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81.
<正>补体系统在多种可溶性和膜结合调节因子作用下,参与机体抗感染防御、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及维持等生物学效应。其中补体调节蛋白以特定方式与不同补体成分相互作用,使补体激活与抑制维持精细的平衡状态,从而既防止对自身组织造成损害,又能有效杀灭外来微生物,目前对膜结合调节蛋白CD55(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9(membrane inhibitor of reactivelysis,MIRL)的研究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2.
婚前医学检查6728例情况分析陈佩杰徐佩君鞍山鞍钢铁东医院妇保所(114002)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已被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条款之中[1],此项工作不仅是执法的需要,也是优生优育、建立幸福家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本文对199...  相似文献   
183.
本文综述了运动应激对肠道黏膜屏障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肠道黏膜表面的细胞和分子防御机制、大强度运动对肠道屏障的损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中小强度运动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并对目前研究中仍不明确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4.
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骨骼肌挫伤修复过程中肌再生因子与炎性因子的表达规律。 方法: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选择8只作为对照组(C组,n=8),其余小鼠以钝物击打构建骨骼肌挫伤模型(S组,n=40),分别在伤后第12h、1天、5天、10天和15天取腓肠肌待测。右侧腓肠肌制作石蜡标本,用于HE染色,观察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态变化;左侧腓肠肌用于基因表达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肌再生调节因子与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 结果:①骨骼肌挫伤后第5天可见少量再生肌纤维,第10天显著增多,第15天基本恢复正常;②骨骼肌损伤后,肌再生因子MyoD、Myogenin、IGF-1、MGF、HGF、TGF-β1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GDF-8 mRNA在伤后表达量未出现显著变化;③骨骼肌损伤后,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CD163、CD206,多种炎性因子IL-1β、IL-6、IL-10和趋化因子CCL2、CCL3、CCL5、CCL8、CXCL10、CXCL12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多在伤后第5天达到峰值(P<0.05或P<0.01)。 结论: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挫伤骨骼肌早期炎症反应,而多种肌再生正向调控因子如MyoD、Myogenin、IGF-1、MGF、HGF可能参与了挫伤骨骼肌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185.
摘要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sEMG)检测技术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十通道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采集32例单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患儿取仰卧位,在自然放松位、踝被动背伸至中立位、踝被动跖屈45度时检测双侧股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经信号处理得到股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平均均方根(RMS)值,并分析健侧与患侧相关肌肉平均RMS值的差异。 结果:患侧的小腿肌肉受累,健侧与患侧胫前肌、腓肠肌在背伸位、跖屈位平均RM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侧胫前肌、腓肠肌肌电信号均较健侧低。 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存在神经、肌肉功能异常,表面肌电图检测可以无创地了解患儿的神经及肌肉功能。  相似文献   
186.
能量消耗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目前,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许多研究开始关注总能量消耗(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与超重或肥胖发生之间的潜在关系。身体活动能量消耗(physical activity energy expenditure,PAEE)是TEE的最大可变因素。准确测定能量消耗,特别是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了解某类人群身体活动水平,对有针对性地指导其科  相似文献   
187.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了6周不同负荷训练后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β内啡肽(β_EP)、强啡肽A1—13(DynA1_13)、精氨酸加压素(AVP)以及缩宫素(O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大鼠6周过度负荷训练后,下丘脑和外周血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DynA1_13含量在下丘脑和垂体水平明显升高,OT和AVP含量在下丘脑和外周血中均明显升高,但垂体水平AV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6周一般负荷训练引起下丘脑、垂体和外周血中βEP、DynA1_13、AVP和OT含量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6周过量负荷训练造成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βEP、DynA1_13、AVP和OT含量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88.
运动后恢复期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量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 ,适量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过度训练则使机体对各种疾病尤其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易感性增加。实验室研究也确实证明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功能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过度运动则抑制机体免疫力。由于运动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决定运动影响机体程度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训练计划或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因此必须重视训练后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研究。1 运动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1 1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亚型对于运动后外周血白细胞亚型的变化 ,目前巳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来说 ,以高于 75 %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