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奇经痰瘀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疼痛敏感程度、子宫形态的影响,并从细胞侵袭与血管生成角度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0只ICR雌性小鼠与5只ICR雄性小鼠合笼交配,随机选取2只母鼠产下的雌性小鼠为空白组,其余母鼠产下的雌性小鼠为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口服他莫昔芬的方法制作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组(4.55 mg/kg)和中药低、高剂量组(20.566 g/kg、82.264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取10只小鼠进入研究。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量药液或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个月。末次灌胃结束后24 h,各组小鼠先进行热板试验记录疼痛潜伏期,间隔约1 h后进行醋酸扭体试验记录扭体次数。醋酸扭体试验结束后第2日,处死各组小鼠,取子宫组织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取各组小鼠右或左半子宫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于光镜下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取各组3只小鼠另一半子宫组织,提取总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慢性砷中毒对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将3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高(10.0 mg/kg)、低(0.4 mg/kg)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日饮水量约为200 ml/kg,连续染毒4个月。染毒结束后,测定体重、尿砷及血砷含量,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砷染毒组大鼠体重下降,尿砷和血砷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剂量砷染毒组比较,高剂量砷染毒组大鼠体重较低,尿砷和血砷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体重呈下降趋势,尿砷和血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光镜下,砷中毒大鼠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内皮肿胀,肾小球细胞核固缩,染色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电镜下,肾小球细胞核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足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及消失,基底膜增厚,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出现空泡。提示慢性砷中毒可引起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在人工流产术中进行电针治疗,B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C组进行非经非穴电针治疗,D组不采取任何止痛措施。观察4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情况;评估术中及术后3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时宫颈松弛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MAP、HR及SPO_2)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均能在人工流产术中发挥镇痛作用,有助于宫颈的扩张,并降低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 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 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力, 比较各菌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BCR1、EFG1、HWP1及天冬氨酸蛋白酶毒力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的差异。 结果 共收集8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 经基因鉴定均为基因Ⅰ型。微卫星分型结果显示, 8株临床菌株分为4个微卫星型别, G1、G2、G3菌株为不同型别, 分别分离自甲患者的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血; J1、J2、J3、J4、J5菌株为同一型别, 分离自乙患者不同时期血标本。8株临床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形成能力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 其中G1、G3和J5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 J1、J2、J3、J4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 G2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弱。8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 酶体外表达水平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 G3、G1、G2菌株分别为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 酶体外表达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1、J5菌株为中表达, J2、J3、J4菌株为高表达, 中表达菌株与高表达菌株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生物膜形成基因BCR1、EFG1、HWP1表达水平均增加, 其中甲患者G1菌株EFG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G2菌株(P<0.05), 乙患者分离的菌株BCR1、EFG1、HWP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天冬氨酸蛋白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水平均增加, 其中G1菌株的SAPP1和SAPP2表达水平高于G2、G3(均P<0.05), 乙患者SAPP1、SAPP2、SAPP3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和天冬氨酸蛋白酶产生能力均高于标准菌株, 分离自不同标本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具有差异性, 不同时期分离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差异不明显。患者可能存在同一时期多部位感染不同MT型别近平滑念珠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MDCK-MDR1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进行验证,以用于口服药物吸收和转运机制的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组(1.0×108/L的L组、2.5×108/L的M组、5.0×108/L的H组)MDCK-MDR1细胞接种于24孔Transwell培养板上,培养1~7 d,通过吸光度值绘制MDCK-MDR1细胞生长曲线,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点细胞的形态,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跨膜电阻(TEER)值,确定形成单层膜结构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和培养时间。通过荧光黄转运实验对不同浓度和时间点形成的单细胞膜结构进行验证。结果 L组、M组和H组分别在接种后第5、3、1天形成单层膜结构,分别在第5、4、3天时吸光度值达到峰值。L组在接种第5天时TEER值达到300Ω·cm2,第5~7天趋于稳定,故确定形成单层膜结构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1.0×108/L,最佳培养时间为5 d。荧光黄转运实验验证显示,该单层膜结构的荧光黄表观渗透系数为4.27×10-7 cm/s,低于通透性试验规定的5.0...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空白对照组(C组)、正常潮气量机械通气组(V组)、高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V组),每组各24只。C组大鼠不进行机械通气;V组大鼠进行正常潮气量机械通气,HV组大鼠进行高潮气量机械通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症因子-2(MIP-2)]、髓过氧化物酶(MPO)、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HMGB1和TLR4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结果V组和HV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及病理学评分均高于C组(P<0.05),BALF总蛋白、IL-6、IL-10、TNF-α、MIP-2以及MPO水平均高于C组(P<0.05),肺组织HMGB1和TLR4的mRNA表达量、蛋白表达量均高于C组(P<0.05)。结论HMGB1和TLR4与各种炎症介质紧密联系,VAP的机制可能与HMGB1/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青霉素Etest法评价肺炎链球菌苯唑西林的纸片筛选试验。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96株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用Etest作为测定青霉素敏感性的标准方法,评价苯唑西林的纸片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96株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用Etest测定青霉素敏感株(PSSP)为96.9%(93/96),青霉素中度敏感株(PISP)为3.1%(3/96),未发现青霉素耐药株(PRSP)。苯唑西林纸片法初筛出16株PSSP,灵敏度为17.2%,特异性为100.0%。苯唑西林纸片法与Etest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P<0.01)。结论 苯唑西林纸片法作为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青霉素注射剂敏感性的初筛方法灵敏度低,大部分肺炎链球菌必须用Etest等MIC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泌尿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75例浅表性膀胱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14.40%;在送检的54例标本中50份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2.59%,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73.08%;革兰阳性菌11株占21.15%;真菌3株占5.77%,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粪肠球菌,分别占30.77%、17.31%、11.54%;糖尿病(OR=3.328,P<0.01)和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OR=7.406,P<0.01)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合并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就诊收治的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者34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严格血糖控制及加强护理。结果血糖控制方面两组间比较(P<0.05);并发症控制方面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实验组为0,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控制妇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