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59篇
  免费   3147篇
  国内免费   1656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622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1851篇
口腔科学   731篇
临床医学   3870篇
内科学   2561篇
皮肤病学   329篇
神经病学   711篇
特种医学   1126篇
外科学   2741篇
综合类   859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941篇
眼科学   265篇
药学   3846篇
  34篇
中国医学   3139篇
肿瘤学   1412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957篇
  2021年   1132篇
  2020年   1029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549篇
  2017年   932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1244篇
  2014年   1648篇
  2013年   1954篇
  2012年   3002篇
  2011年   2995篇
  2010年   2792篇
  2009年   2575篇
  2008年   2660篇
  2007年   2539篇
  2006年   2274篇
  2005年   1731篇
  2004年   1228篇
  2003年   958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505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血清IGFⅠ水平,并比较两组IGF1、血脂[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测定结果。结果脂肪肝组的血清IGF1水平为(162.0±46.6)ng/ml,健康组血清IGF1水平为(189.0±37.4)ng/ml,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TG、Glu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IGF1水平下降与脂肪肝的形成有关,同时可能加重凋亡对已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3.
小脑幕切迹疝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切迹疝的CT早期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小脑切迹疝75例CT表现和临床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小脑切迹疝CT表现鞍上池、脚间池、环池、四叠池缩小变形或闭塞分别占52/75、52/75、47/75、20/75。中脑变形移位33/75,脑室系统扩张(侧、三脑室)7/7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6/75。临床分前疝、后疝、全疝、环疝,各占24/75、31/75、16/75、4/75。行脑定位抽吸术治疗27例,外科手术34例。结论:小脑切迹疝CT表现具有特征性,脑疝早期可无典型脑疝临床表现,而CT检查可早期诊断,且优于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74.
5 106例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率、指征及母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以及指征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106例剖宫产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33.9%,剖宫产率逐年在增加,1995年为25.78%,2003年为43.8%,2004年为40.91%,前后5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增加显著,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剖宫产的上升,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且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出血率较阴道试产后手术组为高。结论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的升高并没有明显降低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且,择期剖宫产术的母儿预后较临产后手术母儿预后为差。剖宫产率的上升因素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变化最大,因此,剖宫产率的增加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广大社会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5.
本文叙述西门子型号为Polydoros 80/100的新型X线主机,该主机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光纤维传输技术及中频技术,X射线剂量精度高,影像质量优良,故障率低,是一种技术较为成熟的X线主机,也是当今西门子公司产品的主流机种。该机的安装调试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安装调试全过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从牛脑中分离纯化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并鉴定生物活性,方法:根据DenisGOSPODAROW-ICZ的方法,新鲜牛脑匀浆,三步硫酸铵盐析。最后沉淀物溶解透析后予离子交换层析及琼脂糖胶亲和层析,促3T3细胞DNA合成率鉴定生物活性。结果:用1.0mol/LNaCl的缓冲液洗脱得到分子量为13600的多肽,得率为610μg/kg牛脑,氨基酸组成分析与已知的aFGF相同,促3T3细胞DNA合成的最低浓度为0.5ng/ml,最大效应浓度50ng/ml,ED50值为8ng/ml。结论:aFGF具有强烈的促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77.
便携式野战真空注油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介绍在野战条件下,便携式真空注油设备,可以方便的更换X-线机球管及给变压器注油。并阐述了该设备的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78.
生物粘附制剂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粘附制剂是应用于组织粘膜的一类新型制剂。本文综述了生物粘附机理、常用的生物粘附材料以及生物粘附制剂的进展。  相似文献   
79.
紫杉醇诱导体外培养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紫杉醇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处理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采用MTT法测定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通过组织学观察、TUNEL等手段检测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紫杉醇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诱导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当紫杉醇作用浓度为20μmol/L以上时,细胞出现破碎、坏死。结论:紫杉醇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凋亡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第二产程产妇自由体位分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及舒适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52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侧卧位、蹲位、坐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蹲坐位。对照组产妇采取床头抬高30°的截石位分娩。比较2组第二产程的长度及产后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产后双下肢酸痛、麻木不适较对照组显著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 第二产程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缓解分娩体位的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