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背景:血管内皮发生的分子机制是细胞及基因替代治疗的首要前提.目的:构建一种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特异蛋白TIE2 启动子来启动表达的E1A 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 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 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根据GenBank 中公布的TIE2 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TIE2 启动子DNA 序列,经AseⅠ和NheⅠ双酶切后,亚克隆入表达质粒pEGFP-N1 中构建pTIE2-EGFP-N1.同时,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pcDNA3.1 myc-His/hCREG质粒得到CREG 基因,亚克隆入质粒pTIE2-EGFP-N1 中构建pTIE2-CREG-EGFP-N1,酶切鉴定.应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小鼠动脉内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CREG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经酶切鉴定证实实验构建的pTIE2-CREG-EGFP-N1 质粒正确;体外转染48 h,荧光显微镜下可见EGFP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到CREG 蛋白的表达.说明实验成功构建了pTIE2-CREG-EGFP-N1 重组质粒,其可携带目的基因在小鼠动脉内皮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4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极低的生存率限制了它的治疗作用,现正在寻找合适的药物促进其增殖。目的:观察独参汤是否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筛选出最佳干预浓度。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传代至第5代,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标记物。以每孔1×104数量种于96孔板。将独参汤颗粒剂分别以10,5,2.5,1.25,…0.0195g/L的质量浓度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第1,7天MTT法检测其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原代细胞接种2d后多数细胞贴壁,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和增殖更快,第5代基本纯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②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阳性细胞占94.7%,CD90阳性细胞占86.8%,CD34阴性细胞占98.7%,CD45阴性细胞占97.1%。③独参汤浓度在0.625,0.3125,0.156,0.078,0.039,0.0195g/L质量浓度时均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其中在质量浓度为0.078g/L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CREG)在依托泊苷(VP-16) 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 凋亡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原代HUVECs用pLNCX-CREG和pLXSN-shRNA-CREG反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通过G418 (800 mg/L) 和嘌呤霉素 (2.5 mg/L) 筛选分别获得CREG过表达组HUVECs (H-C) 和CREG低表达组HUVECs (H-S)。在H-C、HUVECs (H) 和H-S 3种细胞模型中加入凋亡诱导剂VP-16 (100 μmol/L,6 h),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磷酸化p38 MAPK (p-p38 MAPK) 的蛋白表达量;应用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 (20 μmol/L) 预处理H-S细胞后,检测VP-16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UVECs经pLNCX-CREG和pLXSN-shRNA-CREG反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获得稳定的细胞克隆。经 Western blotting证实,与HUVECs对照比较,H-C组细胞CREG表达明显增加至160%,而H-S组细胞中的CREG表达下降约70%。加入凋亡诱导剂VP-16 (100 μmol/L, 6 h) 后,TUNEL和流式双荧光染色检测结果均提示H-S中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而H-C组细胞凋亡率较HUVECs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经VP-16刺激后,H-S细胞中p-p38蛋白表达较HUVECs和H-C组细胞显著增加;在H-S中添加SB203580 (20 μmol/L) 后,VP-16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被显著抑制。结论: CREG 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的激活阻遏VP-16诱导的HUVECs凋亡。  相似文献   
44.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冠心病(CAD)的发生、发展及粥样斑块破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IL-18基因-607C/A和-137G/C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心肌梗死(MI)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432例对照组和468例MI患者进行检测,分析IL-18基因-607C/A和-137G/C单核苷酸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IL-18基因-607C/A单核苷酸多态3种基因型(CC型,CA型和AA型)在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20.8 %,50.9 %和28.2 %,在MI组分别为36.3 %,44.9%和18.8%,IL-18基因-607C/A多态和中国北方汉族人群MI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IL-18基因-137G/C单核苷酸多态三种基因型(GG型,GC型和CC型)在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71.3 %,26.8 %和1.9 %,在MI组分别为75.2 %,23.9 % 和0.9%,IL-18基因-137G/C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MI无相关性(P=0.133)。两组间的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CAD易患因素后,IL-18基因-607C/A多态仍是MI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IL-18基因-607C/A和-137G/C单核苷酸多态组成的CG单体型与和MI的危险性呈正相关,而AC单体型与MI的危险性呈负相关。结论: IL-18基因-607C/A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与MI的发生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45.
背景:外源性刺激引起血管屏障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是血管病理生理学尚未阐明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的:探讨炎症递质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改变的效应分子,寻找有效治疗靶点。 方法:应用脂多糖刺激并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细胞单层通透性的改变。应用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脂多糖刺激前后细胞中RhoA和SRF等信号分子的改变。并通过阻断实验证实RhoA-SRF信号通路的作用。 结果与结论:100 µg/L脂多糖刺激6 h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F-actin快速重构并形成大量应力纤维,细胞单层通透性明显增强。细胞中活化RhoA的表达明显增加,SRF发生明显的入核转位现象。应用特异性分子抑制剂Y27632抑制RhoA的活化后,细胞中F-actin重构现象消失,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也受到明显抑制,SRF蛋白发生明显的出现转位。而应用Latrunculin B抑制脂多糖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F-actin应力纤维形成,对抗通透性增加,但RhoA活化未受到干扰,SRF入核现象则受到抑制。提示RhoA-SRF通路的活化介导了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F-actin重构和内皮单层通透性增加,特异性抑制F-actin也可以阻断脂多糖引起的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增加,同时反馈抑制SRF的入核活化现象。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中信号转导分子Smad4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8/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完成。①取体质量200g左右的健康雄性SD大鼠,常规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体积分数为0.2和0.05(去血清培养)胎牛血清和的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37℃,体积分数0.05CO2进行培养,2.5g/L胰酶消化传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经锥虫蓝染色,存活细胞数在98%以上。形态学上出现典型的“峰和谷”样生长状态,抗平滑肌特异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取3~8代细胞用于实验。②观察项目: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能力的检测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凋亡检测试剂盒完成。smad4的表达及部分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p16、细胞周期调控激酶4和细胞周期因子E)和细胞凋亡基因(半胱天冬酶2和半胱天冬酶3)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法和荧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①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能力流式细胞分析仪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结果:smad4基因过表达调控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DNA合成前期细胞明显增加[(72.33±4.35)%],正常培养细胞DNA合成前期细胞数相对较少[(45.88±1.58)%]。②smad4的表达及部分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免疫印迹法和荧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转染后细胞凋亡能力增加;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16表达增加,细胞周期调控激酶4和细胞周期因子E表达下降,凋亡相关基因半胱天冬酶2和半胱天冬酶3表达增加。结论:smad4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实现。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传导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除了能够有效阻滞细胞周期的演进外,还能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1)蛋白能否改善心肌纤维化小鼠的心功能。方法应用基因打靶方法建立广泛性基因敲除的CREG1杂合子小鼠和CREG1野生型小鼠模型。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埋泵方法建立小鼠心肌纤维化损伤模型,给予AngⅡ刺激14d后,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小鼠心肌纤维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给予AngⅡ前及3、7、14d后两组小鼠心肌中CREG1蛋白的表达,并于给予AngⅡ14d后应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心功能情况。AngⅡ给药同时,以皮下埋泵方式分别给予15、30、60、300μg/(kg·d)的外源性重组CREG1蛋白(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4d,检测心功能,并应用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凋亡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未给予AngⅡ刺激时杂合子小鼠心肌中CREG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给予AngⅡ刺激3、7、14d时,野生型小鼠和杂合子小鼠心肌中CREG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但杂合子小鼠下降更为显著(P<0.01);HE和Masson染色显示杂合子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较野生型小鼠严重,二者心功能明显下降,且杂合子小鼠心功能下降更为明显(P<0.05)。给予外源性重组CREG1蛋白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凋亡数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AngⅡ引起的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中,CREG1蛋白减少可使小鼠心功能损伤加重,给予外源性重组CREG1蛋白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rs85457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共人选850例沈阳军区总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2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PA),当RPA≥70%时,即定义为CR.将入选患者分为CR组(n=215)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n=635),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PON1基因rs854572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PON1基因rs854572多态位点在两组间基凶型分布频率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三种基凶型(CC、CG和GG)分布频率在CR组和NCR组分别为23.7%、49.3%、27.0%和24.1%、50.2%、25.7%,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C、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763).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PON1基因rs854572单核苷酸多态性仍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相关关系.结论 PO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854572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49.
50.
p53介导的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是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之一。在参与维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p53基因通过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修复损伤DNA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p53基因介导细胞凋亡的通路中,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相关基因发生作用。本就p53基因调控细胞凋亡途径的上,下游已知基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