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的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利用噻唑蓝法(MTT)评价大黄素对HK-2细胞增长抑制的IC50,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形态和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大黄素作用HK-2细胞48 h后,明显抑制细胞的增值,其IC50值为130.65μmol/L,并且能够导致细胞发生皱缩和空泡化,LDH漏出率增加,同时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而S期细胞明显升高。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对于HK-2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了HK-2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川芎茶调散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颅脑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方法判断眩晕患者脑血流的改变。选择35例眩晕患者作为治疗组和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用川芎茶调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和脑血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6%;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渡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高于治疗前,椎动脉的左侧Vm、Vs、Vd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余检测之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显著性。结论 川芎茶调散可用于中医辨证的瘀阻脑络证眩晕患者。  相似文献   
13.
论中药质量管理模式的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鄢丹  肖小河  金城  董小萍 《中草药》2006,37(6):806-809
通过比较分析中药、化学合成药与生物制剂质量管理模式异同点,结合近年来笔者开展的中医药生物热力学研究进展,提出中药质量管理新模式的构想。相对于化学合成药来说,中药与生物制剂在物质组成形式、质量控制模式等方面具有更大相似性,中药质量管理模式应“接轨”生物制剂而不是“迎合”化学合成药,融汇生物热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主要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仿生物制剂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将为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中药质量管理模式提供可能,也将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解湖南省1991年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简称项目)目标实现的程度,并为及时的调整防治对策提供资料,从1992年起,我们按项目疾病监测方案[1]的要求,每年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50个疫情流行程度不同的村进行疾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6.
核酸疫苗免疫帕金森病小鼠加重黑质炎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核酸疫苗免疫帕金森病小鼠后黑质免疫炎性反应的变化.方法:将本实验室成功构建的α-syn核酸疫苗-pVAX1-hα-Syn140用Qiagen试剂盒大量制备α-syn质粒;24只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空质粒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肌注pVAX1-hα-Syn140重组质粒,pVAX1空质粒和PBS各100 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末次免疫后2周,观察小鼠中脑黑质CD11b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pVAX1-hα-Syn140核酸疫苗免疫组小鼠中脑黑质CD11b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约36%~37%(P<0.01);TNF-α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约28%~32%(P<0.01).结论:pVAX1-hα-Syn140核酸疫苗具有一定的炎性副反应,可在下一步的实验中进行优化,减轻其有害的细胞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妲  金城  骆骄阳  李兴丰  鄢丹  肖小河  董小萍 《中草药》2011,42(10):2070-2073
目的研究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活性,为探寻姜黄活血化瘀药效物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兔血浆复钙时间法、凝血酶时间法及体外血栓法、全血血块法,分别对3个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均能延长家兔血浆复钙时间(P<0.01)及凝血酶时间(P<0.01),且均能加快体外血栓(P<0.01)及全血凝块的溶解(P<0.01),其中去甲氧基姜黄素的作用最强。结论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凝血与抗血栓作用,空间不对称结构能加强姜黄素类化合物结构母核的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  金城  鄢丹  王强  肖小河 《中草药》2011,42(8):1532-1536
目的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和条件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为建立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板蓝根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喷雾干燥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干燥样品中的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中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以冷冻干燥样品各项成分质量分数最高,喷雾干燥次之,90℃常压干燥样品最低。在实验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下比较稳定,60℃以上常压或减压干燥条件下不稳定。结论板蓝根制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60℃以上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干燥方式和条件的改变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指标性化学成分测定可作为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是否产生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中剂量组(D1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高剂量组(D2组)给予0.8μg/kg;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以上各组药物均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用微量泵输入。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毕即刻(T2)、切皮前(Ts)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浓度。记录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缓、寒颤等的例数。结果Tz时点C组HR、SBP、DBP、MAP明显高于D1、D2组(P〈0.05);T。时点C组的Cor、Clu浓度高于Dl、D2组(P〈0.05)。组内比较:C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P〈0.05),而D1、D2组波动不大(P〉0.05)。不良反应例数D2组明显多于D1组。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