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陈忠明  王国强 《光明中医》2009,24(5):926-927
臀痈发于臀部.臀部肌肉丰厚,属多血少气之足太阳膀胱经,消,溃,敛都较迟慢.症由湿热凝滞,气血郁结而成.<外科正宗>云:"此多毒积于内,自里至表者十有八九".而湿热的结聚在内是因患者平素嗜好生湿之品,以致湿邪结聚,久不得解,而成湿热,在外是因患者久坐潮湿之地,或久卧床上,湿热之邪直接侵入臀部大肉 [1-11].此外,尚有因肌肉注射药物,感染邪毒而引起 [12-20].笔者在临床中治疗臀痈时,结合临床表现和进展,将臀痈分为三期,经临床实践及参考各家治疗皮肤病经验[1-31],就臀痈三期在不同阶段给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先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了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0级糖尿病足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效地治疗该病,降低其致残率。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基础治疗结合中医从痹论治,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从痹论治0级糖尿病足病结合基础治疗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进行自主研发的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中生)血清铁(Fe)生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方法以中生血清Fe生化诊断试剂为受试试剂(Y),进口德国Roche诊断试剂为对照试剂(X);受试试剂(Y)的自身性能评价包括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并对2种试剂进行比对试验和偏倚评估。结果受试试剂(X)的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且与对照试剂(Y)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自主研发Fe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滇西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群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 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按地区海拔高度分为4组:大理组(海拔1970 m)、维西组(海拔2300 m)、香格里拉组(海拔3280 rn)和德钦组(海拔4000m),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结果 大理组与维西组比较,IgG、IgM、IgA、C3、C4水平相无显著差异(P>0.05),大理组和维西组的IgG、IgM、IgA、C3、C4水平明显低于香格里拉组(P<0.05),香格里拉组的IgG、IgM、IgA、C3、C4水平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大理组CD3+、CD8+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维西组CD3+、CD8+水平明显低于香格里拉组和德钦组(P<0.05),香格里拉组CD3+、CD8+水平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大理组与维西组和香格里拉组比较,CD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维西组与香格里拉组比较,CD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香格里拉组CD4+水平明显低于德钦组(P<0.05);结论 滇西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健康人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66.
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表达Ig物质的临床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与瘤细胞异常表达免疫球蛋白样物质的关系.方法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肿块尚存的175例7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gG、IgM、IgA.以50例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7种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3种sIg有不同方式和程度的增高IgG增高者占37.1%(65/175),IgA增高者占41.7%(73/175),而IgM增高者占24.6%(43/175);sIg增高的患者血清IgG、IgA及IgM平均值各为26.6 g/L、5.0 g/L及4.0 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7种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中,以乳腺癌病患的sIg增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sIg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肿瘤细胞在其癌变过程中异常表达免疫球蛋白样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67.
艰难梭菌可引起假膜性结肠炎,其致病机理是通过激活修饰Rho蛋白的毒素A、B,使结肠上皮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遭到破坏。抗毒素A的抗体与其羧基端结合,能阻止整个毒素的连接并去除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8.
对艾滋病误诊为立克次体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男,30岁,农民。发热5d,2008—1020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门诊给予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热毒宁无效。以发热待查收入。2008-10—18胸片(-)。2008-10-19血常规:  相似文献   
69.
哮喘患者血清Clara细胞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哮喘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蛋白CC16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2例哮喘患者血清中CC16蛋白的含量,以30例不吸烟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平行检测。结果:(1)哮喘病人组血清CC16平均含量为5.48ng/mL,对照组血清CC16平均含量为17.6ng/mL。经t检验,哮喘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C16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哮喘组中病程较长(≥10年)的患者较病程较短者(<10年)血清中CC16含量进一步降低,分别为4.32ng/mL和7.41ng/mL,经t检验,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Clara细胞蛋白CC16显著降低是哮喘病患者的临床检测特征之一;Clara细胞合成CC16可能是气道慢性炎症的下调因子,其减少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加重哮喘,延长病程,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B病毒感染及Th细胞激活的免疫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并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及RA患者T h细胞激活状态特征。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76例RA患者,检测其血清EB抗体(IgG/VCA)同时检测血清中INFγ-、IL-4、IL-8、RF、ANA及外周全血中CD3 、CD4 及CD8 ;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结果76例RA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IgG/VCA)阳性率(33/76)显著高于对照组(4/40)(P<0.01),血清中INFγ-、IL-8、R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ANA阳性率(21/76)亦高于正常对照(3/40);RA患者血清IgG/VCA阳性率显著高于RF异常增高率(20/76);RA患者外周血中CD3 计数及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降低、CD8 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RA患者血清IL-4平均含量及外周血CD4 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发病可能有关,血清IgG/VCA检测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EB病毒可能参与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异常,引发自身免疫的病理变化;RA患者体内存在T h1细胞(主要分泌INF-γ)与T h2细胞(主要分泌IL-4)激活紊乱现象,并伴血清IL-8含量增高,可能与RA患者持续关节的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