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读片会     
患者男,53岁。右下腹肿块一年余。右下腹及脐周间歇性疼痛反复发作,肿块时隐时现,疼痛过后肿块消失。近2个月来大便,每日1~3次,无脓血及粘液。体检: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腹触及7cmX3cm肿块,滑动,表面光滑,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钡灌肠道影:回盲部9cmX6cm充盈缺损,边缘光整,占位区袋形可见,盲、升结肠无缩短(图1)。电送下推压肿块可变形,肠壁柔软。排钡像:肠腔仍呈扩张状态,粘膜撑平无破坏,见有弹簧状皱襞(图2),肠管边缘锯齿状改变。读片会答案手术所见:升结肠与倒腹膜有粘连,回…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HAE)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HAE术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及相关治疗。结果术后胆道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53%(13/287),其中中央型胆道树毁损发生率为1.05%(3/287),胆汁瘤发生率为3.48%(10/287)。13例并发症分别经胆汁引流、酒精消融及内科保守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204.7d。结论重视HAE术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TAE安全性和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腔静脉滤器联合个体化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22例急性或亚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经健侧股静脉植入腔静脉滤器,之后将导管置于患侧股动脉内短期持续灌注尿激酶,同时辅以抗凝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介入操作成功。对全部病例临床平均随访15个月(1-48个月)。术后5天内18例患者的下肢水肿及疼痛迅速消失,4例患侧肢体肿胀、无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本组没有发生滤器移位及腔静脉血栓阻塞和肺栓塞病例,也没有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腔静脉滤器联合个体化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25.
丝线加明胶海绵脾脏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PSE) 治疗脾功能亢进( 脾亢) 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理想的栓塞剂及合理使用方法,以提高脾栓塞疗效。方法 将40 例肝硬化脾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用真丝线段加明胶海绵双重栓塞;对照组10 例,单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面积控制在50% ~70 % 。结果 治疗组30 例,获CR19 例(63 %) ,PR7 例(23% ) ,总有效率86% 。1 年复发率32% 。对照组10例,获CR6 例(60 % ),PR2 例(20 % ),总有效率80% 。1 年复发率66% 。结论 脾亢患者丝线加明胶海绵双重栓塞,其疗效优于单用明胶海绵。两者近期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1 年复发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0 .05)。  相似文献   
26.
多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方旋桑百地汤治疗小儿百日咳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大者6岁,最小者5个月,均具有典型的百日咳症状,其中有百日咳接触史者48例,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分类显著增高者56例。2治疗方法 每例均口服自拟方旋桑百地汤,其药物组成如下:旋复花6g,桑白皮10g,百部12g,地龙6g,沙参109,川贝母6g,橘络5g,甘草3g。药物剂量随年龄大小略有增减,每日 1剂,水煎2次,留汁180ml,早、中、晚各服60ml.3疗…  相似文献   
27.
食管良恶性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食管癌性梗阻、食管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贲门失弛缓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食管良恶性狭窄,采用X线电视定位,经口插管技术,将金属支架准确送入狭窄段,支架膨开后,重新建立食物通道。结果 置管后,吞咽困难程度由术前平均3.1级改善为1.2级。2例吻合口瘘,1例食管气管瘘得到封堵。随访1~12个月,3例死于肿瘤恶液质。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18例尚在随访中。结论 食管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吻合口瘘可选择方法之一,对提高患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返流病64例疗效观察陈根生,张永明胃食管近流病是一种上胃肠道动力性疾病。我们对我院1990~1993年收治的100例胃食管近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16床资料1.1病例选择胃食管返流病100...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及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6 月—2018 年 6 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HC 患者58 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血清HC-gp39、GP73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生存曲线分析HC-gp39、GP73 在PHC 患者TACE 预后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血清HC-gp39、GP73 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 个月低于治疗前(P <0.05)。血清HC-gp39、GP73 联合诊断PHC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 CI :0.733,0.8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0%(95% CI :0.636, 0.766)和88.6%(95% CI :0.822,0.969)。治疗后血清HC-gp39<335.76 pg/ml 患者总体生存率(33.33%)高 于血清HC-gp39 ≥ 335.76 pg/ml 患者(25.00%)(P <0.05);治疗后血清HC-gp39<335.76 pg/ml 患者中 位生存时间(25.50 个月)高于血清HC-gp39 ≥ 335.76 pg/ml 患者(20.86 个月)(P <0.05)。治疗后血清 GP73<213.84 ng/ml 患者总体生存率(38.71%)高于血清GP73 ≥ 213.84 ng/ml 患者(25.00%)(P <0.05);治 疗后血清GP73<213.84 ng/ml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63 个月)高于血清GP73 ≥ 213.84 ng/ml 患者(20.12 个月) (P <0.05)。结论 血清HC-gp39、GP73 水平升高对PHC 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诊断价值更高。TACE 术 后血清HC-gp39、GP73 水平降低PHC 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未降低患者,两者对TACE 术后预后具有 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82例2岁以下小儿肺炎进行X线观察,炎症时胸腺缩小;炎症严重胸腺缩小明显;炎症吸收好转可恢复。心脏的大小变化基本与胸腺一致。本文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上纵隔宽径的测量,以估计胸腺的大小。提出2岁内小儿上纵隔宽径在31~45mm之间,平均36.8mm,小于30mm可提示为胸腺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