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特征及其与30 d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2008年1月-2010年6月入院的老年卒中患者275例,其中脑梗死202例,脑出血73例.连续记录入院后7d的血压,在发病30d时评价预后.按照急性期7d内平均收缩压(120~139、140~159、160~179、180~199、>200 mm Hg)和舒张压(<69、70~79、80~89、90~99、>100 mm Hg)水平分别分为5个亚组,比较入院时和30 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 ①275例患者中,有66例预后差,其中脑出血组22例,脑梗死组4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两组急性期7d内不同平均收缩压的30d预后差者的5个亚组预后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期7 d内,不同平均舒张压水平的30 d预后差者,5个亚组比较,除70~79 mm Hg与80~89 mm 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亚组之间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平均收缩血压在160~179mmHg者,mRS(中位数2)和NIHSS(中位数7)评分较低,相应30d改善显著(mRS中位数差值为2,NIHSS中位数差值为4);平均舒张压>100 mm Hg,提示预后差,mRS和NIHSS评分30d改善的比较,不同舒张压亚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平均舒张压在70~90mmHg范围内,往往预后较好;腩梗死组在70mm Hg以下者,预后最好.结论 老年卒中患者急性期7 d内平均收缩压在160~179mm Hg之间,30 d的预后较好;急性期平均舒张血压不能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但可反映30 d预后转归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2.
PDG教学法用于急诊科本专科护生的临床带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的带教不同于病房,工作主要是分诊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工作忙乱、紧张,患者流动性大.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提升临床教师的自身素质,探讨提高本专科实习护生的急救意识及应急能力带教方法,我科将PDG教学法应用于急诊科的临床护理带教,提高了急诊科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胆木药材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cclaimTMRSLC 120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2μm),以0.2%甲酸铵缓冲盐溶液-0.2%甲酸铵缓冲盐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结果: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从胆木药材水提物中共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包括26个吲哚类生物碱,15个有机酚酸及其苷类,2个喹啉酮类生物碱,2个三萜类,1个黄酮类和1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其中奎宁酸,3,4-二羟基肉桂酸,马尾柴酸,nauclefiline,香草酸,3,4,5-三甲氧基苯酚,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3-二羟基苯甲酸和乌檀酰胺A同分异构体为首次从胆木中报道。结论:该研究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快速鉴定胆木药材水提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和有机酚酸及其苷类,其中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胆木中报道。  相似文献   
104.
心得安与硫氮唑酮联用致阿-斯综合征发作1例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陈金梅本文报道一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心得安和硫氮唑酮联用导致阿-斯综合征发作。患者女性,62岁。反复胸前区闷痛十余年,应用硝酸甘油能缓解。本次因胸闷痛发作频繁,症状加重,于19...  相似文献   
105.
输液中心星级服务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中心是医院的前沿窗口,具有流通量大(2003年我院平均日输液量达173人,年输液总数为55975人次),病人集中,时间性强,同时要面对病种不同、病情复杂性不同以及年龄、性别不同的病人,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抢救中,社会影响大。我院急救中心输液厅开展“星级服务”标准化管理尝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启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护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梅  宋娜 《现代护理》2007,13(18):1709-1710
目的探讨启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比较我院门诊输液患者实施PIVAS前后与配液有关的输液反应率、输液患者满意率和输液患者的疗程。结果启用PIVAS大大降低了所配置液体被污染的机率,由此降低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除化疗患者外,91%的患者输液疗程小于3 d,而启用静脉配置中心以前,仅82%的患者疗程小于3 d。结论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服务水平,治疗水平和管理效益均获提高。PIVAS值得向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结直肠息肉氩离子凝固术及电凝电切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01至2015-12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8例结直肠息肉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抗生素组(28例)及非抗生素组(30例)。于术前,术后1、3 d测定血浆内毒素、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 58例治疗后均未出血及穿孔,术后9例出现腹痛、腹胀不适(15.5%),12~24 h症状基本消失。抗生素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低热1例(3.6%),发热时间为术后8 h左右,非抗生素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发热4例(13.3%),均为低热,发热时间为术后7~14 h,两组发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3 d与术前比较,血浆内毒素、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结直肠息肉氩离子凝固术及电凝电切术治疗在整体上是安全的,治疗后炎性指标基本正常,不支持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8.
陈金梅  蒋金全 《上海医学》2001,24(11):690-691
慢性心房颤动 (CAF)是一种严重病症 ,近年来它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据报道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房颤 (CAF)12h转复率 5 5 .5 % ,总转复率也高于其它方法 ,且静脉注射胺碘酮副作用明显小于口服者。本文旨在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 (又名可达龙 ,由SonofiWinthropIndustric生产 )的价值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CAF住院患者 2 0例 ,病程 >3周 ,男 1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8± 4)岁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 12例 ,冠心病 5例 ,风心 2例 ,特发性 1例 ,平均 2 4h室率 >70次 /min ,收缩压 >90mmHg ,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L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1例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治疗。结果转复LAF成功率为88%,不良反应发生率7.8%。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LAF成功率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0.
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大出血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胃镜除能迅速明确出血原因,还可根据病情进行相应胃镜下治疗达到控制出血、预防再出血的目的.胃镜直视下溃疡面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所形成的蛋白质凝胶,能达到局部止血、修复创面的目的.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