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观察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10份,定向诱导成CIK细胞,然后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取30只裸鼠分为3个组,预防组:裸鼠先尾静脉注射CIK细胞,连续5天,第6天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治疗组:裸鼠于第一天接种A549细胞,次日,分为3组,第一组局部(接种A549部位)注射CIK细胞;第二组尾静脉注射CIK细胞;第三组局部(接种A549部位)及尾静脉均注射CIK细胞,均连续治疗5天。对照组:裸鼠,第一天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第二天开始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天。四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测量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并做病理检查。结果健康人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显著高于肿瘤患者CIK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人CIK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患者CIK细胞(P〈0.05);健康人CIK细胞对K562,LOVO的杀伤活性强于患者CIK细胞(P〈0.05)。对照组各裸鼠背部皮下移植瘤出现较早,并且以相近速率快速生长,体积较大;CIK细胞预防组及治疗组中局部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的移植瘤出现较晚,生长较慢,体积较小,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体外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体外扩增快,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肿瘤患者CIK细胞。动物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移植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敏仪  祁岩超  黄建云 《广东医学》2012,33(16):2444-2446
目的比较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身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健康人来源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杀伤作用的差异,初步探讨差异形成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健康人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来源PBMC及CIK细胞对A549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及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及健康人血浆游离MHCⅠ类相关链A分子(sMICA)水平。结果健康人来源的CIK细胞各亚群有更高的NKG2D受体表达,而血浆游离MICA浓度较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低,表现出更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结论健康人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登革热的流行与控制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汕头市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1999~2 0 0 3年汕头市登革热监测和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 0 0 3年,汕头市共报告登革热178例,疫情涉及6区4 4个街道;病例基本集中在9~11月份,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结论 汕头市登革热疫情同周边城市登革热流行程度密切关联,疫情地区分布呈高度集中的特点,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自然条件、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是疫情流行的相关因素。加强监测力度,密切注视周边城市登革热疫情动态,做好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工作,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 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O血型、Rh血型,统计分析并比较ABO、Rh血型抗原转变与时间。结果 排除红细胞输注的影响,58例HSCT患者Rh血型抗原C、c、E、e完全转变为供者的Rh血型抗原所需时间为(57.81±8.99)d,患者的年龄和血液病种类影响Rh血型抗原转换时间,性别、移植方式和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性对Rh抗原转变时间无影响。移植后第3周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少量供者红细胞,第4周开始检测到混和嵌合状态,第7~10周Rh血型抗原完全转变。此外,比较25例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相同的HSCT患者的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和ABO血型转变时间,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较ABO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期检测HSCT患者移植后Rh血型抗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移植效果的指标之一,对HSCT患者移植后输注Rh血型相容性的红细胞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开展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63名吸毒者分为四个组,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同伴劝告者教育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 宣传教育及设立同伴劝告者干预,对改变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效果。结论 应制定长期规划,在戒毒所内建立艾滋病宣传教育机制,并持续设立同伴劝告者,干预效果才会持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与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判别,为处理群发性事件提供借鉴。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临床诊断与血清学(病原学)分离鉴定,病原学采用MDCK法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与否和发病率无相关关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从24例患者中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8株,分离阳性率为33.3%。结论该宗群体性发热是流行性感冒的局部小流行,而非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反应。从而排除了一起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偶合群体性热病引起的纠纷,为今后鉴别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消除该事件对计划免疫/扩大免疫接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造血重建,特别是红系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4例ABO主要不合和8例ABO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allo-HSCT患者造血恢复情况,着重观察了这两组病人移植后溶血现象、血型转变时间、输注红细胞量以及血红蛋白恢复情况来比较分析其红系造血重建.结果:12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受者在输入造血干细胞悬液时无1例发生急性溶血和输血相关性溶血,主要不合和次要不合对allo-HSCT骨髓植活和血小板恢复均无影响,但主要不合组红系恢复有延迟的趋势,有1例发生迟发性溶血.结论:供受者ABO血型主要不合可能影响红系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9.
血液灌流病人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22例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病人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进行血液灌流治疗30分钟,血小板数量开始下降,60分钟下降最明显,120分钟开始回升,但低于治疗前。认为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病人存在出血倾向,治疗时应进行血小板数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汕头市疾病监测点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黄建云,贵从明病毒性肝炎是我市发病较多的传染病.为了解我市五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2年10月在金园区疾病监测点按照全国肝炎调查方案开展了五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内容与方法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