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以散射比浊法检测肿块尚存的 175例 7种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gG、IgM、IgA ,以本室正常参考范围为依据判断所测值的偏低、正常和增高。 7种上皮性恶性肿瘤病患均有 3种免疫球蛋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增高 ,其中IgG增高 (37.4 % )和IgA增高 (4 1.7% )IgM较增高 (2 4 .6 % )显著 (P <0 .0 1) ;IgA增高与IgG增高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 (P>0 .0 5 )。 7种上皮性恶性肿瘤患中 ,以乳腺癌病患的 3种免疫球蛋白增高几率显著较高 (P <0 .0 1)。在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检出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自主研发的血清肌酐(Cr)生化诊断试剂苦味酸法自身的性能评价及研发试剂与进口优质Cr生化诊断试剂对血清Cr实验检测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确认研发试剂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9-A文件标准,科学设计试验方案.在设置好各种参数的前提下,首先作自主研发血清Cr生化诊断试剂苦味酸法做自身的性能评价: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然后取样本,在奥林巴斯5421型全自动生化仪上进行两种试剂的比对和偏倚评估.结果 自主研发血清Cr生化诊断试剂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X组试剂和Y组试剂对临床标本Cr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方法内重复性检查DX′i≤4DX′i、DY′i≤4DY′i,离群点检查Eij≤4E,Eij′≤4E′,线性回归r=0.999 8、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Clow,Chigh|<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结论 自主研发的Cr生化诊断试剂与公认的优质进口ROCHE生化诊断试剂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自主研发Cr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3.
刘凌  贾雄飞  陈忠明  王惠萱 《吉林医学》2011,32(27):5741-5741
目的:对比分析实行医学检验与临床协作管理体系建立3年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选取2006年所有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实行医学检验与临床协作管理体系建立3年前后检验项目不合理情况发生情况,医生检验知识问卷比较情况。结果:两年比较患者人均检验消费下降明显,不合理检验情况明显减少,医师医学检验考核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检验与临床协作关系密切,加强其相互协作管理,将医学检验深入到临床具体工作中,对于合理的安排检验项目、增加确诊率、降低误诊率、减少患者花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性感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特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44例抗丙型肝炎病毒IgG类抗体[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胆红素(Bil)水平.选择HBsAg阴性标本,以巢式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抗-HCV(IgG)阳性标本中HBsAg阴性198例,其中HBV DNA阳性76例,丙肝患者合并HBV隐性感染率为31.15%(76/244),包含5种HBVM模式,分别为抗HBs(+)、抗HBe(+)、抗-HBc(+)4例(A组),抗HBe(+)、抗-HBc(+)40例(B组),抗HBs(+)、抗HBc(+)5例(C组),抗-HBc(+)24例(D组),HBVM全阴3例(E组),B组所占比最高(P<0.05),D组HBV DNA平均含量最高(P<0.05).90.8%(69/76)的标本ALT、Bil均增高.老年男性为丙肝伴HBV隐性感染高发人群.结论 该地区丙肝合并HBV隐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且HBVM种类多样.HBV DNA检测是判断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云南省昆明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及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方法 ,对云南省昆明地区360例HBV感染血清进行HBV DNA定量及基因分型检测,以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结果 360例 HBV感染血清中有346例(96.11%)可以直接分型,其中196例(56.65%)为C型,91例(26.30%)为B型,37例(10.69%)为C/B混合型,21例(6.07%)为D型,A型仅1例(0.29%);比较显示,C型基因分布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C基因及C、B混合基因型患者HBV-DNA定量显著高于B基因及其他基因型患者(P<0.01或P<0.05);另除B型基因在"大三阳"模式中比例显著较低(P<0.05),HBV基因型在其他各血清模式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标本未能直接分型(3.89%),其HBV-DNA定量平均水平为4.136×103IU/mL显著低于其他检样(P<0.05).结论 昆明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较为丰富,存在C型、B型、C/B混合型及D型和A型,其中以C型和B型为本区域的主要HBV基因型;当C/B混合型和C型的HBV感染时,往往伴随HBV较高水平复制,且HBV感染B基因型与HBeAg的检出呈负相关;本区域内D基因型分布率介于内地低海拔区域和拉萨高原地带之间.这些可能是本区域内HBV基因型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未能直接分型检样的HBV-DNA定量均较低,可能说明HBV基因分型应该在一定的HBV-DNA定量水平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46.
陈忠明  王国强 《光明中医》2009,24(5):926-927
臀痈发于臀部.臀部肌肉丰厚,属多血少气之足太阳膀胱经,消,溃,敛都较迟慢.症由湿热凝滞,气血郁结而成.<外科正宗>云:"此多毒积于内,自里至表者十有八九".而湿热的结聚在内是因患者平素嗜好生湿之品,以致湿邪结聚,久不得解,而成湿热,在外是因患者久坐潮湿之地,或久卧床上,湿热之邪直接侵入臀部大肉 [1-11].此外,尚有因肌肉注射药物,感染邪毒而引起 [12-20].笔者在临床中治疗臀痈时,结合临床表现和进展,将臀痈分为三期,经临床实践及参考各家治疗皮肤病经验[1-31],就臀痈三期在不同阶段给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6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消渴血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效的治疗该病,降低其致残率。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基础治疗结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总结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成人麻疹热度高,全身中毒症状重;出疹、退疹慢;皮疹多、形态多,并发症相对多,初期易误诊。结论成人麻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9.
肿瘤细胞通过表达抗凋亡蛋白从而对细胞的凋亡产生耐受,这是肿瘤抗凋亡的重要调节机制。c-FLIP是抗凋亡的主要抑制因子,在人类细胞中,c-FLIP主要有3种亚型,分别为c-FLIPL、c-FLIPS、c-FLIPR。c-FLIP通过与FADD结合,从而影响了procaspase-8-DISC的形成及随后的caspase级联反应。此外,c-FLIPL和c-FLIPS在不同的信号途径中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同时上调许多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信号。研究表明,c-FLIP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都有所上调,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治疗药物,如调控细胞转录水平的药物曲古抑菌素A、喜树碱、顺铂、阿霉素等传统化疗药或者通过一些最新的生物技术,如siRNA技术,使得c-FLIP表达水平有所下调,以此来恢复肿瘤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因此,c-FLIP有望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该文主要对c-FLIP为靶点的化学治疗药物和siRNA技术等进行综述,并提出新的思路,以期找到特异性抑制或拮抗c-FLIP的抗凋亡效应的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50.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一般认为,缺乏体力活动可以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加速衰老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有关体力活动对生物健康与寿命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一大课题。许多学者认为,体力活动对于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维持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