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收治的98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CBT,持续干预6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reening Scale,SDSS)评价两组抑郁症程度、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6周后HAMD-24评分和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RBANS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干预6周后比较,研究组HAMD-24评分、SDSS评分更低(P<0.05),注意力、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即刻和延时记忆评分及RBANS总分均明显较高(均P<0.05)。结论: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CBT不仅能明显减轻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程度,而且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也有显著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9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评估,并分析不同家庭成员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自愿戒毒海洛因依赖者所有家庭成员中,经SCL-90筛选有心理问题者61例,占77.2%,总均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敌对因子高于全国常模,不同的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成员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成员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抑郁和焦虑突出,需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3.
<正>当今社会老年人群日益庞大,老年相关的疾病也逐渐增加。老年期痴呆作为老年期的常见疾病逐渐引起重视。此类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退,晚期患者因功能严重受损,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及护理。而老年期痴呆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症状和激越攻击等,因此造成护理难度的明显增加[1]。1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1.1概念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也被称为  相似文献   
34.
水环境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潜在生态风险已引起广泛关注。细胞色素P450在水生毒理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介绍了水生生物的P450酶系,综合分析了PPCPs对水生生物P450的影响,探讨了其中几类典型药物的作用机制,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对126例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自主运动进行评定,运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并与1 16例不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照.结果 与非TD患者相比较,TD患者相对年龄更大、病程更长(P<0.01),具有更高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病理评分(P<0.01或P<0.05).TD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总病程、吸烟、临床精神病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伴TD与不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不一样的临床特征,伴TD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具有更严重的临床精神病理.  相似文献   
37.
海洛因依赖者MMPI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点和分类。方法:采用中国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对81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并对其进行K-means分析。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较,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疑病(Hs)、抑郁(D)、癔病(Hy)、病态人格(Pd)、女子气(Mf)、偏执(Pa)、精神分裂症(Sc)、轻躁狂(Ma)临床量表分升高明显(P<0.01);女性海洛因依赖者Hs、D、Hy、Pd、Mf、Pa、Ma临床量表分升高明显(P<0.01);各量表进行K-means聚类分析,81例海洛因依赖者被分成3种临床类型:偏执型人格障碍(37.04%),躯体型人格障碍(16.05%)和反社会人格障碍(46.91%)。结论:男女性海洛因依赖者与不同性别的中国常模相比均存在一定的人格问题,并且有着不同的临床类型,应针对不同的临床类型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疗效.方法:比较了美沙酮合并米氮平组(37例)和美沙酮合并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组(37例)在脱毒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二周戒断症状量表评分、HAMD焦虑量表评分及睡眠障碍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反应、焦虑症状在脱毒治疗后均显著减轻,米氮平合并美沙酮治疗比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对戒断症状和焦虑减轻更明显,并明显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浅.结论:米氮平合并美沙酮治疗和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症状,米氮平合并美沙酮的疗效更明显,并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39.
针刺对海洛因依赖者认知注意偏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针刺对与海洛因相关的线索诱导脱毒后海洛因依赖者认知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ERP设计正性、负性及海洛因相关场景程序,进行海洛因依赖者针刺前后ERP记录,比较分析三类不同图片场景下患者ERPs的振幅和潜伏期的差异,以及针刺干预作用下的脑电变化。结果①被试对图片类型的注意偏向差异显著,P<0.05;②针刺与图片类型交互作用显著,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明显纠正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图片的注意偏向,提示针刺可以作为改善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方法,具有防复吸的潜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系统的功能状态及环境线索诱发心理渴求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血浆中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19例脱毒后期海洛因依赖者与21正常对照者血清ACTH和CORT水平,分析19例海洛因依赖者环境线索诱发前后的心理渴求程度、血压、心率、瞳孔直径等生理指标、ACTH和CORT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戒断后期海洛因依赖者血清ACTH呈现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趋势(t=1·663,P=0·104),COR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142,P=0·003);环境线索可诱发海洛因依赖者出现心理渴求,引其心律加快、血压上升、瞳孔变大,但血清ACTH和CORT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戒断后期海洛因依赖者HPA系统功能升高,环境线索可诱发海洛因依赖者产生心理渴求和某些生理指标改变,提示降低海洛因依赖者对环境线索的敏感性及调整HPA功能可能有助于降低心理渴求及预防复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