-γ及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MACS分离的CD4 CD25 T细胞的纯度达86%~93%。该细胞与CD4 CD25-T细胞相比能特异性地表达Foxp3基因。体外培养中能明显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FN-γ、IL-2,但其自身能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10。结论:采用MACS系统阴性加阳性分选,可高效快速的获得理想纯度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大鼠CD4 CD25 T调节细胞,该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能特异性的表达Foxp3基因。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研制蝰蛇毒压电免疫传感器,研究抗蛇毒抗体固定于石英晶体银电极表面的固定技术。方法:采用马抗蝰蛇毒血清抗体和抗蝰蛇毒鸡卵黄抗体作为生物敏感材料,对比研究了胱胺自组装-PSS反相吸附法和PEI粘附-戊二醛交联法:比较了采用两种固定方法所制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性能。结果:鸡卵黄抗体采用PEI粘附-戊二醛交联法效果较好,其制备的IgY压电免疫传感器检测蝰蛇毒灵敏度为0.5ug/mL;而马血清抗体用胱胺自组装-PSS反相吸附法较好,其制备的IgG’免疫传感器检测蝰蛇毒灵敏度为10ug/mL。结论:以PEI粘附-戊二醛交联法固定抗蝰蛇毒鸡卵黄抗体所制备的蝰蛇毒压电免疫传感器的性能稳定,特异性好,可实现蛇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