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应激性溃疡是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人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诱因.一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极高,故应引起临床重视.我们自2000年6月~2004年9月应用西米替丁预防乙脑患儿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10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2.
心房纤颤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日趋上升,其与增加脑卒中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使患者生存率下降。心房纤颤的治疗是当前心律失常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对待持续性室率较快的心房纤颤,在无禁忌证时转复为窦性心律为其理想终点。而维持窦性心律可保持房室同步,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力衰竭复发,改善由心房纤颤所致的自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3.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与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收集42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资料,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特征。【结果】90.5%的病人有头痛、呕吐等颅高压表现,50%的病人伴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癫痫发作、视力下降等,21.4%的病人有精神异常,38.1%的病人仅表现为颅内压增高;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能直接显示脑静脉闭塞及其血栓栓子。【结论】MRI和MRV对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4.
陈金梅  曾安祥 《中国校医》2023,(7):553-554+55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结缔组织疾病,而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干燥综合征较为少见,常被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干燥综合征典型病例,通过病例回顾总结其诊疗,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5.
目的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倒置胶体晶体聚乙二醇支架(ICC)为基础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肝脏类器官系统, 并验证核苷类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将iPSC分化诱导成肝细胞样细胞(HLC), 并接种至ICC中建立肝脏类器官系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anog同源框(NANOG)、性别决定区Y框(SOX)2、SOX17、叉头框蛋白A2(FOXA2)、甲胎蛋白、白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类器官三维结构进行摄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分析HLC中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表达水平。HepG2.2.15细胞提取HBV病毒颗粒感染肝脏类器官, RT-qPCR法检测细胞内HBV前基因组RNA(pgRNA)相对表达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中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达。分别以0.5 μmol/L恩替卡韦、0.5 μmol/L拉米夫定干预HBV感染细胞, 采用RT-qPCR法检测感染与未感染细胞内HBV pgRNA相对表达量。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  相似文献   
196.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 -17包括6个家族成员、5个受体及其配体,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具有免疫调节、粒细胞募集、介导信号转导等多种作用.Actl在IL-17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信号通路下游激活NF- KB,还可以协同激活JAK1、JAK2和三磷酸肌醇激酶,上调炎性基因表达,介导炎性疾病的发生.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而未明,IL-17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与多发性硬化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