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述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发展背景,总结了国内外延续性护理开展的现状及方式,并分析了我国开展延续性护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2.
33.
整形外科是一门临床学科,是指在整形外科理念的指导下,以手术方法(如自体、异体组织移植)为主,治疗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器官的缺陷和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也包括对正常人体外形的改善.我院有较为完善的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1].为了培养能独立承担临床诊疗工作、临床技术和思维过硬的整形外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2],我科室总结了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普鲁卡因与垂体后叶素在治疗肺结核咯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肺结核咯血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和单纯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7.09%,高于对照组的74.19%,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模型组大鼠给予双氯芬酸7.8mg/(kg·d),两组大鼠均连续灌胃5d建立大鼠NSAID小肠损伤模型。观察两组大鼠小肠黏膜的大体形态及病理组织学损伤,并进行损伤指数评分。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肠组织中p–P38MAPK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肠组织中AngⅡ、p–P38MAPK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小肠黏膜未见明显的肉眼及病理组织学损伤,模型组大鼠小肠黏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苏木精–伊红染色见小肠组织上皮结构消失、绒毛坏死脱落、毛细血管充血及淋巴管扩张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大体形态损伤指数及病理损伤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p–P38MAPK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AngⅡ、p–P38MAPK和ICAM–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AngⅡ、p–P38MAPK及ICAM–1的表达均与小肠黏膜组织学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AngⅡ与p–P38MAPK、p–P38MAPK与ICAM–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应用双氯芬酸短期内给大鼠灌胃即可致大鼠小肠损伤,其发病机制可能是AngⅡ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后,上调ICAM–1表达,从而介导NSAID小肠损伤。  相似文献   
36.
精细化管理在急诊科无名氏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急诊科无名氏患者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78例急诊科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制定出精细化的工作流程。结果规范了无名氏患者救治流程,保障了患者的利益,降低了医疗护理安全隐患,为无名氏患者提供了救治与护理的全方位服务。结论对急诊室无名氏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利益,同时有利于提升急诊护理服务的品质。  相似文献   
37.
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胶囊内镜在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瑾  孟立娜  吕宾 《胃肠病学》2009,14(3):167-170
背景:近年我国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其早期诊断率较低。目的:总结CD的临床特征,评价胶囊内镜在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2008年9月确诊为CD的6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和胶囊内镜下特点。结果:69例CD患者中男35例,女34例,发病年龄17~73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便血等,以及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发热,肠外表现以口腔溃疡、关节痛多见,部分出现肛门病变、肠梗阻等并发症。病变范围小肠型占47.8%,结肠型占14.5%,小肠结肠型占37.7%。X线钡剂造影诊断率为44.0%(22/50),结肠镜检查诊断率为75.8%(50/66)。胶囊内镜检查诊断率为62.5%(10/16),检出小肠病变10例,结肠病变2例,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节段性病变、息肉样或鹅卵石样增生等。结论:CD病变以小肠累及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胶囊内镜检查能发现CD的早期小肠黏膜病变,对C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8.
尹小兵  钱瑾  梅秋瑜  许明  臧逗 《护理研究》2013,27(6):546-549
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发表了著名的报告"错误人皆有之:构建一个更安全的保健系统",指出美国每年医院内发生的可预防不良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交通意外、乳腺癌及艾滋病(AIDS)的死亡人数,相当于当年重要死亡原因的第8位[1];推荐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根据不良事件报告分析来设计更完善的医疗卫生系统以保障病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一站式交接单在急诊"三无"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急诊室与临床护理单元、财务部门及120急救中心的交接过程中使用一站式交接单。结果在急诊"三无"患者交接中,交接项目齐全、简洁明了,减少了交接中的漏项、缺项,规范了部门间的交接班,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对欠费患者的费用管理。结论一站式交接单真正实现了医院对"三无"患者交接过程中各环节的无缝隙衔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用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治疗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纳洛酮治疗,监测并记录呼吸、体温恢复时间、收缩压、清醒时间,治疗1、4、8h后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1)治疗组在呼吸恢复时间、收缩压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清醒时间等各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少,P<0.05。(2)SPO2、PaO2、氧合指数及PaCO2各监测指标的变化,SPO2在治疗1、2h时,治疗组相对于观察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PaO2、氧合指数、PaCO2治疗2h时,治疗组相对于观察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抢救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可有效缓解患者中毒症状,明显缩短清醒时间,改善机体氧合能力,疗效比单用纳洛酮确切,起效迅速,可以在临床急性乙醇中毒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