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染色液硫酸铜/甲醇溶液能和在v-转氨酶反应中产生的a-氨基酸形成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在595nm处定量。据此建立了UV法测定v-转氨酶的活性。本法与HPLC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小于10%。在96孔微板上用硫酸铜/甲醇溶液同时研究了v-转氨酶的氨基供体与氨基受体的专一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此法可用于该酶的定向进化,以提高对3-氨基-3-苯丙酸转化的酶活,结果得到了一株酶活比野生型菌株高3倍的突变株。用于鉴别有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的v-转氨酶的方法@高雯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病理学诊断明确为宫颈癌的患者1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术后留存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72例宫颈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166例,阳性表达率为96.51%。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与高危型HPV感染、CA19-9水平、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与患者年龄、怀孕次数、分娩次数、BMI、家族史、Hb水平、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CA125、初始治疗方式、肿瘤生长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器官转移、肿瘤分期、合并其他癌症等均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患者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06,95%CI:0.009~0.387,P<0.05),PD-L1表达阳性患者中鳞癌比例高。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88.6%比50.0%)和2年总生存率(96.4%比66.7%)均高于PD-L1表达阴性患者(均P<0.05)。结论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宫颈癌患者PD-L1的表达各有差异,宫颈鳞癌表达阳性率最高,鳞癌患者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4.
【摘要】目的:探讨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揉对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胀便秘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敷脐联合穴位按揉,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定、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评分及腹围长度。结果:观察组疗效及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两组患者腹围变化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揉法对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1-01~2012-12在我院急诊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人134例,其中78例经桡动脉途径,56例经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影剂用量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1.两组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皮下淤血、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刺点使用常规加压法与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Allen's实验确定为阳性的患者2486例按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两种止血器及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止血方法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止血器组在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绷带组,两种压迫止血器基本相同.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副作用少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以急性腹痛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救治,18例腹痛消失、血糖下降、酮体转阴;1例死亡。结论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与外科急腹症相混淆,通过对急性腹痛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可以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考核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教学护士33人与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教学护士33人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考核法;试验组采用综合考核法。比较两组教学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护生各类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比较情况。结果:试验组教学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护生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成绩、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均高于观察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采用综合考核有助于提升带教护士的带教水平,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浙江省嘉兴市15岁以上健康成人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为制定成人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嘉兴市15~74岁之间的569名健康成人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嘉兴市15岁以上健康成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4.38%,保护率为54.31%,麻疹IgG抗体GMC为999.24IU/L。其中20~岁年龄组保护率最低,为45.92%,50~岁年龄组保护率最高,为71.64%,各年龄组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4,P=0.038),本地人口麻疹抗体保护率为50.94%,外地人口麻疹抗体保护率为57.24%,不同户籍与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P=0.152)。结论嘉兴市15岁以上成人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总体较低,建议做好初三学生麻风疫苗的常规接种,同时提高育龄妇女体内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0.
罗家敏  高雯  李萍 《中草药》2022,53(11):3480-3486
目的 建立栀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建立其中6个主要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分析方法,以期对栀子药材进行整体质量控制。方法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紫外变波长分段检测,在各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下,建立包含环烯醚萜苷类(240 nm)及二萜类(440 nm)成分信息的栀子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栀子苷和西红花苷I为内标,计算4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山栀苷、山栀子苷B、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栀子苷)和2个二萜类成分(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校正因子,通过4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及4根不同色谱柱进行耐用性考察,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验证一测多评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19批栀子的指纹图谱共标定20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81~0.999;在240nm下,以栀子苷为内标,山栀苷、山栀苷B、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栀子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15、1.36、1.54和1.00;440 nm下,以西红花苷I为内标,西红花苷II的相对校正因子为1.11,且耐用性较好。应用一测多评法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含量准确度均值为100.14%,RSD<3%,无明显差异。19批栀子中6个待测成分的质量分数范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