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早期肺损伤中TH 17细胞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Balb/c小鼠为受鼠,经致死量全身照射(TBI)后,输注C57BL/6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建立aGVHD模型.实验分为3组:TBI组小鼠仅接受TBI,异基因骨髓移植(BMT)组小鼠TBI后输注供者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常山酮(HF)组小鼠TBI后输注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并注射HF.动态观察小鼠GVHD的表现,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 移植后小鼠出现典型GVHD的表现.移植后6d时HF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为(2.00±0.35)分,BMT组为(0.67±0.07)分.BMT组TH 1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为(5.53±0.11)%,TH 17细胞占(1.04±0.34)%;HF组TH1细胞占(8.61±0.21)%,TH 17细胞占(0.49±0.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检测到TH2细胞.移植后6d,BMT组白细胞介素(IL)-17A为(2.81±0.19)pg/ml,γ干扰素(IFN-γ)为(42.97±0.23) pg/ml; HF组IL-17A<0.8 pg/ml,IFN-γ为(9.89±0.51)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检测到IL-10.结论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阻断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导致炎症因子分泌失衡,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不同剂量内皮祖细胞(EPC)输注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进行HSCT,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5×106个/只.仅进行HSCT者为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行HSCT的同时经尾静脉输注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EPC的受鼠为EPC联合移植组,EPC的输注量分别为5×104、1×105、5× 105和1×106个/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和致死量照射组.观察小鼠的存活率、造血重建情况及骨髓微环境的变化.结果 各EPC联合移植组小鼠存活时间长于单纯骨髓移植组,5×105 EPC联合移植组至观察结束时存活率为100%,高于其他各组(P<0.05).移植后10和15 d,5×105 EPC联合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高于其他组(P<0.05).移植后15 d,5×105 EPC联合移植组外周血血小板数量高于其他组(P<0.05).5×105 EPC联合移植组造血组织增生程度也好于其他组.5×105 EPC联合移植组骨髓内HSC比例为(1.06±0.03)%,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输注5×105 EPC能够有效促进造血重建,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M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初治原发AML患者102例,采用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诱导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FAB分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免疫表型进行分组,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1个疗程的MA方案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 65例(63.73 %),部分缓解(PR)18例(17.65 %),未缓解(NR)19例(18.62 %),总有效(PR+CR)率为81.38 %。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100×109/L、FAB分型为M2、LDH<600 U/L者的CR率及总有效率较≥600 U/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7与CD-7组相比仅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9与CD-19 组相比CR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MA方案诱导治疗AML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FAB分型、LDH水平以及CD7的表达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效果虽然显著,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问题仍无法避免.因此,TKI耐药是CM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约5%的患者对TKI存在原发性耐药,20%~30%的患者对TKI产生继发性耐药.目前已知的TKI耐药分子机制有bcr-abl过表达、基因突变、DNA修复机制缺陷、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异常信号通路及骨髓微环境等.同时,针对各种耐药机制开发的药物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这些药物的研究为克服TKI耐药提供了可能.本文拟对TKI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47在初诊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7例初诊正常核型AML患者及3名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健康志愿者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MPP)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和白血病干细胞(LSC,Lin-CD34+CD38-CD90-)的CD4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基因组分析平台检测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采用超高速流式分选系统分选CD34+CD38-CD47lo和CD34+CD38-CD47hi细胞.将两组细胞均用MethoCult H4445培养液培养接种于含有琼脂糖的甲基纤维素板,12 d后计数MPP集落形成单位(CFU),同时将1×105个CD34+CD38-CD47lo和CD34+CD38-CD47hi细胞分别移植到经280 cGy照射的NSG(NOD-SCID IL-2Rγnull)小鼠,8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45+细胞比例.结果 CD47的表达在初诊正常核型AML患者中高于健康志愿者,CD47在AML各法、美、英协作组(FAB)亚型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5,P>0.05).137例患者中CD34+CD38-CD47hi 37例,其中17例(46%)FLT3-ITD阴性,20例(54%)为FLT3-ITD阳性;CD34+CD38-CD47lo的患者100例,其中63例(63%)FLT3-ITD阴性,37例(37%)FLT3-ITD阳性,CD34+CD38-CD47hi与CD34+CD38-CD47lo患者相比较,FLT3-ITD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P>0.05).将FACS分选的CD34+CD38-CD47lo和CD34+CD38-CD47hi接种于含有琼脂糖的甲基纤维素板12 d后,仅CD34+CD38-CD47lo细胞可以形成CFU.NSG小鼠移植实验显示CD34+CD38-CD47lo细胞可重建造血,CD34+CD38-CD47hi植入失败.结论CD34+CD38-CD47hi富集LSC,可作为AML患者化疗后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是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重要方法,其治疗过程较为复杂,疗效也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AHSCT在ML的治疗中应用更加广泛,寻找有效的预后因素以进一步区分可能从AHSCT中获益的患者以及制订合理的移植方案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就AHSCT治疗ML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过程中,照射在摧毁造血系统的同时,对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的损伤及修复的启动.方法 将20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2组:对照组(n=10),为未照射小鼠;单纯照射组(n=10),小鼠经8.5 Gy照射,剂量率为0.57 Gy/min,距离为2.33 m.照射后,两组分别取小鼠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小鼠外周血的内皮细胞(ECs,CD31+CD133-CD45-)和内皮祖细胞(EPCs,CD31+CD133+CD45low/-)细胞比例.照射后第5天HE切片观察两组小鼠组织结构损伤,电子显微镜观察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照射组的ECs和EPCs细胞比例升高,第3~5天达峰值,且可维持4天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E切片中照射组的肝细胞有广泛炎症浸润,而内皮损伤不明显.电子显微镜下肝窦状间隙损伤,血小板聚集到暴露的胶原纤维上,ECs和基底膜的连接被破坏.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因素照射可引起内皮损伤,该损伤可引起EPCs动员至外周,参与内皮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清髓及非清髓性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对小鼠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小鼠)、致死剂量TBI组(~(60)Co 8.5 Gy)和减低剂量TBI组(~(60)Co 5.0 Gy).TBI后定期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计数外周血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变化;通过病理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小肠及肝脏的组织结构和血管内皮的超微结构.结果 致死剂量TBI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同时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增加,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低剂量TBI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先降后升,内皮细胞与内皮祖细胞同样也出现增加,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致死剂量TBI组比较,其外周血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增加幅度明显降低(P<0.05).两个TBI组小鼠的病理切片均可见肝脏实质细胞水肿及小肠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的超微结构可见血管内皮完整性受损,致死剂量TBI组受损更为显著.结论 清髓及非清髓性剂量TBI预处理均可引起小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其损伤程度与剂量相关,且外周血中内皮细胞的变化可以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a~(2+)-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s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信号通路在骨髓基质细胞介导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耐药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up-B15细胞及Ph~+ALL原代细胞NFAT mRNA的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Sup-B15细胞P-糖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p-B15细胞NFAT蛋白的变化;Annexin V/7-AAD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Fluo 3-AM染料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白血病细胞Ca~(2+)浓度变化。结果:Sup-B15细胞及Ph~+ALL原代细胞中均可检测到NFAT表达;流式细胞术未检测到Sup-B15细胞表达P-糖蛋白;临床应用的治疗浓度(2.5和5μmol/L)的环孢素(CAS)可明显抑制NFAT蛋白表达,其中5μmol/L CAS抑制作用更明显;临床治疗浓度CAS(2.5和5μmol/L)对Sup-B15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而较高浓度CAS(10μmol/L)可诱导Sup-B15细胞的凋亡。骨髓基质细胞OP9可使Sup-B15细胞及Ph~+ALL原代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下降;与骨髓基质细胞OP9共培养后Sup-B15细胞Ca~(2+)浓度升高,总NFAT蛋白水平及核蛋白水平均增加;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环孢素抑制Ca~(2+)-NFAT信号通路,可降低OP9对Sup-B15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Ca~(2+)-NFAT信号通路有助于Ph~+ALL细胞的存活,骨髓基质细胞_+可通过活化Ca~(2+)-NFAT信号通路介导Ph~+ALL细胞对IM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