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5年12月~1987年1月,以早期手术、改进手术方式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8例,救治成活7例,现就治疗体会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51.5岁(30~84岁)。入院时距发病时间4~52小时。全胰弥漫性坏死(包括周围脏器受累)7例,  相似文献   
122.
患者,男,35岁,建筑工人。因高空作业时不慎自4m高处坠落,右侧腰背部着地。当时诊断为“右L1~4横突骨折并腰肌血肿,右肾挫伤”。伤后2周发现右下腹逐渐膨隆,并渐有坠胀感.且以立位及腹压增高时为甚,平卧后症状消失。半年后就诊,诊断为外伤性腹壁疝(右)。查体:全身情况良好。腹部平坦。立位可见右下腹呈斜向半球形膨出,“肿块”约11cm×7cm大小,质柔软,平卧后“肿块”消失。右下腹壁松弛,触之腹直肌与贩股沟韧带之间有明显“空虚”感。余米见异常。手术及步骤:在腰麻下施行应壁疝成形修复术。手术证实右侧腹内斜肌与腹根肌…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空腹麻醉犬,经主胰管匀速连续灌注10mmol/L去氧胆酸钠,建立胰源性溃疡的实验模型。经胃灌注生长抑素(10μg/kg),用放免法测定血清和胃液胃泌素含量。结果显示,用生长抑素组疗效最为理想,各项胃泌素指标趋于正常或平稳。生长抑素治疗组较重症胰腺组间的差异显著(P<0.01)。初步归结其主要机制是药物抑制胃窦G细胞泌酸,在整体实验条件下,药物的作用结果还受整体调节抑制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4.
在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类癌仅占0.87%。近年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60岁。因进行性下咽困难、消瘦3个月,于1979年2月7日入院。体检无特殊发现。胃钡透示胃底粘膜不规则,并见软组织块影及充盈缺损。初诊为责门胃底癌。经胸行贲门胃底癌根治木。术中见贲门胃底部不规则巨大溃疡型癌灶约9×8cm,中心区坏死,边缘隆起,胃壁增厚僵硬,癌灶向肝浸润,周围淋巴结肿大。病理报告:贲门胃底嗜银细胞瘤(癌),伴胃体粘膜肠上皮化生,癌灶周淋巴结转移。术后因并发脓胸死亡。例2:男,38岁。因左下腹隐痛、包块伴粘液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空腹麻醉的犬,经主胰管匀速连续灌注10mmol/L去氧胆酸钠,建立胰源性溃疡的实验模型。经胃灌注生长抑素(10μg/Kg),用放免法测定血清和胃液胃泌素含量。结果显示,用生长抑素组疗效最为理想,各项胃泌素指标趋于正常或平稳。生长抑素治疗组较重症胰腺组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初步归结其主要机制是药物抑制胃窦G细胞泌酸,在整体实验条件下,药物的作用结果还受整体调节抑制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多年来,不少学者对R-Y 术(原术式)进行了术式改进,以求该术式的更加完美,从而出现了多种改良R-Y 术。一、双腔(或三腔)空肠管成形R-Y 胃肠吻合术许多学者主张采用R-Y 胃肠重建术(由于空肠袢的蠕动是一种持续性推进作用,具有单相瓣膜的特性,且能形成一个极好的有效的引流管道),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碱性返流性胃、食  相似文献   
127.
肝外胆管损伤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常因手术失误而致,多见于胆囊切除或胃大部分切除术。若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本文就肝外胆管损伤诊治中的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究延缓排除笑气对小儿眼科短小手术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下行眼科短小手术、ASA Ⅰ~Ⅱ级、1~3岁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刻排除笑气组(Ⅰ组)和延缓排除笑气组(D组),每组30例.手术完成即刻,新鲜气体流量改成6 L/min.Ⅰ组即刻停止吸入七氟醚和笑气,改为吸入33%的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FiO2 =0.33);D组即刻停止吸入七氟醚,继续吸入笑气,待MAC值降至0.6时,改为吸入33%的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FiO2=0.33).待患儿达到拔管条件,拔出气管导管送入PACU.记录两组患儿拔管时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o)、呼气末笑气浓度(ETN2O)、BIS值和MAC值.对两组患儿在入PACU即刻及之后每间隔5 min至30 min时的术后躁动情况进行PAED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围术期不良事件.结果 D组患儿在拔管时ETSevo浓度低于Ⅰ组(P<0.05);D组患儿在拔管时ETN20浓度高于Ⅰ组(P<0.05);D组患儿在入PACU即刻、入PACU后5min及10 min的PAED躁动评分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行眼科短小手术的患儿,在苏醒期延缓笑气的排除,可以改善小儿术后苏醒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