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消化系统动力障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发病人数逐年升高,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在GERD临床治疗中,中医讲究由整体出发,对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另外相关学者研究发现,此病和"气机升降失常"有一定联系。本研究溯源"升降出入"理论和这些理论在GERD内的一些应用,分析古今医家结合"升降出入"理论对GERD一些治疗经验,探究"气机升降失常"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使患者气机升降正常为治疗GERD中关键步骤,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ADSC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经颈动脉注射入50μL用PKH-26标记的ADSC悬液(含约2×10~6个细胞),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7、 14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中ADSC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DCC、 NF-200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DCC、 NF-200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ADSC组大鼠脑组织中可检测到PKH-26标记的ADSC,且大部分位于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造模后第7、 14天,模型组DCC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而NF-200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 ADSC组DCC和NF-200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在梗死周边区皮质, DCC主要表达于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经颈动脉移植的ADSC可以迁移至脑梗死周边区皮质,并可能通过促进该区域DCC、 NF-200的表达,从而强化神经轴突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能够改善其肺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4.
周琳  王立  黄欢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5):863-865
目的:探究透明角膜切口不同位置的选择对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04/2014-04在我院接受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6例126眼。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选择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向做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颞上方(左眼位于鼻上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VF )和生活质量( QOL),并对裸眼视力进行统计。
  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依次为80.3±5.63,80.9±0.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4.9±5.24,76.5±0.76分)。并且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患者总比例少于对照组,而≤1.0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进行白内障手术选择角膜最大屈光力经线上的透明角膜作为切口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癌抗原199(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正常体检的正常宫内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HCG、孕酮、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差异,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β-HCG与孕酮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β-HCG、孕酮、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5.94 nmol/L为截点值,孕酮预测早期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75.21%,特异度为88.77%,曲线下面积为0.839,优于β-HCG、CA199和子宫内膜厚度指标。但孕酮与β-HCG ROC指标AUC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孕酮AUC高于CA199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孕酮和β-HC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1,P0.01)。结论孕酮和β-HCG能较好地诊断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优于CA199和子宫内膜厚度指标,且对于预测异位妊娠具有同等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 I术后P-选择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 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活血解毒中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 I术后血清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表明解毒活血中药能抑制PC I术后炎性反应,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和预后显示出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YL-1型穿刺针结合颅内压检测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及其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上海市崇明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YL-1型穿刺针结合颅内压检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动锥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意识水平、瞳孔缩小时间、颅内血肿清除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11.58±3.12)分]及颅内血肿清除率[(91.74±5.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3.49)分、(71.06±4.72)%],而瞳孔恢复时间[(58.02±9.58)h]则显著少于对照组[(66.47±10.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2.22% (37/45),重残率为17.78%(8/4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62.22%(28/45),重残率为37.78% (17/4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型穿刺针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颅内血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病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变化和丹参冻干粉剂对其影响.方法 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冻干粉剂.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测定血浆PAI-1浓度,观察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I-1浓度接近,治疗后14 d治疗组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t=2.434,P<0.05),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891~4.385,P<0.05).结论 丹参冻干粉剂治疗NSTEMI 的效果确切,并能降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巨大肾癌介入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尿潴留预防和护理。方法将62例巨大肾癌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术,灌注抗癌药物为表阿霉素30-40mg、丝裂霉素20-30mg、5-Fu500mg。应用无水酒精、鱼肝油酸钠、碘油加明胶海绵行肾动脉栓塞。术前给予排尿训练等护理措施。32例和30例没经术前训练的对照组,术后对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采用心理输导方法诱导排尿。结果术后仅有1例出现尿潴留(1/32),对照组6例出现尿潴留(6/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7例尿潴留患者经心理输导及对症处理后全部解除尿潴留。结论术前采取健康教育和患者的床上排便训练等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术后的心理输导及对症护理能有效解除尿潴留。  相似文献   
50.
谭红  黄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44-144
<正>宫内节育器由于其对全身干扰较少,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成为我国目前最常用的节育方式。有资料表明在我国采用宫内节育环避孕者占40%以上,避孕有效率90%左右[1]。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指标的放开,同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的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取环的患者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患者自身条件及手术医师操作技术的差异、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长短的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节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