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 ,男性 ,2 1岁 ,战士 ,因高温下训练后出现枕部头痛、言语及肢体活动障碍 4 2 d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6月 30日下午在高温下进行野营拉练时出现高热 ,体温达 4 1°C,呼吸困难 ,神志不清 ,频繁呕吐 ,四肢抽搐 ,即送当地医院抢救。住院期间出现“吸入性肺炎、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按《哈里逊内科学》标准诊断为 :“劳力性热衰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给予抗炎、保护肝肾功能、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支持、对症治疗。 1周后生命体征平稳 ,神志转清 ,肝肾功能也逐渐恢复 ,…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常规方法综合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各种慢性皮肤溃疡患者65例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采用高压氧及常规方法治疗的为高压氧组(33例),单纯进行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1.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按溃疡面积大小分为1.5~5.0cm2及≥5cm2两组,高压氧组两种溃疡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93.
康可(Concor,延胡索酸比索洛尔,Bisco-prolol),是高选择性的第三代β_1受体阻滞剂,1985年开始在国外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我院自1992年5月~1994年9月进行了4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及30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观察,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虞容豪 《广东医学》2002,23(9):920-920
患者,女,36岁,未婚。因自觉颞、额及顶部颅骨逐渐缩小8年余而来本院就诊。患者于8年余前1次因头痛偶然照镜时觉得自己的颞、额及顶部颅骨较前变小,用手触摸也有同感,此后每天反复照镜和触摸自己头部,感觉颞、额及顶部颅骨逐渐缩小,认为这已严重影响自己的容貌,感到烦恼、担心、焦虑不安和情  相似文献   
95.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0例,与正常组60例或非VBI疾病对照组80例进行扭颈连续监测BAEP的结果:正常组全部阴性;对照组阳性率为17.5%,疾病组阳性率为89.1%,对照组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6.
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对192例高压氧治疗病人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HBO诱发脑血栓形成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7.
广州市退休干部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离退休干部脑血管病(CVD)的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本市2005名离退休干部CVD的流行情况进行现患调查,以1:1病例对照研究探讨CVD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该人群CVD患病率为7830.4/10万;CVD的危险因素按比数比大小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型行为、CVD家族史、吸烟及高尿酸血症。结论:本调查人群CVD流行情况较当地一般人群严重,CVD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类似。  相似文献   
98.
黄怀  潘静  陈轶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786-2787
背景:高压氧治疗中出现中耳气压伤有诸多发病原因,但单因素或多因素致病结果不甚清楚。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中出现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设计: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2116例患者中发生中耳气压伤患者84例,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龄6~78岁。方法:对84例中耳气压伤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年龄、性别。②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的病因。③未做或不能配合完成调压动作的因素。④单纯操舱不当。⑤气压伤发生的时间及阶段。结果:中耳气压伤发生于加压阶段者76例,减压阶段者8例。其病因有: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调压不当;操舱不当三类。其中单因素致病中以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最多见,多因素致病中以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及调压不当多见。结论:单因素及多因素均可致病,控制各类因素,搞好入舱前、舱内治疗、出舱后各个环节可预防中耳气压伤。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仪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和远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SNSS),巴特尔指数(BI)及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在治疗6周后,SNS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BI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MEP检查中,MEP基本正常率治疗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CCT在治疗组上下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脑循环功能仪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其机制与该治疗改善卒中患者中枢运动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高压氧治疗中发生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卒中,但有学者认为高压氧治疗中反而可诱发脑卒中,其发生因素以及以何种药物防治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药物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对象:1996—12/1998—08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治疗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将192例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②钙拈抗组。③未特殊用药组,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常规使用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或MRI。结果: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以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共115例,无一例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共31例,有6例发病,发病率大为增加;在4个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有效的预防作用(0/13),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5/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机率有密切关系,硝酸酯类药物对此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