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中药微量升华鉴别法是利用中药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 ,获得升华物结晶 ,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或化学反应 ,进行中药鉴别。目前矿物药的常规鉴别主要是从形状、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等性状方面或采用理化方法等进行鉴别 ,而未见用微量升华法鉴别矿物药的报道。我们通过改进微量升华装置 ,加强了对升华温度和时间的观测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科学 ,并对 8种矿物药进行了微量升华鉴别。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设备1 1实验材料 雄黄 (Realgar)、毒砂 (ArsenicumSublimatum )、天然…  相似文献   
92.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大脑皮质蛋白激酶CI知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收综素受体(CCK receptor)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采用分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观察CCK8,CCKA受体拮抗剂L-364,718和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对大鼠大脑皮质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CCK8在10^-11-10^-6mol/L范围内可刺激PKCI知性的增加,超过10^-6mol/L后,逐渐趋于饱和,CCKA受体拮抗剂L-364,718,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均可根据剂量的大小不同程度地抑制CCK8引起的PKC活性改变,但两者IC50相差60倍,L-365,260在较低浓度时即能明显拮抗CCK8引起的PKC活性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CCK8可能通过CCKB受体引起PKC活性变化,而PKC可能是CCKB受体的重要信号传递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NSCs。24例成年SD大鼠分为移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均采用NYU-Ⅱ型脊髓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第9天移植组于损伤脊髓中心分别注入经CM-DiI标记的hNSCs混悬液,对照组注入人DMEM/F12培养液。术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术后每7天行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结果成功建立hNSCs的体外培养体系;移植的hNSCs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超过8周,并向脊髓损伤头尾端迁移,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到大鼠损伤脊髓中的人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对大鼠耻骨联合软骨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表型等一般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从SD大鼠耻骨联合软骨组织中分离出软骨细胞,用含150mL/L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原代和传代培养.分别以2g/L胶原酶消化2、6、12 h,分析不同消化时间获取的细胞数量及生长情况.对6 h消化组细胞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第1、4、7代的生长曲线.[结果]经胶原酶消化2、6、12 h后,平均每100mg耻骨联合软骨获取的原代细胞数之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消化6 h组可以获取数量丰富的原代细胞,生长状态好.大鼠耻骨联合细胞原代呈短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有短细胞突起.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在第1、4代培养细胞均呈阳性,第7代培养细胞呈阴性.第7代细胞生长增殖比第1、4代慢.[结论]耻骨联合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时属于有限细胞系.培养初期(第4代之前,含第4代)的细胞较好地保持了软骨细胞的表型,且增殖能力强,有可能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胸骨来源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方法]抽取人胸骨骨髓,用密度为1.077 g/mL的Ficoll-Paque分离液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利用hMSC的贴附特性进行纯化及培养,对获得的hMSC进行表面抗原、成骨、成脂等鉴定.A、B、C组分别用5、10、15 μmol/L 5-氮胞苷(5-Aza)或D组15 μmol/L 5-Aza联合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h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透射电镜观察是否具有心肌特异性的超微结构.[结果]来源于人胸骨的hMS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与其他来源的hMSC一致,表达hMSC特征性表面抗原,能被体外诱导成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各组hMSC诱导后免疫荧光染色心肌细胞特异性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阳性,其中单用5-Aza的A、B、C组的阳性率低,只有5-Aza联合bFGF的D组阳性率约为20%~30%.透射电镜显示诱导后的hMSC具有心肌特征性超微结构,如肌丝、闰盘、心房颗粒.[结论]胸骨骨髓来源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与其他部位来源的间质干细胞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在体外被一定浓度的5-Aza或5-Aza联合bFGF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中15 μmol/L 5-Aza联合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体外诱导成年比格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探讨体外诱导成软骨的方法和条件。方法:比格犬股骨取骨髓10 mL,体外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扩增,加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高密度细胞团块培养,诱导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软骨基质的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诱导的软骨样组织甲苯胺蓝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结论: 应用含TGF-β1的诱导液在体外可以诱导比格犬BMSC分化为软骨细胞,诱导的软骨细胞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 方法: 收集3.5 d.p.c.的囊胚,培养在预先铺有小鼠成纤维细胞(MEFs)的高糖DMEM培养液中。3-4 d后,挑出内细胞团(ICM),消化后重新种到新鲜的有MEFS培养液中。等到有典型的ES样集落长出,即传代以得到永久ES细胞系。通过分析碱性磷酸酶活性,SSEA-1,Oct-4的表达和形成畸胎瘤的能力来鉴定ES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 结果: 获得的两个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绝大多数细胞具有正常的核型(40,XY),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SSEA-1,Oct-4表达阳性, ES细胞注入SCID鼠后可获得来自3个胚层的组织。 结论: 建立了两株具有长期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C57BL/6J×129/J杂交小鼠ES细胞系。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造血分化潜能。方法: 选用孕12.5-14.5 d(12.5-14.5 dpc)的昆明小鼠,分别制备小鼠胎肝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FLSC-CM)及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FD),将体外扩增的CD34-CD45-hMSCs分别接种于含FLSC-CM、FD和IL-6及SCF组合的培养体系中,培养7 d后,通过形态学、表型、粒-单/巨噬细胞系集落培养(CFU-GM)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hMSCs与FLSC-CM共培养组产生的非贴壁细胞明显增多,形态类似于单核或小淋巴细胞,部分细胞可表达人造血细胞特异性表面分子(CD34和CD45),在含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中能够形成CFU-GM,而FD和IL-6+SCF诱导组无上述作用。结论: FLSC-CM可诱导CD34-CD45-hMSCs分化为造血细胞,提示hMSCs具有体外造血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采用大鼠骨髓移植模型探讨共移植供者源性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Fisher344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扩增至第5代用于移植。建立大鼠异基因急性GVHD模型(F344→Wistar)。受者Wistar大鼠采用致死性全身照射预处理,当天移植F344大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实验组则移植F344大鼠骨髓细胞、脾细胞和第5代的MSCs。观察各组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时间、发病率和存活时间。结果:共移植MSCs推迟急性GVHD的发病时间,延长该组的存活时间,但无法完全消除急性GVHD的发生。结论:MSCs在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供者来源的MSCs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可推迟急性GVHD的发病时间和延长受者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0.
背景:目前广泛应用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标记方法主要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法,但标记与固定程序复杂,操作繁琐,易出现偏差。氯甲基苯甲酰氨(Chloromethyl—benzamidodialkylcarbocyanine,CM-Dil)是亲脂性膜荧光染料,能够与含有肽和蛋白质的硫氢基结合进而标记整个细胞。目的:探讨CM—Dil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内示踪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内外细胞学观察,于2007—05/12在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F级Wistar大鼠40只,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CM—Dil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在体外,以标记CM-Dil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实验组,以未标记CM-Dil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胞生长与增殖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在体内,分别将标记CM—Dil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及肝内培养,于移植后第7,15,21,30天制备肝脏切片。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质干细胞CM—Dil标记率,标记细胞在肝内定植、生长与分布。结果:体外培养结果显示,两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细胞生长、增殖、分裂以及形态学上均基本相似,在绿色光激发下,CM—Dil发出红色荧光,24h后细胞标记率为100%,21d后CM-Dil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荧光开始淬灭。体内实验中,经门静脉移植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肝脏内主要位于间质,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分化细胞;肝内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培养孔内呈“贴壁生长”,为椭圆形分化细胞,未发现骨髓间质干细胞进入并定植于肝组织内;CM—Dil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荧光开始淬灭的时间亦为21d。结论:CM—Dil染色简单、方便、稳定,荧光开始淬灭时间较长,可望成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内示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