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作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所遇几种少见疾病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并着重对各自的发病、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杜氏病致消化道出血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例1,男,62岁。因间歇性黑便伴贫血、消瘦3个月入院。消化道钡剂造影及胃镜拟诊贲门癌。术后病理检查:贲门下胃粘膜糜烂区可见一直径0.15cm血管进入胃壁;镜下示胃粘膜糜烂、固有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多量大口径明显扩张的小动、静脉。病理诊断粘膜下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13.
在外科危重急症中,多器官衰竭(MOF)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我院相继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腹部创伤、重症胆管炎、老年急性阑尾炎及术后抗癌药中毒等并发MOF18例,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病变在经内镜检查及治疗时,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太出血。近年,我们曾遇2例经内镜活检及激光治疗后发生难以控制性太出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本实验参照Wakayama的方法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动物模型,并以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图象分析仪,进行胰组织细胞内酶活性定位、定量分析,通过检测发现SAP时胰细胞内细胞色素氧化酶(CCOas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均降低;实验提示:在外科治疗的前提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改善胰腺血流量,可使SAP时胰细胞酶的活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七氟醚联合异丙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异丙酚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6例拟施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S组),羟丁酸钠组(R组)。观察支气管镜置镜条件满意度;记录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都能够达到良好的置入喉镜满意度;七氟醚组苏醒时间短且苏醒效果佳,与羟丁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急诊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七氟醚及异丙酚麻醉,可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七氟醚单独与复合笑气吸入用于幼儿全凭吸入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S组和SN组各20例,ASA分级Ⅰ级.S组全凭7%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SN组复合7%七氟醚和50%笑气吸入麻醉诱导.观察并记录患儿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2 min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值;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时Cooper评分.结果 两组各时点MAP、HR、SpO2比较,P均>0.05;S组患儿T1时BIS值与MAC值分别为49.75±7.46、2.51%±0.32%,SN组分别为41.33±2.12、3.04%±0.48%,P均<0.05;S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分别(54.25±8.95)、(262.50±54.97)s,SN组分别为(32.00±4.24)、(165.33 ±44.71)s,P均<0.05.两组气管插管时Cooper评分比较,P>0.05.结论 与七氟醚单独吸入麻醉诱导相比,七氟醚复合笑气用于幼儿全凭吸入麻醉诱导,能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且心血管系统平稳,插管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合剂(丙瑞合剂)应用于清醒经鼻盲探插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口腔颌面手术需清醒经鼻插管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丙瑞合剂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17例。P组静脉持续泵注丙瑞合剂0.2 mL/(kg.h)[丙泊酚1.9 mg/(kg.h)+瑞芬太尼5μg/(kg.h)],C组:静脉同时分别泵注丙泊酚1.9 mg/(kg.h)和瑞芬太尼注射液5μg/(kg.h),3 min后行经鼻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前(T0)、导管进入咽腔即刻(T1)和导管插入气管即刻(T2)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观察插管过程中镇静情况,有无躁动、恶心、呛咳和呼吸抑制,术后随访插管知晓情况。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C组在T1和T2时刻HR与MAP升高,在T1时刻BIS降低(P<0.05)。P组在T1和T2时刻SpO2与BIS降低(P<0.05)。与C组相比,P组T1和T2时刻MAP、HR及SpO2下降,T2时刻P组BIS值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P组镇静不足/过度、躁动及插管知晓的发生率减少,清醒镇静的效果也优于C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比较,等剂量丙瑞合剂用于清醒经鼻盲探插管能更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和麻醉深度的稳定,达到良好的清醒镇静效果并减少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合剂应用于全身麻醉术中维持的患者苏醒质量和丙泊酚用药量情况。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1例,年龄2555岁,BMI<25 kg/m2,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R组(26例)和C组(25例)。R组术中维持以7.555岁,BMI<25 kg/m2,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R组(26例)和C组(25例)。R组术中维持以7.510μg/(kg·h)(以瑞芬太尼计算)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合剂;C组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分别以7.510μg/(kg·h)(以瑞芬太尼计算)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合剂;C组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分别以7.510μg/(kg·h)和410μg/(kg·h)和412 m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术中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两组均维持BIS值在4012 m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术中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两组均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均吸入66%笑气,新鲜气流量为2 L/min。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药量、手术结束停止麻醉药物后BIS值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患者送至术后恢复室(PACU)后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R组患者单位时间单位体重所用丙泊酚剂量较少,BIS值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患者送至术后恢复室(PACU)后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均少于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合剂用于全身麻醉维持能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丙泊酚用量较少,苏醒快,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