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1.
陈新  陈会枝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46-1046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与乙型肝炎(HB)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NS合并HB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结果:同期治疗的398例NS患者中24例(60.3%)合并HB。二者并存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NS的缓解率为68.4%,高于单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缓解率(20.0%)(P<0.01)。NS合并HB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以膜性肾病为主,结论:NS合并HB时,应同时保肝治疗,其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儿童肾脏疾病患者尿中 β2 -微球蛋白可早期发现患儿肾脏损伤程度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敏感的ELISA定量方法。结果 :肾病综合症组、肾炎组、过敏性紫瘢组 β2 -MG、Alb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结论 :ELISA定量检测尿中 β2 -MG、Alb是早期检测肾脏损伤的一个简便、敏感、特异性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TBA比色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会枝 《中原医刊》2002,29(3):59-60
过氧化脂质 (Lipidperoxides ,LPO)是体内脂质中的高不饱和脂肪酸经一系列氧化作用生成的过氧化物 ,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 ,LPO与衰老、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糖尿病、肺气肿等疾病有关[1] 。因此 ,血清过氧化脂质的测定 ,已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作者对TBA比色法测定LPO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并建立了一种改良法 ,本法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操作简单 ,结果准确可靠 ,便于推广使用。本文还调查了 138例健康人群的LPO正常参考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PKB或Akt)的表达,探讨CCR7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ESCC、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CR7、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CCR7、PI3K及Akt 3个指标蛋白阳性表达率(72.6%、66.1%、59.7%)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29.0%、35.5%、12.9%)、正常食管黏膜组织(8.1%、14.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SCC组织中CCR7与PI3K、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分别为0.324、0.306,P均<0.05).ESCC组织中CCR7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PI3K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Ak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ESCC组织中高表达的CCR7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ESCC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Cath-D蛋白的表达相对照,探讨胃癌螺旋CT表现与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系,研究胃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对52例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术后全部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th-D蛋白的表达。结果多层螺旋CT和病理检查对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很好的一致性。Cath-D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Cath-D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有关,T3-4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2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胃癌影像特征,是胃癌较可靠的检查方法。Cath-D的高表达与胃癌CT征象上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ath-D对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耐药的G-杆菌的感染已成为抗感染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尤其是非发酵菌的分离 ,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具有分布广泛 ,生存条件简单 ,极易变异等特点 ,其耐药性显得日趋突出[1] 。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要进行综合分析 ,慎重对待。本文总结我院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0 17株 ,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耐药监测 ,对其耐药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 ,旨在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 对 2 0 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