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6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36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427篇
内科学   330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科学   607篇
综合类   117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8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88篇
  6篇
中国医学   661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定志小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Openfield法测定行为学,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tin表达.结果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得分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异常,Nestin表达少,而定志小丸组海马神经元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Nestin表达增加.结论定志小丸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能够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2.
麻醉前应用长托宁与东莨菪碱对心率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盐酸戊乙奎醚和东莨菪碱能否造成对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及程度.方法:10~79岁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东莨菪碱组各40例.进手术室后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3~0.8mg)或东莨菪碱(0.2~0.3mg).记录入室即刻、注射后15和30min三个时点的心率和血压,并以基础值为参考.结果: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有轻度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东莨菪碱组患者心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不增加心率.除心动过缓和心脏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外,可安全用于麻醉前给药.  相似文献   
73.
自然流产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妇女与弓形虫 (Tox)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对自然流产的 4 76例孕妇外周血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 (CAg)和特异性抗体 (Tox- Ig M,Tox- Ig G)的检测 ,并和正常妊娠妇女作比较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经 EL ISA测定为阳性的 1 4例孕妇流产物进行 Tox- DNA检测。结果 流产组 CAg,Tox- Ig M,Tox- Ig G等阳性率分别为 5 .2 5 % ,6 .30 % ,1 1 .76 % ,其中 CAg及 Tox- Ig M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 ;1 4例流产物中 Tox- DNA阳性 8例 ,阳性率为 5 7.1 4 %。结论  Tox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 ;孕妇急性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CAg,Tox- Ig M,CAg+Tox- Ig M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4.
数字化医院的信息共享与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数字化医院的概念,详细介绍总结了数字化医院的业务及信息构成,分析了目前数字化医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信息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电子病历、医疗设备信息传输以及信息系统信息交换三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的观点,最后展望了深入完善和发展数字化医院、远程医疗及社区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75.
在炼钢连铸生产工艺约束条件下,针对多设备、多工序、以及生产类型复杂的生产环境,目前还难以在合理时间内获得最优调度解,提出了基于规则的专家调度方法、基于规划的两阶段调度方法和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混合智能调度方法,并在合理时间内得到一个有效的可行解。应用混合智能调度方法建立了智能调度架构,设计并开发了软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钢厂的生产调度,在缩短计划编制时间、减少钢水等待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方面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48名焦炉作业工人,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99人,炉侧作业78人,炉底作业71人。120名与之相匹配的对照人群选自该厂非职业多环芳烃(PAHs)暴露者。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运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年龄、吸烟、饮酒和个人职业暴露史。[结果]炉顶和炉侧区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TailMoment,OTM)经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37±1.16和1.46±0.97,均明显高于炉底区和对照组(OTM分别为0.98±1.18、0.56±0.99),差异显著(P<0.05)。经调整年龄、吸烟、暴露等级等因素后,焦炉作业组中GSTM1(-)基因型和GSTM1( )基因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别为1.36±1.15和1.15±1.10,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GSTM1(-)基因型OTM明显高于GSTM1( )基因型(分别为1.56±1.08、1.09±1.25,P<0.05)。此外,在焦炉作业组中,GSTM1(-)GSTT1( )基因型OTM为1.44±1.13,明显高于GSTM1( )GSTT1( )基因型0.94±1.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STM1( )GSTT1(-)和GSTM1(-)GSTT1(-)基因型OTM分别为1.36±1.10、1.28±1.1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炉顶作业工人中,GSTM1基因型可以明显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GSTM1和GSTT1基因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GSTM1( )和GSTT1( )基因型的焦炉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7.
台风伤害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台风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选伤害者邻居,按照同职业、同村庄、同性别和年龄±5岁配对。结果台风造成392人受伤住院治疗,50人死亡。伤害罹患率为27.3/10万,伤害致死率为11.3%,伤害死亡率3.1/10万。调查了209名受伤者和31名死亡者。发现伤害主要发生在台风来临前,其中台风来临前1~6小时之间有病例155例,占64.6%。209例伤害病例中,67.5%的病例曾得到过台风预警,但138名应答者中重视预警的只有47人,仅占34.0%。发现“台风来临时不在家中”[调整OR值(MH)=3.9 (95%CI:1.9~7.7)]、“台风来临前未得到预警”[调整OR值(MH)=3.3(95%CI:1.3~8.6)]和“虽得到预警但不重视”[调整OR值(MH)=17(95%CI:4.2~68)]是台风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外出、不重视预警是台风伤害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台风来临的预警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染色体畸变所形成融合基因的临床和实验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_PCR方法对38例儿童AML的融合基因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表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38例儿童AML中有23例(60.53%)具有4种融合基因:MLLex7/AF9、TLS/ERG、AML1/ETO、PML1RARα。8例患儿有HOX11原癌基因活化,7例为单纯表达HOX11原癌基因活化,1例同时伴有其他融合基因表达。伴AML1-ETO、PML-RARα的20例患儿中接受化疗的11例全部达CR,且无复发。结论基因分型是儿童AL最精确的分型方法,为临床化疗提供方向:AML表达HOX11者预后不良;伴MLL基因重排者预后极差。采用多重RT-PCR方法可快速同时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29种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完善白血病的MICM分型、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广谱Caspase抑制剂N-苯甲基氧化碳酰-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氯化丙酮(zVAD-fmk)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HI)对照组(A)、zVAD-fmk治疗组(B)和假手术组(C)。B组动物于HI前即刻脑室注射zVAD-fmk 1μg,A组注射同体积PBS。建立HIBD动物模型,观察HIBD模型大鼠HI后24 h脑含水量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百分率1、4 d体质量增长率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HI后24 h,B组HIBD新生鼠结扎侧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A组明显减少;HI后14 d体质量增长率B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缺血侧皮质、海马神经元死亡率B组较A组明显降低。结论脑室注射zVAD-fmk可减少HIBD后早期和中期神经细胞凋亡,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大鼠马桑内酯癫痫点燃模型脑部星形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170的表达。方法:用发作级数评分观察马桑内酯点燃大鼠,免疫组化法测定P-170蛋白的表达。结果:点燃大鼠脑部广泛区域的P-170表达较未点燃大鼠和正常大鼠显著增强,P-170的表达与马桑内酯(CL)的剂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SD大鼠马桑内酯癫痫点燃模型可用于建立一种耐药性癫痫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